分享

瑰奇奔放的自由 ——读刘俊琪教授《穆天子八骏图》

 毕之航作品 2020-03-21

(刘俊琪教授 近影)

刘俊琪先生以临摹研究中国古代壁画而蜚声海内外,其大写意马更为中国美术界泰斗罗工柳誉之曰“秦风汉韵”。而他近年创作的《穆天子八骏图》又别开生面,让读者耳目一新。

 罗工柳:秦风汉韵

   穆天子八骏图

该画以深红为底色,八匹色彩姿态各异的天马腾跃在日月之间,邀游于无尽虚空之中,形成一种天马行空、日月为轮的景象。意境瑰奇,造像独特、韵味空灵,给人以强烈视角冲击和无限睱想。

画面将中国古代神话中穆天子八骏中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用不同色相矿物色层层加染,使画面如天鹅绒般的高贵典雅。画面构图呈倒S状,八骏错落分布,虽然八骏飞奔姿态各异,由于构图和布局的巧妙处理,使整个画面又浑然一体。

画面马的形象是首颈修长似龙,身躯修长俊健,真正体现了白居易:

穆王八骏天马驹,

后人爱之写为图。

背如龙兮颈如象,

骨竦筋高脂肉壮。

日行万里速如飞,

穆王独乘何所之?

四荒八极踏欲遍,

三十二蹄无歇时。

天马的形体动势,注重精神内涵的表达。纯色的马匹和流畅的线条让画面庄严却毫不凝滞;八骏形态的飞奔起伏与高低和神态的互相呼应与聚集,让整个画面在表达自由无拘的同时,充满了昂扬奋进的团队精神。

因此,八骏图饱含人文理想。它活力迸发,奔腾无际,是吞吐八荒,穿行宇宙的思想极致;那种无拘无束,触碰人们的心灵,赏读画面,给人以自由风发的爽快和激昂奋进的力量。读这幅画,庄子的逍遥游的鲲鹏“背负青天、扶摇九万里”的意境;苏轼的“凌万顷之茫然,凭虚御空,羽化登仙的意境:元好问“两轮日月,往来如梭”的境界,会回荡在心头。

关于穆天子八骏图,历代画家都有创作,从唐代阎立本到近人徐悲鸿。刘俊琪先生的八骏图应该是独步古今的,他没有承袭前人画马的旧模式,而是在精研麦积山北朝壁画《睒子本生图》之后,吸收了其中马的造像特点,创造出来的全新的马的形象。通过《八骏图》新的旨趣把马的形象由凡庸走向了充满神性。

刘俊琪临品《晱子本生图》局部

如果说,壁画是严谨的齐言格律诗,大写意马是自由体新诗,那么《穆天子八骏图》,则是一首符合格律的宋词漫调,是在固化的形式中衬托着的思想自由。是在充分掌握潜在规则的凌波微步,是一种“随心所欲”亦“不逾矩”的自在。

**************************

刘俊琪教授简介及作品欣赏

 刘俊琪:号分山公,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原麦积山石窟美术研究室主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西部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敦煌艺术研究院院长。

 先后在曰本、香港、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尼泊尔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个人画展,有大量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及个人收藏。

    刘老师作品: 走马西来欲到天      

    刘老师作品:吞吐八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