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之下,世界睡眠日中医说

 zcjb366 2020-03-21

每年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

2020年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为

“良好睡眠、健康中国”

       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变化,焦虑和睡眠障碍相继而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人睡眠白皮书》显示,疫情发生后受访者起床时间从6点至12点不等,总睡眠时间增加2个小时左右。但全民宅家期间,睡眠却是“保量不保质”,虽然大部分人比疫情发生之前睡得多了,但睡眠质量有所下降。人们入睡时长普遍比疫情发生前延长了30分钟,睡眠质量较差的人数占比上升10%。

    疫情之下,如何改善睡眠状况,宣武中医医院睡眠障碍门诊主治医师关慧泉有话说。

首先是睡眠时间的选择

NO.1

夜间的入睡时间


      中国大多数人的适宜睡眠时间为晚上21时~22时,一般不超过23时。

NO.2

早晨的起床时间:


      以早晨6点左右为宜,这样有利于机体内阳气的生长。

NO.3

午睡的时间:


     中医学是倡导人们进行午睡的,午睡尤适用于夏季。午睡只需小憩片刻即可,闭目假息亦可。若时间过长,将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过程加深,则造成夜晚入睡时间延长。

其次是睡前准备

NO.1

睡前应该做什么?


      环境方面,要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寝室内外要安静;室内温度适宜,卧具被褥干净整洁,柔软舒适。

NO.2

睡前应该做什么?


饮食方面,睡前不饥饿、不过饱,不饮咖啡、浓茶、可乐等兴奋刺激性饮料。

NO.3

睡前应该做什么?


     身体准备,舒缓身体是睡觉好的必要条件。从事体力劳动的人,需要静坐一段时间。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应当有适当的运动。一般来说,下午或傍晚前进行适度的运动有助于睡眠。

NO.4

睡前应该做什么?


     心理放松也是睡眠好的必要条件。睡前不看刺激性图书和电视,不可晚睡拖延伴随玩手机,可闭目冥想景色优美,静止的画面,睡衣宜宽大舒适,使人心情放松。

NO.5

睡前应该做什么?


临卧浴足,是中国历代养生家的经验之一。建议做法是:睡觉前一小时,水位最好位于脚踝以上4根手指宽度的位置,温度最好在40℃左右,热水泡脚的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以脚背泛红,人体微微出汗为宜,浴后擦干,免留湿迹。

睡眠的禁忌



中国古人总结的睡眠十忌

一忌仰卧;

二忌忧虑;

三忌睡前恼怒;

四忌睡前进食;

五忌睡卧言语;

六忌卧对灯光;

七忌睡时张口;

八忌夜卧覆首;

九忌卧处当风;

十忌卧对炉火。



治疗轻症失眠的几款食疗方



酸枣仁粥

      酸枣仁50g,捣碎,煎取浓汁,用粳米100g煮粥,待米熟时加入酸枣汁同煮,加糖少许亦可,每日晚餐趁温食用。对虚性烦忧,失眠多梦疗效甚好。





莲子糯米粥 

      莲子心50g,芡实100g,加适量糯米煮粥,熬粥时,再加一巴掌大的荷叶盖在水上,粥好后即可食用。适用于脾胃虚弱而致的睡眠不安等症。





莲子龙眼粥 

      莲子肉(去芯)30g,龙眼肉30g,百合20g,山药20g,大枣6枚(去核),粳米30g,煮粥服,每日2次。常服有养心安神之功效,多种失眠症均可服用。





糖水百合汤 

      生百合100g,加水500ml,文火煎煮,熟烂后加糖适量,分2次服食。用于病后余热不净,体虚未复的虚烦失眠,对伴有结核病史的失眠患者,选服尤佳。





甘麦大枣汤 

      小麦60g,大枣14枚,甘草20g,先将小麦、大枣淘洗浸泡,入甘草同煎,待麦、枣熟后去甘草、小麦,吃枣喝汤,每日1~2次。适用于虚烦躁扰所致的失眠症。 



      中医学认为五脏精气是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情志活动是五脏精气的外在表现。因此,要正确认识睡眠与失眠,“睡觉”是一件正常的事,我们就要正常的对待它,失眠是人对睡眠质和量的主观不满意感,并不完全取决于睡眠时间的长短,失眠后愈担心再失眠,夜晚就愈难入眠,失眠不可怕,可怕的是“怕失眠”。

       疫情之下,广大民众要保持起居生活规律化,这是避免睡眠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即便“宅家”也应养成定时上床定时起床习惯,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睡眠生物节律。

撰稿:睡眠障碍门诊  关慧泉

编辑:宣传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