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思维0137】《系辞》下传第七章(1)

 曾庆鋆 2020-03-21

 “实质上,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某种思维模式的产物。掌握了这种思维模式,也就能很容易地掌握这门学问了。”         ——《周易我读》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成书比较晚的《四书》、《五经》中的《易》,特指的是《周易》。

如果再往前推,应当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中认知《易》。

《易》讲的是大道之理,可以借助《易》的思维看待所有的人和事。

她就像一个透视世间一切的法宝,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问问她。

而她给出的解答是千变万化的,没有一定之规。也正因为此,才能真正地解读一切。

明白了《易》的来源,才能理解为什么会是这样。否则,总是会陷入思维的牢笼之中难以自拔。

局内之人看不透,局外之人却看得清清楚楚,是因为视角不同的原因。

从某一个角度看问题,所得出的结论,从当时所处的时空点来看,都是对的。

时间变化了,位置变化了,原本的结论还是否正确,就不一定了。

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必须把握住变化的规律,才能在变化之中看到真相。

人的意识将自己和周围的环境区分开来,总是从自身的角度去看待周边。

但是,当我们看向环境的时候,环境也同样在看着我们。看明白环境的人很聪明,能从环境的角度看自己的人更智慧。

视力,是衡量一个人的重要因素。能看到前、后、左、右、上、下,才是正常的视力。

跟随变化而变化,处于最恰当的位置,是最重要的。

人是极其复杂、精密的设备。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不断探索,如何能够正确地使用自己。

如果给人写一本使用说明,用尽所有的笔墨也写不完整。

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链接文章

【易思维0001  先了解一下《易》

【易思维0002  易的来源(一)

【易思维0003  易的来源(二)

【易思维0004  易的来源(三)

【易思维0005  易的来源(四)

【易思维0006  易的来源(五)

【易思维0007  易的来源(六)

【易思维0008  从《易传》入手

【易思维0009  《系辞》上传第一章(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