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硬币的另一面——预制化模块在IDC商业化的困惑与迷局(上)

 yi321yi 2020-03-22
最近一两年,预制化在国内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相关宣传文章也很多。宣传文章里面的好处有点多,难免让大家赶紧这是个大趋势,热门话题,得马上用才行的错觉。笔者这次准备当“坏人”,专业泼冷水……或者说,本文揭示硬币另一面,提供给行业人员另外一个视角,对预制化有更全面的认知和思考。技术方案本来就不是非黑即白,大家看预制化的相关文章,多一点思维变通避免僵化。 
模块化和预制化怎么理解?

模块化和预制化,看上去经常是被一起提起的亲兄弟。但要咬文嚼字理解,会发现其实两者有一些差别。

预制化,就是预先制造,既然叫制造就是一个成品阶段,而模块化,可以是实物或者非实物。

我们试着把数据中心拆开不同阶段去理解。


能否叫模块化呢?

能否叫预制化呢?

设计

阶段

可以,分期部署和功能切割等方式

不能

建筑工程阶段

可以

可以

机电工程阶段

可以

可以

模块化的边界,可以是系统功能界面切割(例如微模块),可以按时间前后切割(分期)等。预制化是一个实物,最大的限制边界,是结构和运输条件尺寸。

这意味着,预制化内部包含的设备等,受制于外部尺寸。例如国内对预制化模块尺寸一般是2.4~3m宽,6~13m深,2.4~3.5m高(有些定制可以接近4m)。对比建筑的模式,预制化模块不能提供更大的空间灵活度。

除此之外,细分预制化界面,可以发现建筑预制化和机电预制化,还有建筑 机电一体预制化其实并不相同。例如


子系统预制化

一体式预制化

建筑

工程

主要是预制混凝土(墙面,楼板),属于半成品

腾讯Tblock方案

华为Fusion DC方案

机电工程

机电模块,例如电力模块

预制化交付究竟快不快?

火神山的国家级现象,给预制化方舱式建筑和基建能力打了一个国际广告。那么实际上,预制化会不会加快交付?笔者认为,无论用何种预制化方案,所谓快速交付最终归结只有两点,项目流程并行以及减少现场施工条件制约,或者最简单粗暴理解,既然都叫预制化,预先制造还快不了,那不是打脸吗?

首先要明确一样,预制化工作范围不同,对整体也可能大打折扣。打个比方,一个数据中心,只对高压配电柜进行预制化,在整体交付时间层面,工作范围较少,整体交付时间可能没有明显改善。可想而知,解决方案供应商,为了凸显预制化快速交付的优势,一定会推荐使用更大比例的预制化。而此种模式下,意味着相关工程设计将交由解决方案供应商负责,或者定义了盒子,盒子内部设计交给解决方案供应商。



下图是Vertiv白皮书摘取快速交付的相关内容。笔者和白皮书作者的理解有很大重合,在快速交付这件事上,更多的预制化才能并行更多工作。图中,传统新建IDC由业主请顾问公司把概念设计到详细设计(建筑 机电),然后设备 总包 分包等方式。改成预制化方式后,土建和市政工程可以和预制化模块生产等并行。同时,为了凸显预制化的优点,现场安装工程变为现场拼装(实际上工程量无法避免,只是数量多少而已)。

除了数据中心行业的白皮书,建筑行业早就对预制化建筑给出类似的结论。

可以看出,并行是简化流程环节,从交付时间来说,还取决于环节的速度/效率。简单举例,如果传统设备(3周) 送货(1周) 现场安装(2周),总耗时是6周,而预制化工厂生产要6周 1周送货和1天安装,我们可以得出有趣的对比。


传统

交付

预制化

交付

预制化

时间优化

设备

生产

3周

6周

-50%

送货

1周

1周

0%

安装

2周

1天

93%

总耗时

6周

7周 1天

-19%

供应商宣传的时候,一定会把安装时间来个特大写,但是以结果导向,事实可能并非如此。例如配电系统,传统交付设备厂商直接送货到现场给总包安装,预制化交付,可能各个设备厂商送货到预制化工厂先集成安装,然后再送货到项目现场,从物流的角度,增加了一个中转站,甚至预制化模块尺寸较大,还得制定特别运输方案,这都会影响交付时间。

除了并行的优势外,预制化的工厂环境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少。现场工程,涉及施工条件制约因素可能是冬季施工期,工人数量,工人素质等。工程一样有优秀项目,产品一样有劣质,这些道理大家都明白。笔者参观不少欧美和亚太数据中心,施工质量不会比国内预制化差。所以说预制化一定质量好,大概明白话里面更多是销售套路——这不是贬义,厂商一定要差异化才能表现有本事和能力,不然商业逻辑就说不通了。

我们也可以看看Uptime旗下的451 Research首席研究员的意见

引述的Prefab Module(PFM) Methodology……advantages in terms of ......Quality control, installation speed& Building consistency. 大家注意这段英文几个单词,预制化是Methodology不是Technology,所以理解预制化本身就是一种实现方式。Quality Control质量控制(笔者上面提到工厂相对制约因素少),Installation speed安装速度,上面也提到了,至于Build Consistency,因为标准化,当然可以更容易抄作业。除了这三个关键点,预制化不是技术神药,也不代表技术层面先进性,更多代表交付方式理念。

来源:大话IDC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