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仲景偏方•葛根汤》配伍中的各种药物之功效

 新用户10205316 2020-03-22

由孙昌喜先生整理了一段偏方配伍中的各种药物之功效,也是仅供参考,如有不同见解,依然可以提出质疑!

张仲景偏方之“葛根汤·千金方”,可发热解表

葛根6分,升麻、秦艽、荆芥、赤芍各3分

紫苏叶、白芷各2分半

甘草1分半,生姜2片

上药一同入锅水煎汤服日三次。

方中主药葛根的功效:葛根的功效为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升阳止泻。用于外感表证也就是感冒所引起的高烧,头痛,怕冷无汗,及项背强痛等症;通过葛根散寒解表、发汗起到退热的作用。透疹可用于麻疹初起,疹出不畅的,用葛根来透发麻疹。生津作用适用于阴虚出现的心烦口渴,临床多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升阳止泻主要用于脾气虚,导致的身体疲乏、四肢无力、大便也是次数很多及湿热痢疾等症。

升麻:升麻在中药当中还是比较常见的,它归经归在肺经,脾经,大肠经和胃经,它主要的功效是以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的功效,根据这些功效,中医临床当中主要治疗,这种时气疫疠,就是一些季节性的传染病,包括流感、流行感冒、流脑,还有手足口等等这些传染性疾病,出现了头痛发烧、恶寒、咽喉部的疼痛,包括急性的咽炎、扁桃体炎,还有口腔溃疡等等,升麻都有一定的效果。还有就是对于这种皮疹的疾病,比如说麻疹、风疹、斑疹等等,它这个出疹不透,升麻又能够帮助皮肤,透疹的一个作用。

第二就是升麻它能够提升,就升阳举陷,能提升阳气,所以对于中气下陷的疾病,它有治疗作用,包括久泻久痢、脱肛、妇女的崩漏、带下、子宫的下垂,还有咱们内脏,比如说胃下垂等这些,它都有一定的作用。

第三升麻它对于痈肿苍毒,就是一些脓肿,还有一些比如说急性阑尾炎,还有一些皮肤的脓肿、疖肿,这种皮肤感染性疾病,它有一个清热解毒的功效,治疗我们可以加用升麻。

秦艽:具有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等症状。一、用于风湿痹痛,因为能够祛风湿、舒筋络,当身体出现风湿痹症、手足不遂等表现,可以通过秦艽配合防风、羌独活等药物进行治疗。二、用于治疗骨蒸潮热,因为有退虚热、除湿热的作用,常配合滋阴降火的药物,比如鳖甲、知母等。三、用于治疗湿热黄疸,因为具有化湿退黄的功效,常配合茯苓、茵陈等进行治疗。所以当身体出现风湿痹痛以及手足不遂等日久痹症都可以应用。

荆芥:是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荆芥的地上部分,主产于江苏、浙江以及江西等地,荆芥一般多为人工栽培,秋冬采收,阴干切断,生用炒黄或者是炒炭使用。荆芥味道辛,性微温,归肺、肝两经。它具有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等功效,可用于外感表证。荆芥辛散气香,长于发表散风,而且是荆芥微温不烈,药性和缓,所以表寒、表热的患者都可以使用。此外,荆芥还可以用于小儿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初起,而且兼有表证的患者,荆芥炒炭长于理血止血可用于多种出血症,包括血热妄行所导致的吐血、衄血、便血以及妇女崩漏下血等。在临床使用时荆芥水煎服,一般用量3-10g,不宜久煎。如果是我们在临床治疗发表透疹消疮时宜生用,止血的时候宜炒用,具体的用量根据病证不同遵医嘱。

赤芍:这味药它的主要的作用是清热凉血、散瘀止疼,那么在这个它可以用于很多科的一个治疗,比如说在消化科的吐血衄血,比如说就是有些肝硬化的吐血,或者是耳鼻喉科的鼻黏膜破损的这种出血,也可以用到赤芍。还有就是在妇科的那个痛经,这个赤芍使用的也是比较多的。另外就是还有一些疮痈肿毒,这就牵扯到那个皮外科的治疗。在这个疮痈肿毒这块,咱们那个有一个职责,就是一定要活血、散瘀、解毒,也可以用到这个赤芍。另外就是一些外科里的外伤,比如说一些跌扑损伤,因为跌扑损伤它可以造成那个瘀血,瘀血内停,那么瘀血不去,这个损伤就不容易好,就容易瘀滞经络,这时候用这味药来散瘀、通经活络,能达到一个祛瘀生新的一个目的,这样可以间接的治疗跌扑损伤。

紫苏叶: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的叶片,其性味辛、微温,无毒,归肺、脾经,具有发表散寒、理气和营、行气宽中、和胃止呕、行气安胎及解鱼蟹毒的作用。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头痛鼻塞、咳嗽气喘、脾胃气滞、胸闷呕吐、妊娠恶阻,以及进食鱼虾而引起的腹痛吐泻等症状。鲜品外用可以治疗蚊虫叮咬后的皮肤痛痒。鲜品紫苏叶可以生食或者做汤、做粥、做菜,它具有低糖、高纤、高胡萝卜素、高矿物质,富含维生素C及维生素B2,还具有抗氧化、预防衰老的有效成分,同时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紫苏叶具有解热、抗菌、升血糖、促进胃肠蠕动、抗癌、抗过敏、抗血栓、增强记忆力、止咳平喘的功效。紫苏叶一般人均可食用,孕妇尤其适合食用,但是气虚、表虚的人忌服紫苏。

白芷:是一味发散风寒药,其性温,味辛,气芳香,微苦。它的主要的功效是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以及消肿排脓。它主要用于感冒头痛,包括眉棱骨痛以及鼻塞流涕、鼻纽、疮疡肿痛、齿痛、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皮肤燥痒、疥癣等症状。

甘草:来源于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胃虚弱、咳嗽痰多及药物的解毒。甘草有生甘草与炙甘草两种炮制品,生甘草主要用于清热解毒;炙甘草主要用于补脾益气,老年患者应用较多。甘草主要含有四环三萜类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如抗心律失常、抗血小板聚集、止咳、抗肿瘤、抗菌、消炎、抗过敏等。

生姜:性味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多种功效。喝生姜红糖水治感冒;生姜有“呕家圣药”之称;生姜还可用于治疗肠炎、痢疾等;生姜外擦对白癜风、斑秃、手癣也有一定治疗效果。民间有“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及“十月生姜小人参”之说。还有“每天三片姜,不劳医生开处方”的谚语。

以上可见,医圣张仲景,用药不会错;搭配得适当,配方很科学。

(以上资料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