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隔仅38公里,有了葛洲坝为何还要修三峡工程?

 风行阁影像 2020-03-23
 史海寻踪 2020-03-22 21:17:10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长江奔涌出三峡后,先后会遇到两座宏伟的水利工程。一座是三峡水利枢纽,另一座是距其下游38公里处的葛洲坝。

读到此处产生疑问,两座巨型工程离得这么近,似有既生瑜何生亮之嫌。如此规划,当初的建设者们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相隔仅38公里,有了葛洲坝为何还要修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

中国人的三峡梦

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山先生所著《建国方略》中,就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构想,然而面对国困民贫的现状,有心而无力。

民国时期亦进行过大量勘测设计工作,计划与美国合作兴建三峡大坝,后也不了了之。

如此巨大的工程,所耗人力财力不知凡几,必须投入举国之力方能成功。因此三峡工程真正实施兴建,是在建国之后。

相隔仅38公里,有了葛洲坝为何还要修三峡工程?

立国伊始百废待兴,面对长江洪害,只能先采用设置荆江(长江荆州段)分洪区的方略。即在江堤上修泄洪闸,一旦水流过高有漫堤之虞时,开闸分水,减轻主河道压力,以确保下游武汉的安全。

这种方案也是条件不具备时的权宜之计,一旦分洪,那么两岸分洪区的广大人民必须撤离,辛勤耕种的田地将成一片泽国。对于这一点,领袖的思路很清晰:

费了那么大力量修支流水库,仍达不到控制洪水的目的,为什么不在总口子上卡起来?先修三峡大坝怎么样?

相隔仅38公里,有了葛洲坝为何还要修三峡工程?

葛洲坝开工建设

随后三峡工程被作为国家重要规划,并做了大量前期准备。但此工程不仅工作量巨大,更是涉及国家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得不慎之又慎。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决定先修建作为三峡总体工程一部分的葛洲坝,既可解决华中地区用电紧张问题,又能为日后的三峡工程积累经验。

因此葛洲坝的施工,可以看作是三峡工程的预演,也是确保万无一失的必经步骤。

相隔仅38公里,有了葛洲坝为何还要修三峡工程?

葛洲坝

建好葛洲坝并不意味就掌控了长江水利大局

如果将两者作个比较,那么三峡工程可以视为“放大版”葛洲坝,它们从规模、功能上有着巨大差异。

葛洲坝是低水头堤坝,坝高47米,三峡工程坝高181米,常蓄水位175米。以葛洲坝的库容能力,并不能在特大洪峰到达时,让下游安枕无忧。

相隔仅38公里,有了葛洲坝为何还要修三峡工程?

九八抗洪

1998年长江大洪水险到极点,无数解放军及武警部队指战员,彻夜守护在荆江大堤,一次次的险情、突如其来的管涌,使数百万分洪区人民心忧如焚,可以说九八抗洪的胜利,是无数人用生命捍卫的成果。

当时葛洲坝已建好,而三峡工程在建,单以葛洲坝一坝之力无法抵御汹涌而至的洪水。

相比三峡工程建成后的2010年长江洪峰,则显得举重若轻。98年最大洪峰流量是6.36万立方米/秒,而2010年三峡工程入库流量达到7万立方米/秒,超出98年水平,此时三峡工程巨大威力得以体现,硬是把下游流量削减到4万立方米/秒,大大减轻下游地区的抗洪压力。

相隔仅38公里,有了葛洲坝为何还要修三峡工程?

九八抗洪

三峡工程的巨大意义

水利工程最大的作用就是防洪,三峡工程当之无愧为长江第一屏障,此外对发电和航运也有着重要意义。

三峡工程共有32台70万千瓦机组,总装机容量为2250万千瓦,每年发电量达近千亿千瓦时(度),以平均电价0.5元计算,也达数百亿数量级,经济效益凸显。水电是最清洁能源,相比火电燃油燃煤造成的污染,具有先天优势。而且三峡工程位于华中,输配电极为便利。相比之下,葛洲坝总装机容量为270万千瓦,仅为前者12%。

相隔仅38公里,有了葛洲坝为何还要修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点亮半个中国

长江被称作“黄金水道”,然而水文情况复杂,弯多流急素有“川江不夜航”之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尚有依靠两岸人力拉纤的营生。有些航段水浅,不利于大吨位船只通过。三峡工程使水线大幅提高,对长江航运是个利好。

相隔仅38公里,有了葛洲坝为何还要修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五级船闸

举国之力筑三峡

相比三峡工程的巨大利益,更为重要的是安全性。几代建设者无不为之殚精竭虑,光是选址就有15个预案,层层筛选后最终敲定三斗坪。

该处有数千米厚的花岗岩层,地质情况稳定,原江心有中堡岛,利于分段施工截流。此地被外国专家赞誉为:“上天赐予中国人的最佳礼物”。

相隔仅38公里,有了葛洲坝为何还要修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截流

三峡工程有多坚固?总共2700万吨混凝土和56万吨钢材浇筑而成,每一部分都能依靠自身重力保持稳定性。且经过多次核打击模拟实验,足以应对小当量核弹及地震危害。以三峡为中心,建起层层防空预警拦截阵地,堪称铜墙铁壁。

这么大的工程,也离不开普通百姓的贡献。建设之初面对巨大投入,以当时国力也觉吃力,于是将每度电提价一分钱,聚沙成塔就成了三峡建设资金。作为回馈,中国公民前往参观免收门票,当然外宾是需要收费的。

相隔仅38公里,有了葛洲坝为何还要修三峡工程?

由于筑坝使长江沿线水位大增,牵涉到两岸百万人移民问题,原计划是就近安置,考虑到地少人多的现状,有十余万人迁居省外。为给水害频出的长江装上“水龙头”,他们毅然离开故土,付出不可谓不大。

三峡工程是上下同心攒起来的家当,体现着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相隔仅38公里,有了葛洲坝为何还要修三峡工程?

自1994年开工到2009年全面竣工,三峡工程如铁索横江守护着下游千百万民众的安全,堪称国之重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