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有病,人就废一半!脾衰比肾虚更可怕

 龚登科sereiis8 2020-03-23

中医的角度来说,舌头的变化是脾的外在表现: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

脾——推动生命循环的第一能量马达


通常人们认为:生命的动力源头源于心脏。其实躲在暗中的脾,才是生命的动力源头,它才是推动全身循环第一动力,其次是肾,再次是肝,因此心脏并非生命的动力源头,没有被人看得起的脾,才是推动生命循环的第一能量马达。


脾衰会有哪些现象
人出生后,脾就是那二小片,一直长到十八岁成人,也还是那么大小,始终没有变化,生长的动能全靠脾的能量供给,只有年龄增长时,脾才稍稍增厚。
到五十岁时,我们的脾内已经呈蜂窝状,其中已无实质能量了。如果将脾再次填实,肾水自然就会升入头部,人就有回到年轻时期的感觉。
脾衰则力不从心,记忆力差,思维与反应迟钝。头晕的源头在于后脑发空,是脾虚的问题。
脾衰时,全身瘫软无力,又说不清,道不明,往往被误认为是阑尾炎。

脾胃生病的起因

脾胃四怕:生、冷、撑、生气

生冷的食物,如各种冷饮、生的蔬菜水果等,会带着寒气进入身体,最容易伤及脾胃。此外,脾胃最怕撑,饥一顿,饱一顿对它伤害最大。胃生病大多和人饮食不节制有关,脾生病则与人过度劳累有关。


肝不郁,则脾不虚

生气动怒忧思郁结,会导致肝气不疏,横逆克脾胃,导致腹胀气滞,胃脘不适诸多病症。
要让脾健康,就要养肝柔肝,顺畅肝的气机,让肝气可以正常疏泄,这样肝木与脾土处于和谐关系。因此,养脾就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永远不要发怒,尽量减少发脾气,这是舒肝养脾的一个重要因素。
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
吃的多,运动少,工作压力大,心情抑郁多见,容易导致痰湿内滞,直接的结果是体重易超标。因此说,对于痰浊偏重的人,用补法不如用通法,通降阳明,泄去浊毒,最利于健康。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

可见饮食充足,同时机体气化功能正常,便能很好地将其转化为精气,化生为血而濡养于神,于是人的神气充沛,生气勃勃。

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相生
脾衰的严重程度盛于心衰,脾衰严重时看文字只看到两行,大脑会极度疲劳,整日想昏睡,与人交谈,只听到一、二分钟,大脑会一胀,随即大脑一片空白,对方谈什么,全然没听见,紧接着昏昏沉沉、疲劳至极。

这里灸一下,脾好更年轻

取穴:足三里、三阴交、中脘穴、脾俞穴、太白;坚持每日一次,每次每穴30分钟,以皮肤潮红为佳,坚持一段时间,效果相当显著。
1.中脘穴:促进经气运行,提升胃功能,消眼袋,提升肤色。


2.足三里:为回阳九针穴之一,是胃腑疾病和人体强壮要穴。具有培肾固本,行气活血,补虚益损的作用。


3.三阴交:具有健脾补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4.脾俞穴:具有利湿升清、健脾和胃、益气壮阳功效。


5.太白穴:属脾经上的原穴,也是补脾大穴。

那么不懂穴位的你,怎么调理你的脾呢?就选择安全的食疗吧!每天一杯美糊王膳食纤维,给你的肠道清除垃圾。补充人体每天所需维生素B2。暖暖的膳食纤维给脾胃精心地呵护和供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