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个方法帮你提升写作能力

 喜阅斋 2020-03-23

学习写作有半年的时间了,说来时间不算长,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已经可以流畅的输出长文了,期间也中了两个青云计划,算是一个阶段的收获。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不少的问题,今天就当做是复盘,把我在学习写作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分享出来。

首先总结一下新手觉得写作难的两大原因:

一、没有练笔的习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写的时候才抬笔,导致文字表达能力不行。

二、一上来就写,没有形成文章结构化的思维,不懂得先有框架后有文章的“套路”。

这两个是写作新手最常遇到的问题,我也是踩着坑过来的,其实无论学习什么,都有方法论,都会有一个学习轨迹,并不是只要开始了,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收获,学习新知识,方法论很重要。

今天我想通过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整理出两个关于培养写作思维,找到写作感觉的方法,通过实践这两个方法,能够很快的提升写作需要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成文能力,希望可以帮助到在学习写作的新人。

写作新手不知如何着手?两个方法帮你提升写作能力(干货长文)

方法一:找到写作感觉,从表面感受阶段进阶到思考产出的阶段。

新手在开始写作之前,一般对于周边信息的处理都很差,通常都只会停留在表层的感受上。但真正开始写作之后,就需要对身边的人和事有一定的感知力,除了感受外,还要有思考的输出。

简单来说,就是从“哇,好棒”过渡到“哇,好棒,棒在哪里,是怎么做到的”的过程。

写文章的过程是一个表达个人想法和见解的过程,输出有思考的内容,才能更好的传递出价值。这个从0到1的过程是需要培养的,下意识的去做,培养成为习惯,在写长文的时候能看到显著的效果。

下面说说我在培养写作感觉阶段使用的方法:写随笔。

什么是随笔?简单来说,就是随时随地记录见闻和感受的一种写作方式,就是随笔。

先来说说写随笔的的作用,写随笔能够很好培养写作能力,长期坚持下来,你会发现自己的文字语言会更加流畅,能够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或者是想要描述的场景,这点在写成文的时候特别重要。

因为成文其实就是一个个事件、观点、态度、想法等的文字陈述,是一种文字上的表达,这和口语表达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说得好不一定写得好。

所以首先要明确的是,写随笔是在培养文字表达的能力,有了这个能力,才有可能进行长文的输出。

写随笔之前,还要先纠正一个认知上的误区,因为有的同学一上来就想着能写得很好,当看到自己写得很一般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失落感,这点其实完全没必要,写作新手首先要承认的一点就是:接受自己写得不好的事实。

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随笔的练习了,那随笔应该写什么?怎么写?格式上有哪些要注意的?下面我会逐个说明。

一、随笔应该写什么?就从最简单的生活小事开始。

这个其实很简单,就写你的所见所闻所感,怎么找到感觉呢?那就要培养随时记录的意识。

举个例子:当你在等电梯的时候,听到周边同事讨论了一个关于跳槽的话题,引起了你的兴趣,无论他们说得对或者不对,这都没关系,只要你为此产生了思考,那就要马上记录下来,把这个话题和你的感受都写下来,记住,一定要统一记录在自己经常会看的地方,比如手机备忘录、便签、微信等,用的时候可以轻松找到。

这样的记录就可以成为你写随笔时候的素材,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记录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的详细,最好把当时的感受和想法全部都记录下来,可以没有格式,想到什么写什么就好了,到写随笔的时候再做整理。

另外,不要只记录一个,而是所有能够让你产生想法和思考的事情,都要记录下来,哪怕是你在路边看到的一个画面,让你的印象比较深刻,你都可以通过拍照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然后通过照片来写感受。还有平时看电影、看综艺等等,都要进行实时记录。

这种随时随地的记录方式,能够很好的培养自己的写作意识和提升思考的能力,不再像之前一样听到笑一笑就过了,而是有真实的感受和思考,这点对于写作特别重要。

总结一下,养成记录习惯的几个要点:随时随地记录不要等;尽可能的详尽;不要错过任何能够引起你思考的瞬间。

写作新手不知如何着手?两个方法帮你提升写作能力(干货长文)

二、随笔该怎么开始写?遵循这个公式会更容易上手。

有了第一步的素材之后,自然就到了将它整理成随笔的过程了。

写的时候要遵循一个公式:一件事件 + 对应感受 + 你的思考。

随笔就由这三个部分构成,有的同学喜欢在一个随笔里面写很多个事情,这样是不建议的,这样容易写成日记的碎碎念,就达不到锻炼培养写作能力的目的。

下面重点说一下这个公式:

一个事件:这个很好理解,就是在你的所有日常记录中,挑选一个你感受最深的,随笔就围绕着这个事情来写,不要多,也不要扯上其它的事情,只通过这一件事情发散出去就行,当然通过这个事情引申出来的还是可以写的,随机应变就可以了。

只写一件事的好处是能够深挖你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和感受,这一点非常重要,能够突破你原来懒得思考的窘境,坚持时间久了,你会发现你对于自己感受的认知会更加清晰。

对应感受:这个就是你记录这个事情的出发点,通常情况下,你记录一个事情就是因为它触动了你,不过还是要再次提醒,一定要记录的尽可能详尽,不要只写关键字,要知道感受和灵感这些是稍纵即逝的。

对于感受层面的东西,你要尽可能的还原自己最真实的感受,这个感受是一个写作的触发点,你对于它的认知越清楚,你就越能写出真实的想法。

举个例子,你平时可能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就是看到别人的文字,能够一阵见血的指出你内心真实的想法,背后的原因就是作者对于这个感受,有过深刻的理解,已经弄清楚了背后的原因,你在做的时候,也要懂得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写作新手不知如何着手?两个方法帮你提升写作能力(干货长文)

你的思考:这点很重要,这可以说是你写的这个随笔的核心,也是训练起效果的根本原因,这个时候的思考要尽可能的深,把你能够想到的都写出来,做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尽量能够挖掘出你产生这种感受的根本原因,那就算是达到训练效果了。

为什么思考重要?因为思考对于一篇文章来说,就相当于是核心。读者在看你的文章的时候,对他最有用的,一定是你的思考对于他来说所产生的价值,你的思考越深刻,越有价值,对于读者的影响力也就越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尽可能多的去思考的原因。

总结一下,写随笔的过程就是通过一件事情,引发你的感受,然后思考这个事情背后的原因,由这三个部分组成,那你的随笔就是比较完整的了。

三、写随笔的格式,从0开始培养好的排版习惯。

这里的格式主要是排版问题,每个人的风格不太一样,我就说说我学习过程中用到的,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这个阶段可以慢慢培养自己的排版风格了,养成好的习惯,对后面的长文排版有很大的好处。

第一点是分段和标点,由于现在主要都是通过手机查看文章,所以分段的基本要求是,字数不要超过5行,3到4行的感觉是最好的,切记不要大堆文字轰炸。标点符号一定要用对,不要出现一个逗号到底的情况。

写作新手不知如何着手?两个方法帮你提升写作能力(干货长文)

第二点是加粗和颜色的使用,对于随笔中自己思考和感受的部分,可以适当的加粗或者高亮显示,这是我们要提醒读者要看到的地方,标注之后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注意一篇文章中字体的颜色最好不要超过3种。

第三点是图片,在随笔中,可以加入对应事件的图片,或者是风格和随笔内容接近的,能够让整体的风格更加协调。对于起到解释说明的图片,一定要放在对应内容的上面或者下面,便于读者去理解内容。

四、一些注意事项。

1.持续的时间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连续坚持了90天的随笔练习,时间不算太长,但是通过回看之前自己写的随笔,能够看到自己文字上的变化,行文会更加流畅,写起来也不会那么吃力了。

这应该是一个慢慢养成习惯的过程,刚开始的时候挺痛苦的,但是坚持过来就好了,习惯成自然,你想想如果你不写这个,你的时间也会用在别的地方,可能就是浪费掉了。

2.篇幅字数

字数其实没有严格的限制,但是通常是500到2000字之间,太少了肯定表达不清楚,无法深入,太多了可能耗费时间会比较长,当然,这个看个人的情况而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当你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可以适当的增加篇幅,多写一些,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定,不要一层不变,懂得变通会更容易找到感觉。

3.学会分享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提醒,很多同学写完之后就自己藏着,不把作品分享出来,这是不对的,要知道,分享是能够利于自己提升的,让别人看到,别人可以指出你的问题所在,那你就可以知道如何去改正,下次就不会再犯了,这是一个很好的促进过程。

同时分享是一个传递价值的过程,你让别人看到,无论是对你努力的肯定,还是对你的内容点评,都是极其有利的,所以切记,无论写得好坏,都要懂得分享。

写作新手不知如何着手?两个方法帮你提升写作能力(干货长文)

总结:写随笔是一个很好培养写作能力的过程, 无论是从文字的流畅度方面还是从思考的角度来看,它都能起到很好的训练作用,作为新手的上手难度也不大,需要一点耐心就可以做到,长期坚持,你的文字会越来越好。

方法二:从优秀的文章中,拆解文章的框架结构。

经过了随笔的练习之后,已经具备了流畅输出文字的能力,这时候我们要开始逐渐进入到完整文章的学习当中,不要着急写长文,了解了“套路”之后再动笔也不迟。

首先要知道一点,模仿是最高效的学习,在优秀的文章中,能够看到的不仅仅是优质的内容,还有清晰的框架结构,流畅的观点排布以及过渡自然的段落。

作为新手,要学会从优秀的文章中学到成文的逻辑,这需要我们带着一定的目的去阅读一篇优质的文章,那就是在读的过程中拆解文章。

对于拆解文章,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猫博士曾提出“拆解式阅读法”,就是说通过把书或者文章“拆解”开来,把其中的结构、内容、逻辑都看清楚,我对这样的方法深以为然。

我主要介绍的也是对于头条青云计划文章的拆解,下面将着重介绍我是如何看懂一篇青云文章的。

看优秀青云文章的时候,我通常会看三遍,三遍之后就可以把我想要弄懂的知识梳理清楚。

一、第一遍:目标在于了解文章的主题和框架结构。

1.通过题目看懂主题。

什么是主题?主题就是一篇文章的切入点,简单来说,就是你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内容,这个核心内容就是文章的主题。

那如何快速看懂一篇文章的主题?这个也很简单,通常优秀的文章在题目上就能把主题陈述的很清楚,读者只需要通过题目就能了解作者文章的意图,那就要学会拆解文章题目,把关键词都抽离出来

这就是关键字拆解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标题中的关键字拆解出来,从中提炼出文章的主题。

写作新手不知如何着手?两个方法帮你提升写作能力(干货长文)

举个例子:文章《豆瓣9.6《霸王别姬》:从3个视角浅析程蝶衣的悲剧命运》,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到,题目中有几个关键词:《霸王别姬》、程蝶衣、悲剧命运,从三个关键词中,我们就能快速知道这篇文章是描写电影《霸王别姬》中程蝶衣的悲惨命运,这就是文章主题,一目了然。

还能更加细化,题目中还提到3个视角,这说明文章可能会从三个角度对悲惨命运进行展开,这些就是我们能从题目中获取到的信息,对于我们理解文章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文章的题目组成会有所不同,但是只要我们懂得拆解题目中的关键字,就不难找到文章的主题,关键字拆解法适用于大多数类型的文章标题。

2.利用俯瞰视角来看懂文章框架结构。

先来说说目前我们看到的青云文章通常有三种类型的框架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式框架:这种框架适用于干货类、情感分析类文章。

总分总式框架:这种是先说结论总结,然后通过分析论证,最后再总结主题。这类型通常比较适用于书评、影评类文章。

讲故事型框架:故事的流程通常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四部分构成,这个框架类型通常会用在情感故事类文章里。

熟悉了文章的常用框架结构之后,接下来说说如何通过第一遍看懂文章结构框架的,采用的是俯瞰的视角进行第一遍的浏览

举个例子:就想象自己站在高空,看地面的建筑一样,能够快速的看到整个建筑的排布结构,知道这个建筑轮廓形状是怎么样的,能够对全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写作新手不知如何着手?两个方法帮你提升写作能力(干货长文)

看文章也是一样,你站在一个俯瞰的视角,能够快速的看清这篇文章通过主题划分出来几个部分,这些部分和主题的怎么关联。

这个了解结构的过程,最好使用思维导图记录的方式,把结构点都记录下来,形成一个结构图,能够帮助下一步继续拆解,思路也会更加清晰。

具体如何做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在浏览文章的过程中,将作者整篇文章标注为标题的地方都记录下来,放到文章结构图的支点上去,依次排布,这样文章的脉络就很清晰了。

还是用例子来说明,以青云计划获奖文章《豆瓣9.6《霸王别姬》:从3个视角浅析程蝶衣的悲剧命运》为例:

写作新手不知如何着手?两个方法帮你提升写作能力(干货长文)

通过思维导图能看到这篇文章是划分了三个大点,从性别、爱情、命运三个视角展开文章的描述,属于总分总的文章结构类型,这样列出来之后,对文章的结构就有清晰的认识。

尽管第一遍浏览速度很快,但是却很重要,因为它关乎到你对这篇文章骨架的理解,每一篇好的 文章都是有结构,逻辑清晰的,你做到心中有数之后,才可以对文章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它能帮助你理解这个结构适合什么样类型的文章,通过多看优秀文章的结构,形成自己对于文章结构的理解。

当你要写同类型文章的时候,能够快速的作出反应,在脑中形成思路框架,这在成文阶段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这种思维习惯从拆解优秀文章的结构中就可以养成。

还有一点,对于长文,如果你过一遍还不能清楚的弄懂这篇文章的结构,那就要放慢速度,或者多重复几遍,我这里说第一遍,其实是第一个目的的意思,在做的时候要灵活变通,学会找到自己的节奏,跟着节奏来就行。

理解了结构,那就可以进入第二遍了。

二、第二遍:看懂文章论点和主题的关系,论点之间是如何排布的。

第二遍要比第一遍更深入,这一遍主要看的是论点之间的排布,以及是怎么和主题进行关联的。

通常文章的观点排布有这两个大的类型:并列和递进。

并列就是观点与观点之间是平行的,相互之间没有层级关系,共同点就是都围绕了主题开展;

递进则是根据文章的主题,一步步深入展开描述,每个论点之间是有层级关系的,这个关系可能是随着时间进行推进,也可能是随着故事发展一步步深入。

还是以《豆瓣9.6《霸王别姬》:从3个视角浅析程蝶衣的悲剧命运》为例,通过思维导图可以看出,性别视角、爱情视角、命运角度这三者之间是没有直接的关联关系的,在文章中属于相互独立的三个观点,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围绕程蝶衣悲剧命展开的,它们之间就属于并列的关系。

那递进关系是怎样的?还是通过例子来说明。

写作新手不知如何着手?两个方法帮你提升写作能力(干货长文)

在青云文章《豆瓣评分9.2《海蒂和爷爷》:解析海蒂三次逃离的成长历程》中,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的三次逃离进行分析,阐述主人公在这几次逃离中获得的人生成长。

从姨妈家—爷爷家—贵族家—爷爷家,这三次逃离的过程是有先后顺序的,伴随着人物以及剧情的发展推进,它们之间不能够互换,这种形式的观点排布就属于递进式的。

这两种观点排布的方式,就是我们写青云文章主要会涉及到的方式,当然递进关系中还包含时间递进、空间递进、逻辑递进等方式,我们要根据文章的具体类型来进行判断。

并列和递进两种方式并没有优劣之分,只是适用场景的不同,你要懂根据文章的主题,选择出适合自己主题的排布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文章,在选择文章的时候,最好选择主题内容是你相对熟悉的,这样你可以在看的时候,把里面的内容吃透,注意这个是在学习阶段,所以侧重理解,其它时间看文章可以涵盖范围广一些,更有助于知识扩展提升。

另外,看文章时还需要有作者思维,就是把自己当作是文章的作者,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他是如何构思这篇文章的。

这些线索可以在文章各个小标题中看出来,通过小标题试图揣摩作者文章构思的过程。

一起来看看《海蒂和爷爷》文章中作者的构思,从文章主题:成长,关联到海蒂的成长过程,从而想到她的经历,这个经历在影片中最明显的发展轨迹就是海蒂的三次搬家,每次搬家海蒂都会有不一样的变化,从这个角度去想,就可以了解到作者的构思过程,从而对文章就会有更清晰的认识,思路就很明了。

到这里还不算结束,还要学会迁移,《海蒂和爷爷》这部电影题材是海蒂的成长,那是不是也有其它同类型电影的人物成长也可以使用这样的思路和结构,这就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部分,学会迁移并且用起来,才算是真正的掌握。

切记,我们学习的是作者构思的方式,并通过练习,培养出自己的逻辑方式,千万不要一层不变,发散性思维和触类旁通的能力,也是我们在写作需要特别培养的。

理解了文章观点的排布以及作者的构思之后,就可以进入第三遍的阅读了。

三、读懂每个论点内部是怎么展开描述的,学习优秀文章的表达方式。

通过前面两遍的阅读,对于文章中主要的框架、观点的排布以及思路等基本上都弄清楚了,到第三遍,就可以进入到作者的语言组织上了。

读第三遍时,会特别留意每个观点描述的内容是如何开展的,比如你在写影评的时候,这个影评中的每一个观点是怎么展开描述的,例子和观点如何衔接,理论和观点如何衔接等。

对观点进行阐述的时候,通常会出现四方面的内容:理论知识、原著(原电影)的描述(概括性的)、引用例子、你的思考想法。(非干货类文章)

先简单介绍一下这四方面的内容:

理论知识:这部分是一些官方的知识,权威性的,比如某个理论、某个名人说的话、某本书的金句等等这些,都是理论性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用于支撑你的观点,让你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原著/原电影的描述(概括性的):写书评、影评类的文章最常出现,通常是对书中内容,或者是电影中内容的概述,作用是使文章和书中/影片中产生关联,从而引出观点。

引用例子:这个主要是通过相与主题相关的例子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通常是一些大家都知道,但又有说服力的例子。

你的思考想法: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你对于观点的总结、你的思考,这部分的内容是文章的核心,是文章的价值所在,其他的内容都为它服务。

写作新手不知如何着手?两个方法帮你提升写作能力(干货长文)

知道了这几部分内容后,在阅读过程中,就需要特别留意以下几个点:

观点和例子是如何衔接的?理论和描述是如何过渡的?描述和思考是如何过渡的?观点和思考又是如何安排的?

当然还会有别的组合,我们要学习的是它们相互之间如何过渡和展开,带着这样的问题去看,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之所以这样读,是因为在写文章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文章过渡衔接做得不好,文字读起来就会显得生硬,感觉很干,通过拆解优秀文章中流畅的文字组织方式,培养自己在文字表达上的感觉,后面在写长文的时候会更加顺手。

不过需要提醒一下,培养写作感觉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看了几篇文章就会用会写了,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思考总结,不断的通过技巧性的学习,转换成为被自己运用的能力,我们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给自己固定模板,而是培养自己的思维和意识。

通过这三遍下来,脑子里对这篇文章会有特别清晰的认识,从文章结构到论点开展,再到语言结构,基本上可以了然于心,算是把这篇文章吃透了。

小结一下:这样的拆解方式其实是为了让我们清楚的了解到优秀的文章是如何完成的,从构思到结构框架,再到观点排布,最后是内容的填充铺排,这是一个完成的文章成型的过程,当我们拆解了足够多之后,对于文章的整体的把控和思考能力就会更强,因为你脑海中已经有了模型。

另外一点,拆解文章学习的过程没有严格的要求限制,你要根据自己具体情况来判断,通常拆解了20篇左右的文章后,你基本上也有了一定的成文思维了,这个时候可以尝试找一个主题来自己练习框架的搭建,动手实操之后,你就能体会到文章架构的感觉。

写作新手不知如何着手?两个方法帮你提升写作能力(干货长文)

总结:

通过随笔训练,能够培养很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拆解文章去学习到优秀文章的结构和写法,两者结合起来,你就基本能够写出文字流畅,结构清晰的文章了。

不过有一点需要提醒,学习写作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有输入才会有输出,文字的功底是通过不断的知识输入,以及不断的练习输出,以及思考中掌握到的,急功近利,太着急看到结果,往往最后就会比较容易放弃。

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节奏,不要急,慢慢来比较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