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欺年似水》第一章:童年伤痛

 文羽墨 2020-03-23

其实,爱上一个城市非常容易,只要这个城市有你喜欢的人,有你曾经的回忆。那么你就会不由自主地爱上一座城市。

当然,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许这座城市正是你痛苦的深渊!

林雨沫,已经三年没有回到秦市了,她从来都不是一个逃避现实的人,仅仅除了那一件事。

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所有行为都收到童年的影响,所以一切都要追溯到一个人的童年。

林雨沫,小时候是个非常调皮可爱的孩子,也可以说是惹的家里“鸡犬不宁”的小霸王。

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鸡窝里左摸摸,右拨拨扒拉出新鲜的鸡蛋。这扒拉出鸡蛋不要紧,要紧的是她还“十分认真”的将母鸡尾巴提起,要逐个检查,坚决不放过“一鸡一蛋”。她弄的母鸡们“咯咯咯…”的抗议,就差绝食了!

吃饭的时候,把包子在“小黄”的脑袋上左摇摇,右晃晃,这“小黄”的两只大眼睛一眨不眨看着,狗嘴里能流出好几斤哈喇子。

因为父母只有她一个孩子,自然对她格外的好,妈妈每天变着花样的给她做不同的好吃的,爸爸下班回来,也会抱着她转好多圈,有时候,她会骑在爸爸的脖子上玩骑马游戏,有时候,她会跟在妈妈屁股后面絮絮叨叨,不停地说话。这时候的雨沫是最快乐的。


可是好景不长,在雨沫六岁的时候,她的弟弟林宇策出生了。开始的时候,她的生活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弟弟大一点之后她才发现区别,妈妈曾经买给自己的零食,现在都要先给弟弟吃,而且有了一个看起合情合理的理由“你是姐姐,应该让着点弟弟”。爸爸每天回来,也不会来抱自己,总是先走向弟弟,然后把弟弟放在自己的脖子上,来回溜达。奶奶也是看见弟弟就眉开眼笑,一旦弟弟哭了就问她“是不是又欺负你弟弟啦!”。雨沫渐渐觉得自己受到了冷落。于是她开始不愿意回家,每天都是等到学校里空空如也的时候,她才缓缓的向家里走去。

在雨沫十岁的时候,家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有一天,家里被爸爸妈妈砸了个七七八八,她和弟弟被奶奶关在了后院的小房子里,门外不时的传来妈妈的哭泣,爸爸的吼叫以及奶奶的训斥。再后来,奶奶哭着叫她和弟弟吃饭,只是饭桌上再也没有爸爸的身影。

爸爸的不辞而别对于她的家庭来讲无疑是致命的,妈妈终日以泪洗面,大有一蹶不振之势,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爸那个没良心的狗东西,太不负责任了,就这样跑了!”

说起来,还真是应了那句话,姜还是老的辣,雨沫的奶奶虽然步入花甲之年,但明显比妈妈要淡然很多,自己的女婿跑了,老人将所有女婿的照片都焚烧殆尽,并每天起早贪黑照顾着这两个孩子。

听奶奶说,当年是妈妈在村口铁路边发现了饿的要死的爸爸,并带回家里施舍了饭菜,又因为家里的确没有一个种田的劳力,才收留了爸爸做奶奶的干儿子。后来的确因为爸爸的勤快麻利,而且这孤男寡女终日一起劳作,才产生了爱情的火花,这才有了村里:芳姑娘田边捡了个汉子,儿子成为自家女婿的故事。

待到雨沫出生没多久,市里面有人来村里招工,说是国营家具厂需要有把子力气的青年人,几个月挣得钱比一年在地里刨食还要强,这才有了父亲进城务工,拿工资,吃“皇粮”的事情。

自从父亲离开后,雨沫的家里就开始败落了,她的妈妈也从田地里出来,经人介绍成为了镇上企业的一名女工。

每天走在上学的路上,看见同学的父母送他们来上学,雨沫都会一个人灰溜溜地逃走,她害怕看到同学的爸爸发出的亲切温暖的眼光,她渐渐地开始恐惧,那种恐惧让她自己无所遁形,就像一把利剑一样凌迟着她的心。开始的时候她会疼痛,但是慢慢地,她连疼痛的感觉都消失了。她开始恨,她想要逃避,离开这里,可悲哀的是,她不得不依靠奶奶和母亲活着。

或者可以这样说,她的童年在父亲离开时就已经戛然而止了……

林雨沫从小就特别好学,一方面是因为她本身可能具有天分,而另一方面,雨沫也清楚,对于她们这种农村的孩子来讲,只有学习才可能真正的改变自己的命运。她要好好地学习,这样才能离开这里,离开这个孤独的地方。

她从小唯一的朋友,叫唐豆豆,两个人从小一起长大,可以说是一个鼻孔出气的莫逆之交。初中毕业的时候林雨沫和唐豆豆两个人都考上了市里面算是二流的沣水中学(市七中)。

这天,两人又到了常去的沣河边,坐在河堤旁。林雨沫看着眼前的风景,远处碧蓝的天空,郁郁葱葱的树林,波光粼粼的水面,以前灰色的生活在她眼里竟然都有了一丝生气。然后开始絮絮叨叨地说着:“豆豆,再有两周就开学了。我还有好多东西需要买,要不,回头咱俩一起去?可以多买点,会便宜点。你说呢,咱俩什么时候去呢?”

于是,这就开始了林雨沫和唐豆豆的高中故事。

文羽墨,一个用心生活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