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鸟巢的建筑结构究竟有什么亮点?奥运结束10年,热度一直不曾减少

 公司总裁 2020-03-24

说起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不少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鸟巢和水立方这两大奥运建筑,水立方固然美轮美奂,对于绝大多数游人而言,鸟巢似乎更加念念不忘,虽然奥运已经结束10多年,但鸟巢独特的造型还是不免令人称奇,换句话说,鸟巢建筑设计在今天来看依然处于领先的地位。那么其中最有魅力的地方究竟是什么呢?

鸟巢又称国家体育场

鸟巢的大名是国家体育场,最大的特点便是编织的网格状外观,这种设计新颖激进,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这是第四代体育场设计,从地基打造开始就显得处处与众不同,如同树干与树根的关系,鸟巢附近的网格石板步道就是建筑基体的延伸部分,包括花园等各类服务设施在内都属于建筑的地基部分。体育馆入口处略高,这是整个基础架构的中心所在。

这种设计新颖激进,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

建筑外层是典型的钢结构,与传统金属框架外墙不同,鸟巢的外观设计更具艺术性,因此对于钢材以及焊接有着极高的要求,在模拟过多种材料之后,鸟巢最终选用了Q460这种低合金高强度钢,钢材的强度更高,而且更耐腐蚀可以长期保持光泽。新颖的外观设计意味着建设难度的提高,11厘米厚的钢材焊接难度极大,加上大块不规则钢材自身的重量以及对于焊接精细程度的考量,鸟巢具体的施工过程相对更加复杂。

鸟巢使用的Q460低合金高强度钢材

奥运会开始前,鸟巢的建设任务紧锣密鼓展开,虽然从2003年开始建设到2007年完工,但地基到外形所有的建设布局加在一起,使得工期依然较为紧张。地基的设计最为关键,如同树根一样在地下牢牢保持稳定,与鸟巢外体结合一起足以抵抗8级的高烈度地震,最大程度保证了100年的使用周期。由此可见高空构件以及焊接安装难度之大。

可抗8级地震,使用周期为100年

从体育场自身的职能来看,鸟巢外部并非只有简单的钢结构构造,考虑到防水防风,鸟巢的结构空隙有透光膜填充,除了保证观众看台的舒适体验之外,这层透光膜如同水立方壁体一样可以保证体育场内光线的充足,最大程度的利用自然光。光伏发电以及可再生地热能源的利用同样是设计亮点,绿色理念的贯彻时至今日依然可以称之为典范。

钢结构的空隙采用光膜填充

奥运会结束之后,鸟巢的赛后开发一直不曾停歇,各种大型国际比赛的首选场地依然是鸟巢,相应的文化推广也成为重中之重。在文化吸引力的牵头作用下,鸟巢极具特色的建筑特点更加深入人心,在国人心目中一直保持领先的设计形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