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靡一时的石印本线装书

 黄山何文秀 2020-03-24

    雕版印刷作为中国古籍的传统印刷工艺,曾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演绎了千余年的辉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雕版印刷本身的一些缺陷和不足也逐步显现,首先雕版印刷需将正字反刻,费工耗时,成书周期长,刻书成本高昂;其次受温度、湿度影响,木质印版易开裂、破损、变形,后印时常不得不补刻,后印本、翻刻本与原刻本差距大,而坊间书贾为牟利,又常常偷工减料,以至于到了清朝末年,传统的雕版印本已是善本难求。这时,一种被称为石印的西方印刷技术传入中国,很快就以低廉的成本、快捷的速度和优良的印刷效果风靡一时,取代了繁琐的雕版印刷,在清末民初的印书业独领风骚数十年。

    “石印”一词源自这种印刷术采用的印版为石质。石印法印刷分写本石印和影像石印两种。写本石印是用一种特殊的药墨在胶纸上书写文字或画图,待其半干,即将写有文字、图画的书页平贴在印刷用石版面上,使药墨附着在石面上制成印版。印刷时需向石版上喷水再刷油墨,沾水的石面不受墨,文字部份则受墨,然后蒙上纸加压后即印出书页。影像石印则需先将影印的书页摄影,显影在黄胶纸上,再将胶纸上的影像转移附着到石版面上后印刷。石印版印书,从书写到印成,经历的是“正(手写底本)---反(制成印版)---正(印成书页)”的程序,比起雕版需反刻文字,既大大加快了速度,又使印出的文字同手写毫不走样。为此,当时的印书局都招募了一批擅写蝇头小楷的书法高手,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部书的抄录、制版和印刷出版。同时由于摄影技术和石印技术的结合,也结束了费工耗时、成本高昂的影刻工艺,使得许多世所仅存的宋元孤本、善本能通过石印,化身万千,为广大民众认识和拥有。

  

上海启新书局石印影印明毛晋汲古阁刊本《孔子家语》

  

清宣统二年《神州画报》  (石印写本)

    石印技术传入中国是在清朝末年,最早是光绪二年法国传教士在上海土山湾开设印刷所,用石印法印刷宗教印刷品。而最早将石印用于印刷书籍的是英国商人美查,他在光绪年间在上海设立点石斋书局,用石印法印刷《康熙字典》在上海印刷界轰动一时,当年总共印了有十万册,由此可见石印本的印量之巨。当时用石印法印书的著名书局还有同文书局、掃叶山房。这几家印书局三足鼎立,称雄清末民初的印书业,采用石印技术印刷了大量书籍,涉及种类无所不包,出书数量之巨前所未有。其它不著名的小书局有上百家。石印技术的广泛采用,造就了清末民初时期印书业的空前繁荣。

    可是石印技术也有其不足之处,一是石印写本的写手风格各异,水平参差不齐,字体无法规范统一,而且石印本行书小楷没有雕版刻本仿宋字体的疏朗大方,艺术美感也不及雕版刻本的雍容大气,给人一种“繁复畏缩”的小家子气象。二是石印版的影印效果不及珂罗版,只能是平板单色,缺乏层次和立体感。三是石印工艺要靠师徒间言传身教,私密性强,与民国时开始出现的规模化、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因此到了民国后期,石印技术就逐步被工艺更先进、流程更规范、速度更快的现代铅印和彩印技术所取代,同雕版印刷一样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完成了从传统印刷向现代印刷的过渡的历史使命。

    石印本与雕版刻本在工艺上有本质的不同,虽然在装帧形式上,石印本和木刻本一样都是以线装书的形式出现,但石印本的艺术价值要远逊于木刻本,而且清末民初石印本的数量十分巨大,因此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石印本不被藏家看重,但它作为一种艺术种类,曾经代表了中国印刷史上一段不容忽视的阶段,同其它艺术品一样具有不可再生性。随着岁月演绎,石印本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必将逐步凸现。但石印本数量多,种类杂,不同的石印本收藏价值差距悬殊,收藏时应有所选择。

    一是应选择当年著名的印书局出版的石印本。这些书局规模大、声誉好,在选本、校勘上都下过功夫,错漏少,质量好。出的书具有“工艺精美性”价值。二是应选择以著名宋元善本、明清版画为底本影印的石印书,这些书底本往往稀见,有的甚至已经佚失,作为它们原貌的翻版,具有一般版本所没有的“艺术代表性”价值。三是应选择清末民初名人的日记、书信、游记、文稿类石印本,这些书出之同时代之名人,都属“第一版第一次印刷”范畴,具有“名家原版本”价值。四是应选择那些欲传之久远,印数又不多的地方志、宗谱等书籍,这些书随着时间推移,往往存世量很少,具有“稀罕性”、“史料性”价值。                      (黄山何文秀)

  《石狮日报---收藏快报》2003年11月5日7版---风靡一时的石印本线装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