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 城市的人口密度越来越大我们居住的环境变得寸土寸金甚至地下空间、各个角落都不能浪费 为了合理的利用每一平居住空间 让建筑更好的采光和通风现代的采光井便应运而生 本篇文章分为四部分介绍采光井:1 采光井的发展 2 采光井的应用方式 ——直接采光——间接采光 3 采光井的应用 ——采光中庭 ——天窗采光 ——侧窗采光——底层架空采光——下沉庭院采光4 采光井在景观中的创意应用 01. 采光井的发展 最原始的居住环境采光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人类从穴居走向平原,开始构木为巢过起半穴居式生活为了生火做饭排烟就有了最初的采光窗户人们把这个工具取名叫“坫”(diàn) 图片来源@网络 到了封建社会木构架的建筑成为我国古代建筑的主流人们对居住环境讲求功能性的同时兼具审美功能就采光技术而言 中国古代优秀的设计思想仅仅依靠建筑本身的构造和布局就能达到很好的采光效果 中国古建筑凹曲屋面坡度大致相同,一般斜度都为26度~30度,这个角度非常接近太阳黄道与地球赤道所形成的23度27分夹角,这也是古建筑屋顶象征天的文化内涵。中国曲线形屋顶的设计除了形象美观,还担任采光的作用。曲线形屋面,檐口上翘,遮蔽阳光少,窗口进光量大。 天井式建筑是南方地区最为普遍的传统建筑形式是建筑组群内部采光系统的构成主体是南方传统民居建筑中排水、通风的组织核心所在也是我国南方传统建筑形象的重要构成元素 古徽州的天井被称作“明堂” 又有了“四水归明堂”之说 安徽歙县呈坎村 ▼ 天井采光可分为直接采光和间接采光▼ 直接采光指采光窗户直接向外开设;间接采光指采光窗户朝向封闭式走廊、直接采光的厅、厨房等开设。 自近代以来传统天井式建筑逐渐消亡以明瓦覆盖的天窗、采光(井)、采光庭等采光方式逐步取代了传统天井的采光方式 现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步入人们的眼帘高密集的建筑加上可利用的空间的限制越来越多的地下空间出现在大型城市中比如停车场、商城、地铁站、地下通道以及地下室等为了解决建筑的通风和采光问题 各式各样的创意采光井应运而生 Doluca酿酒厂,土耳其 / SANALarc 发展至今采光井现已不单单作为一个功能性构建 服务于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功能了它在现代技术条件的支持下以及各种创意设计中已经逐渐成为一个景观亮点~ 02. 采光井的常见应用方式 传统处理手段 采光井主要是用来解决建筑内采光的问题,但是采光井还兼具通风和景观的作用,采光井的体量也往往较大,在景观环境中尤为凸显,且破坏景观的局部风貌。 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对采光井进行遮挡处理,通常采用绿篱遮挡、木材或钢材的包围遮挡,虽然遮挡的处理方式掩盖了采光井,但绿篱、包围等明显的遮挡物也会破坏景观的整体效果,所以传统的处理手段并不能完全有效的将采光井融于环境。 如今的采光井已不单单作为一个功能性构建,如果设计师的采光井都考虑传统处理手段,那将缺少很多新意。我们需要营造更多的具有美观性、创新性的采光井,使之成为一个景观亮点。 采光井与水景结合 采光井的作用是将地面的光照连通至地下室空间,因此地面环境与地下空间往往采用通透材料进行覆盖,例如玻璃、亚克力等,从而达到采光的效果,这是一种功能性的连通。而有的设计师则借用另一种透明的景观元素与玻璃、亚克力等结合来构建一种景观性的连通,那边是水体。 通过改变采光井的结构形式,并结合水体,形成别具特色的水景,在地面环境中,原有的玻璃体已被改造为完全融于环境的水景,而在地下空间,既能由下而上观赏不一样的水景效果,还能达到原有的采光功能,这种将采光井与水景的结合被赋予了多种多样的使用价值。这是一种创新的尝试,也是将景观元素的运用做到了极致。 采光井与地面铺装的结合 采光井由于采用玻璃、亚克力等透明材料来满足其透光的效果,而这些透光材料往往易碎,造成坠落等人生安全,因此采光井多设置于绿地之中,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但是当绿地中设置多个采光井时,往往会影响植物的种植序列,或是影响场地的绿地率,尤其是对住宅小区或商务楼宇等绿地率要求严格的场所,因此又有设计师考虑将采光井与地面铺装进行结合,避免对绿地效果及绿地率的影响,同时又考虑加强采光井的结构构造,使之可以满足正常通行。 如此设计不仅解决了采光井在绿地中的相应问题,还丰富了地面的铺装形式,形成特色主题铺装风格,加之地面灯光,流光溢彩,丰富夜景特色风貌。 采光井与小品设施的结合 考虑采光井在景观环境中的处理手段时,可以先解剖采光井的常规构造形式,采光井往往由两个部分组成,坚实的井壁往往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透明的井盖往往采用玻璃、亚克力等材料,坚实的井壁可作为坐凳面、花池壁,透明易碎的井盖可增设相应的龙骨摆设轻质的景观小品,了解各自组成部位的特征后方可与小品设施进行合理的结合。 1例如哈佛大学实验室前休憩绿地,将采光井与坐凳相结合,即便在布满采光井的绿地中,也可给学生们带来一处休憩之地。 2北京三里屯时尚街区,在铺装广场中原本突兀的采光井上,布满轻质细杆的雕塑小品,结合灯光,使其别具特色。3某星级地下车库,设计一处生态式的采光井,倾斜天光的设计手法,既能满足地下空间采光,又能形成地下室地面景观的点缀,这样的创新设计,为地下室营造出一处别样的特色景观。 『间接采光』 由于建筑形式的复杂性与多样化间接式采光也被发明和大量运用它利用一些辅助设备将自然光输送到地下建筑中常在深一些的地下建筑中采用 ① 镜面反射采光 这是利用平面镜、曲面镜和透镜等,将自然光通过一次或多次发射到地下建筑中,地下建筑采光的问题从而得到解决。 太阳光反光板工作原理 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的土木采矿工程大楼▼ 这栋建筑95%的部分处于地面以下,设计师采用潜望镜的原理,将阳光引入其中,从而把自然光传送到地下33.5m处。 ②光导纤维采光这是利用光纤维传到地下建筑的一种采光方式。它充分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光线几乎全部在纤芯里传播,基本上没有任何损耗。 光导纤维采光示意图 清华大学的超低耗楼就使用了一种被称为“向日葵”的光纤维采光技术,在对地下室进行采光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光导纤维虽然价格较高,但由于其采光效率高,占用空间小,而且能灵活弯曲。因此,在一些光环境要求较高的地下建筑中被广泛采用。 『天窗采光』 进深大的住宅采取侧窗采光方式不能满足房间深处的采光要求宜在屋顶开设天窗采光由于天窗安装位置和数量不受墙面限制因此能在工作面上形成较高而均匀的照度并且不易形成直接眩光▼ 煤院新生,北京 / 临界工作室 白塔寺胡同美术馆天窗/DNA设计与体系结构 杭州开元森泊度假乐园——一览居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房屋的采光间距为相连房屋中较低房屋高度的0.8-1.2倍。比如你的房屋高度为15米,相邻房屋高度为10米,那么房屋的采光间距应为8-12米。相临房屋的采光间距一般应以相临房屋较低的房屋一方高度的0.8至1.2计算。如你的房屋高度为10米,而相临的房屋为15米,则基本间距应在8至12米;如相临房屋为8米,则基本间距应在6.4至9.6米之间。 转自:和美风景旅研/骑驴小宅 |
|
来自: 六六5r7llv5obd > 《设计建筑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