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旭卓 文/视频 屈晓飞 李振文 刘旭卓 图 信义市场内一道道卷帘门被不停拉下、上锁,此起彼伏的“咯吱咯吱”声,成了这处老市场最后的声音。从3月16日起,位于羊肉街口附近的信义市场开始全面拆除,这个承载了许多银川人记忆的老市场落下帷幕。 老市场的时光步履 王宝国收拾完他经营的“金伯爵好鸡店”后,照例拉下那扇新旧参半的卷帘门,“咯吱咯吱”的声音让他心里一惊:这扇门真的永远关上了。他提着小袋子在门口站了片刻,向市场走廊的东西两边回头看了看,往日匆忙的身影依旧,但这次大家都低着头,各干各的。 在市场的铁皮墙上,一纸通知十分醒目,提醒商户尽早搬离。搬走了,这座最初建于1982年存在了近40年的老市场,就真的要和银川人说再见了。 信义市场得名于它所在的巷子——信义巷。1988年版《银川市地名志》记载:“信义巷东起中山北街,西至玉皇阁北街,长200米。旧名信义街。民国时,宁夏省主席马鸿逵居此,1947年改名‘马府街’。1956年改名‘人民街’。1981年更现名。巷内多为居民住宅。信义农贸市场设此。” 上世纪80年代初,信义巷的这处市场尚为露天市场,一些农民和个体户在这里摆摊做生意。1988年,主体为钢结构的信义市场建成。 “其实这个市场在很久之前就形成了,1949年之后,因为这里有部队家属大院,为突出银川街巷特色,有关部门曾经把‘信义街’改为‘八一巷’,这里曾经被老百姓叫做‘八一市场’。”银川地名专家郑济洧介绍说,1949年9月,银川解放后,宁夏省委在这条街中段北侧曾经的马鸿逵的官邸“将军第”办公,一些转业干部和随军家属也陆续被安置在“信义街”周围居住,这里逐渐成为部队家属居住区。 “信义”之名的由来 信义市场中的“信义”二字,到底从何而来?郑济洧说,银川解放之前,这条街叫做“信义街”,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其实都和巷子内的一座宅子有关。 1912年,马鸿逵的父亲马福祥先后出任宁夏镇“总兵”,后又改任宁夏镇“护军使”。任职期间,他在如今的信义市场北侧一旁,精心设计建造了一座象征权力的官邸——将军第。在信义市场附近,修建了一块高达五六米、宽十多米的大牌坊。马福祥还请时任北洋政府国务卿徐世昌书写了“信义街”三个大字,挂在牌坊上,寓意为官要“信义为先、取信于民”。信义街之名,便是由此而来。 1933年3月,马鸿逵主政宁夏后,其父修建的“将军第”已被军阀马仲英一把火烧成了废墟。为了光宗耀祖,马鸿逵在原址又新建了一座更加漂亮的“将军第”,并竖起“信义”的牌坊。然而排场搞得再大,马鸿逵终究还是违背了其父的初衷,连年暴政,让老百姓直呼“将军第”与“信义”牌坊名不副实。 1947年,马鸿逵将“信义街”改名为“马府街”。后经历次更名,这条短短200米的小巷子,最终被命名为“信义巷”。这才有了后来信义市场中的“信义”二字。 熟悉记忆里的 烟火味道
3月16日到19日,三天时间,一座充满烟火味的老市场,悄然谢幕。市场东头的一家水果店,半掩着卷帘门,是这里唯一一家开门的店铺,配合市场完成最后的搬迁工作后,这里也将关闭。 28年的回忆 “15岁那年,我从河南来到银川,一直到现在。我在信义市场待了28年,比在任何地方都多。”今年42岁的店主薛超双手抱在胸前,看着沉寂的市场,他有很多话想说。 1993年,薛超经亲戚介绍来到银川,在信义市场开了一家水果店。那时候的市场东边出口处还有个铁门,门在中山北街的边上,两扇大铁皮门,上边写着“信义市场”几个字。进了市场,两边是一间间小小的店铺,全是土坯房,房子里有卖肉的、卖调料的,过了土坯房往西,就是卖菜的摊点了,商品主要以蔬菜为主,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我最初也在一个小土坯房里卖水果,发展到现在这两家店。”薛超说,现在有两个店面,还是显小。市场搬迁以来,他总会想起以前在这里的一幕幕:第一次收到钱的兴奋、凌晨四点去批发市场拉水果、冒雪蹬三轮车被冻得呲牙咧嘴、在店里和顾客因为琐事嚷嚷…… 薛超说,自己从一个毛头小子,到如今的中年大叔,从孤零零的一个人到组建起一个家庭,都是“托了信义市场的福”,这里解决了他的温饱问题,也让他一个外乡人,在银川有了落脚地。薛超说,信义市场要拆除的事他年前就知道了,过段时间他会再找地方开店,开店的地方“应该还在信义市场附近”。 家门口的市场 “小伙子,这里边卖鱼的呢?”记者采访薛超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走过来,向薛超打听买鱼的地方,老人看上去80岁左右。薛超回答说,没有卖鱼的了。老人凑到薛超跟前问,以前她一直在这买呢,怎么现在没了?薛超对着老人大声说:“市场拆了,以后永远不卖鱼了。” 老人姓王,在信义市场附近住了一辈子。“我记事起,家在柳树巷(现鼓楼步行街),是一个大院子,土墙土房。”老人说,这都是一九四几年的事了,后来搬了好几次家,但是搬来搬去,都在信义市场附近。1992年2月,她们一家最终搬到了今天的信义小区,便一直住到现在。 “搬到信义小区后,就不用柴火做饭了,有了煤气罐,家里也有卫生间了。”老人说,搬到新房子之后,她还是去信义市场买菜。老人记得特别清楚,搬进新家的第一天,她给家人做了满满一桌子菜,所有的食材,都是从信义市场买回来的。 之后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来自信义市场。老人说,因为离市场近,所以老是忘记买调料,正做着饭呢,一看盐罐子空了,就给孩子一声吆喝,话音未落呢,一袋盐已经买回来了。 薛超指着不远处的红绿灯,对老人大声说,你到了那个红绿灯前,往东一拐,有个超市卖鱼。老人说了声谢谢,向着红绿灯走去,嘴里还嘀咕着:“咋说不卖就不卖了。” 记忆中的烟火味 信义市场拆除的消息,在银川人的微信朋友圈里流传得很火,许多市民感慨,那里有太多的回忆。“那家羊杂碎店搬了吗?很好吃”“十七年前在附近上班,一天穿梭四趟,顺便买些小吃”“又一个烟火气的地方没有了,有点想哭”……人们用自己的回忆,向这座老市场道别。对于很多生活、工作在信义市场附近的人来说,那里的烟火气,是这座城市的一道风景。 “我在信义市场附近的一家单位上夜班,所以经常去那里买水果。”80后王若飞听说市场拆除的消息,有点伤感,但又笑着回忆道,上班的时候,每天都会为吃啥饭发愁,实在想不到吃啥的时候,就去信义市场,那里有冒着热气,酥脆的手撕饼,有冒着油光的烤鸭、烤鸡,还有羊杂、肉夹馍……实在不想吃这些了,就去菜市场买些新鲜水果,反正在这个市场,总能找到合胃口的。 来这里次数多了,和商贩们自然就熟悉了。“卖生鸡的那个店,他家俩孩子,都上大学了;有个卖菜的大姐,是河南人,她家孩子上六年级了,希望孩子以后能留在银川;还有个大姐说羡慕我的工作,不用风里来雨里去……”王若飞说,这里的人好像更容易打交道,看上去都是陌生人,但能和你聊很多话。在周围的车水马龙中,你可能更容易理解城市里的烟火味这个概念。 王若飞笑着说,其实直到信义市场拆除,他才第一次真正去“看”它。平日熟视无睹,已经习惯的东西,当它要离开时,你真是舍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