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李克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心理咨询行业领军人物,新阳光研究所创办人,出版《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行走中的思想》《自由的联想》等近十本专著。李老师“后现代思维”可谓拍案叫绝,不由你不被敲打的“痛并快乐着”,现承蒙李老师同意,编发其生活心理随笔,以飨读者,相信朋友们受益无穷!
《我的敌人才7岁》学习笔记
文 | 李克富 【说明】《我的敌人才7岁》于2006年7月1日在CCTV-12首播,主持人阿果,出场专家为李子勋。该篇是当年我写的诸多《心理访谈》学习笔记之一,每篇都不少于3000字。说来可笑,刚出道时,我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把已学过的心理学知识进行了“胡联”,为心理咨询打下了底子。遗憾的是,当时还不知道咨询过程中“个案概念化”的重要性,也就不能依据某种咨询流派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理论假设和专业判断,而只是局限于对案例的牵强附会的分析。十多年后的今天来回顾,虽见当年之幼稚,但无悔于那时的执着和勤奋。 楚楚今年7岁,上小学一年级,在妈妈高女士眼中,女儿就一个字:慢!女儿吃饭慢,写字慢,……干什么都慢。曾经有一次学校布置画画作业,其他同学都在规定的两个小时内交了作品,而楚楚非但没有在学校交上,回到家里,竟然磨蹭到凌晨一点半才画完。为了帮女儿改掉这个“慢”的毛病,高女士天天守在女儿身边督促她,可一点也不见效果。无计可施的高女士逐渐失去了耐心,很快就发展到了动不动就对女儿动手的地步——可无论怎么打,孩子仍然是老样子!
高女士对女儿另一个不满是:女儿话多,总说一些废话。
丈夫对女儿的认识可与妻子不同。他非但根本就不认可女儿的“慢”,而且还解释说自己也像女儿这个样子。在接下来的访谈中,高女士将矛头转向了自己的丈夫。原来她对女儿一直严加管教,就是担心:女儿动作慢、做事不专心,这种行为发展下去,将来成为丈夫那样。高女士举例说,有一次因为楚楚生病了,家里没有消炎药,她让丈夫去买,临出门时,一再叮嘱,“楚楚吃利君沙过敏,千万别买,千万别买,其他什么都可以。”可是丈夫还是拎着一兜子利君沙回了家。高女士说,类似的事情太多了。她担心,如果女儿继续发展下去,是不可能被别人接纳的。
一、“慢”是母亲给孩子贴的标签
那么,给女儿贴标签的心理动因是什么?用心理动力学的理论解释,大概可以说:是母亲自身问题的投射。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曾表达过这种以投射机制(projective mechanism)为基础的母爱:“这种投射发生在对孩子非同寻常的希冀上。在这种情况下,对孩子的希冀主要在于把自己的生存问题投射到孩子身上。一个人感到她已不能了解自己生活的意义时,他便试图通过孩子的生活来了解。但是在他自身中注定失败了的东西 ,从对孩子的了解中也注定要失败。前者是因为生存问题只能通过每个人自己解决,而不是他人可以替代的;后者因为他缺少那些引导孩子自己探索问题的非常重要的品质。”无疑,这一认识入木三分,而且在当代中国具有相当的普遍意义。其临床价值在于,我们可以通过母亲所反映的“孩子问题”,去探询问题背后可能的实质:母亲内心的问题很快就浮出水面。
二、“慢”之成因分析
在具体认识诸如此类孩子的问题时,我常常将其视为孩子内心对母亲依恋的外在表达。“慢”,是母亲过度关注强化的结果。这种解释看起来是运用的经典行为主义理论,但却是我在学习了多拉德和米勒的《人格与心理治疗》后建立起来的一种认识,应当属于赫尔(C.Hull)派新行为主义。孩子发现(或在潜意识里),“慢”能引起母亲的关注,从而带来与母亲的亲密——动手打也是表达亲密的方式之一。孩子成为亲密获益者从而得到正强化。
当然,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慢”也可以是投射性认同的结果:母亲认为我“慢”,我认同了母亲对我的认识。其潜意识语言是,母亲是权威,母亲所说的都是对的。母亲说我“慢”当然也是对的,我只能按照母亲的说法去做——慢!
我们还可以用扎荣克(R.B.Zajonc, 1965)提出的“优势反应强化说”来予以解释诸如孩子做作业慢等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上,这一理论是用来解释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现象的。该理论认为,他人在场,个体动机水平将会提高,其优势反应易于表现,而弱势反应会受到抑制。优势反应是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的动作,当事人不假思索即可以做得出来。研究发现,如果个体的活动是相当熟练或是简单机械性工作,他人在场会提高动机水平,使效率提高,活动绩效出色;相反,如果活动是正在学习的、不熟练的或很“费脑筋”,个体完成任务需要集中注意力,需要一系列复杂的推理、判断等思维过程,那么他人在场反而会对个体产生干扰作用,使其活动绩效降低。孩子做作业之类无疑属于那种“正在学习的、不熟练的或很费脑筋”的工作,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需要他们运用一系列复杂的推理、判断等思维过程,因此家长在场只能产生干扰作用,会使其变慢。正因为如此,所谓的“陪读”“陪做作业”等,有百害而无一利。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