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段子十九 | 二王巅峰的真相

 昵称35473260 2020-03-26

书法是中华文化核心的核心

《兰亭序》局部
点击下面绿色图标听语音 
十九、二王巅峰的真相 来自子曰斯文 00:00 07:48
        琅琊王氏培养的二王,堪称中国书法史的巅峰。

       朋友们大家好! 听段子,学书法。现在开讲! 前面我们小结了两汉三国时期,今天就开始魏晋南北朝时期,第一个段子《二王巅峰的真相》。

      话说时代的浪潮就到了一个非常的时期,魏晋出现了巨大的社会战乱、社会动荡,出现了玄学的思潮,出现了一大批士大夫,崇尚自由、超然物外。那么天时地利人和,伟大的“书圣”就出现了,就是东晋的王羲之,接着就出现他的儿子王献之,二人合称“二王”。这是(此时期)最大的书法现象,影响了中国历代的书法,影响了日本、朝鲜、越南、东南亚等国,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二王”巅峰的真相。
       常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那么当时是怎样的一个“人和”局面呢?这就要说说琅琊王氏这个家族。
      琅琊王氏堪称是书法家族。王羲之的父亲叫王旷,叔父王廙(yì),都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出身于河东卫氏,河东卫氏有大量的书法家;王羲之的妻子郗璇号称“女中笔仙”;她的两个弟弟也都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夫妇生了七男一女,全是书法家,以后琅琊王氏出现了很多书法家后代,包括王僧虔大书法家,而且是著名的书法理论家;智永禅师发明的“永字八法”,堪称是楷书的典范。
       那么到底是二王创造了怎样的成就而成为巅峰的呢? 我们就分析一下,首先看新(书)体的创立。王羲之在钟繇的真、行书基础上,去掉隶意,创立了楷书之法,然后汲取了张芝在章草向今草过渡时期的经验,结合真书的经验,就改革了章草,创立了今草。王献之本来就是倡导父亲要改体,而且后来在父亲的基础上,肆意多变,千姿百态,气势不凡,所以近的来说,“二王”继承和发展了“钟张”,就是钟繇和张芝;远的来说,他们完成了秦汉篆隶的革新过程。到此就创立了所谓的新体,这是古今之变的关节点上一次伟大的创新。

         东晋 王羲之《兰亭序》局部
      再说书法风格,新风格的创立,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标志。“二王”一扫汉魏的质朴、古拙,创造了一种被称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风。在那么一个动荡的时代,他们把道家崇尚的阴柔之美发展到了极致,充分展示了东晋名士的书法风流。当然也有负面的评论说,女郎气、柔媚、没有丈夫气等等,但是客观的来说,“二王”的这种新风格,我们觉得用两个词汇描述是比较合适,一个是柔美,另一个是潇洒,柔美加上潇洒,比较确切的表现了他的风格特色。
      最后就是笔法问题。他们对新笔法的开创也很有特色:“二王”的笔法,因字因形因势而采用不同的运笔姿势,以求达到妍美自然的效果,而且笔势细腻有韵味,游丝引带,盼顾生姿。王羲之,按我们现代的研究成果说,他开创了“内擫(yè)法”,以骨气取胜、含蓄沉着,影响了后代的北碑、欧阳询、柳公权等。王献之开创了“外拓法”,已今隶取胜,豪放、飘逸,影响了张旭、怀素、颜真卿还有米芾等。

          东晋 王献之 《保姆贴》局部
      家族和社会的背景在这中间起了什么作用呢?我们觉得首先是人的培养,人格的塑造。没有人格,不可能出现《兰亭序》那样的思想和情调;第二就是学习和竞争的环境创造。历史的记载是,王羲之本来并不是家族中最优秀的,他是后来拼搏上来的,这中间学习竞争又起了巨大的作用。以上这两个因素我们可以说现在通过不同的形式也可以实现,唯独第三个因素,可能有点特别,就是所谓的“笔法的秘授”。中国传统对于很多重要的技能,是秘不示人,不外传,这就是一个所谓神秘的要点。但是我们分析一下,其实一切的所谓“秘法”都是琢磨、切磋出来的,不是神仙赋予的,也不是天生就知的。
       所以分析了这些现象,我们的结论是:不必琅琊王氏,也可以创造书法大业,这就有赖于各位的努力。
       好,今天的段子就讲到这儿。听段子,学书法!我们下次接着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