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家具中,那些和身体有关名词,你能说出几个?

 南康家具手拉手 2020-03-27

人们喜欢传统家具的原因,除了用材讲究之外,还和它们的制作工艺有关。在传统家具的造型手法和结构形式上,古人的命名也很有意思,比如牙条、搭脑、束腰等。这些和身体有关的名字,不管是刚拜师入门的木匠还是用户,一听就都能明白。

和身体有关的传统家具名词,你能说出几个?

1、牙条

牙条是中国传统家具的重要结构形式之一。所谓牙条,是家具前沿和两侧框架边沿的一种装饰形式,其直观功能犹如人的牙齿,故名。牙条不仅美化家具,同时也增加了家具的牢度。比如,案桌的牙条,它固定在桌面和腿之间,即牢固腿足,又稳托桌面。

在柜、椅、桌等家具中,牙条通常是以壶门券口的形式出现,这种牙条的造型常常都以对称的曲线来造型,有的还雕缕纹以突出它的装饰功能。在橱柜类家具中,最下部都装有牙条,以提高家具的稳定性。有时候,部分家具的牙条甚至是最主要的结构装配,比如面盆架。

和身体有关的传统家具名词,你能说出几个?

牙条通常在两端都有曲直的部分,这部分称为“牙头”。有些案桌的牙头,还雕刻有花纹,比如云纹、灵芝、回纹等,以强化它的美感。雕成花纹型的牙条,又称为花牙或者花板,花牙上大下小者为挂牙,上小下大者则称为站牙。

2、搭脑

搭脑是中国传统椅具后靠顶端横档的名称,因人坐在椅子上,后脑勺正好搭触到靠背顶端的横木,故名。搭脑除了有使用功能之外,它还是椅具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搭脑的优劣、美粗,通常会成为椅具身价的重要特征之一。

和身体有关的传统家具名词,你能说出几个?

隋唐时,随着家具的升高,椅子开始流行起来,但当时椅子的搭脑都很低,仅能起到靠托肩背的作用。到了宋元时期,椅子的靠背高度升高,才真正起到了搭脑的作用。明清以后,椅子发展成四个种类:靠背椅、扶手椅、圈椅、交椅。其中,前两种椅子有搭脑,后两种的搭脑已经和扶手熔为一体,成为了椅圈。

搭脑在椅子中出现,通常表现为3种形态:其一,和椅子后立柱、扶手保持造型风格的通体一致,比如玫瑰椅、南官帽椅等;其二,中间加厚放宽型,比如太师椅、四出头官帽椅等;其三,花色型,这种造型是椅子花纹的组成部分,一般多为吉祥物、植物,比如宝座、躺椅等。

和身体有关的传统家具名词,你能说出几个?

3、束腰

束腰是中国传统家具的装饰造型手法之一。所谓束腰,即指在家具的面框或顶框下向内收缩一圈,从而形成一种挺劲而灵气的效果。束腰家具不仅在造型上俊秀灵活,在家具稳固性上也有着独特的功效,它是床、桌、凳、椅、柜、几等最常见的造型手法。

据考证,束腰是随着家具升高,为了解决结构不稳、容易摇晃的矛盾而出现的。它的直接形态,来自于壶门床、壶门几和建筑中的须弥座。最早的束腰家具出现在唐代,到了南宋,束腰家具已形成体系。直到今天,束腰仍然是家具的主要造型艺术。

和身体有关的传统家具名词,你能说出几个?

束腰的内敛幅度和形态,常因具体的家具而定,表现手法也比较灵活,通常有高束腰和窄束腰之分。有的束腰是光素的,有的束腰则有纹饰,或者表现为各种棱面和弧度。束腰家具和无束腰家具,形成了我国传统家具的两大造型风格流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