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草萌新:蛇床子

 jiezhukuaile 2020-03-27

蛇床子,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书载“一名蛇粟,一名蛇米”,《本草纲目》云:“蛇虺喜卧于下食其子,故有蛇床、蛇粟诸名。其叶似蘼芜,故曰墙蘼。”时珍先生解释了蛇床子的名称由来,也提到蛇床子叶片形同蘼芜,所以别名又叫墙蘼。此外,时珍先生还提及“凡花实似蛇床者,当归、川芎、水芹、藁本、胡萝卜是也”。蘼芜究竟是何物,也是未解之谜。除《神农本草经》有载之外,医家罕用。《尔雅》说为藁本,《说文》说为白芷,吴普说为川芎,陶弘景说为川芎苗叶,各有说辞,真相不明。《淮南子·汜论训》云“乱人者,若蛇床之与蘼芜”,也可谓一语中的。又,唐前的《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认为蛇床子“生临淄川谷及田野”,宋后《本草图经》、《证类本草》、《本草蒙筌》多认为: “今处处有之,而扬州、襄州者胜。”于今而言,蛇床子分布广泛,鲜见道地商品之说。

蛇床子,《神农本草经》讲其用途为“主妇人阴中肿痛,男子阳痿、湿痒,除痹气,利关节,癫痫,恶疮。”《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诠释讲:“主妇人阴中肿痛,男子阴痿、湿痒,皆下体湿毒之病。除痹气,利关节,除湿痰在筋骨之证。癫痫,除湿痰在心之证。恶疮。亦湿毒所生。”《名医别录》又说:“主温中下气,令妇人子藏热,男子阴强。久服好颜色,令人有子。”蛇床子之用,总以祛风除湿、温肾壮阳为用。祛风除湿,历代多以生品外用为主,《本草便读》讲:“今皆外治方多用之,或煎汤熏洗,或研末调敷。”温肾壮阳,则多去皮壳,取仁微炒入汤剂口服使用。蛇床子的这种用法早在五代时期的《日华子本草》就已有记录,“凡用取仁微炒杀毒,作汤洗则生使”。而今,2015版《药典》中并不讲内服法的炮制工艺,蛇床子入汤剂与外用熏洗均直接用生药,两者并无差异,与古籍所载有所不同。

蛇床子,实践中多外用于湿疹、荨麻疹及妇科阴道炎、外阴白变等病症为主,《本草新编》也有记载说:“内外俱可施治,而外治尤良。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蛇床子外用具有抗真菌、抗病毒、止痒等作用,与古人一直以来所认识的祛风除湿功效比较吻合。已有研究显示,蛇床子挥发油具有很好的促透作用,有望作为一种新型促透剂在药物制剂中被开发和利用。唐代时期,蛇床子主要作为补阳药物使用,唐代孙思邈就非常善于运用蛇床子,其中秃鸡散广为民间流传。研究证实蛇床子具有性激素样作用,国外学者已从蛇床子中分离得到具有强壮益精的活性成分一苯并呋喃类衍生物及单萜类衍生物。另外,蛇床子素和蛇床子总香豆素也可以提高肾阳虚模型大鼠的腺垂体一甲状腺轴功能。借助于现代药理学研究,蛇床子尚有其他功用得以发现,如具有抑制骨质疏松、抗心律失常等作用。诚如张山雷言:不得以贱品而忽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