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54:在兰花赏培中勤能补拙

 第一香笔记 2020-03-28

勤劳是迈向成功唯一的阶梯!不管是谁自身条件如何好,悟性是如何高,如果他不肯去努力,不肯去勤奋钻研,未来也将无所成。当然了,自身条件好的人,只要他愿意去努力其成就自是斐然。毕竟拥有天才的人是凤毛麟角,那么像我们这些普通的人想要获得成功应该怎么办呢?没有捷径可走,唯一的办法只有勤学苦练。

在艺兰中起步就得要学习栽培技术,以种好兰花为前提。其后才是学习鉴别鉴赏,这是循序渐进的步骤。在学习栽培的过程中,当爱培者渐渐地与兰花同处一个频道上时,才能感知别人所觉察不到的细节,亦才会得心应手。这个过程悟性高的人时间会短些,迟钝的人则要很久很久。前者能感知到怎么样配料、浇水、施肥、防治才能帮助兰花生长得更好,而后者则就根本就不知道兰花需要怎样的管理才能长得好。二者相比较个体差异性天差地别,这是不争的事实。

悟性高的人天赋异禀故稍微努力一下,就会让资质差的人努力好久才能赶得上来,这是不假。但是像这样的天才在艺兰上也不见得个个会成功,那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其实就是坚持与恒心的确立与否,如果把自身的天赋当成可以炫耀的资本,经常飘飘然地好高骛远,计划没有变化快,那么也就自废武功了。资质差的人只要扎扎实实地成系统地学习,锁定目标并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去,最终成就就会在前面等着他。如果明明知道自己资质不如人,还不肯去努力,那么结果就只有一个,成为最终的废才,这是否是怨不得别人呢!没有谁在阻挠不让你去努力学习上进。

成功=汗水+智慧,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没有谁不努力就能获得成功的,在艺兰的道路上亦是一样的,当大家看到谁谁谁成功了,但是你可知道他在成功之前的努力那亦是常人所无法能够坚持下来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就会淘汰大部分人,剩下的少部分人又将因最后的坚守与否取得不一样的成就。

诚然,悟性高的人只要肯努力,在学习中一点就透多见举一反三,并且能够自己独立研究完成探索性的实验,这与资质差半天理解不到的人悬殊太大。因此说,资质差的人就要在学习上多去聆听,多钻研,多实验,多做笔记,多做总结。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学,以真正弄懂并吸收了营养为目的,还要强化训练使记忆深入脑海。在艺兰上一定要弄明白什么才叫浇透,并在不同的季节里因蒸腾不一样去掌握浇水频次?什么才是栽培介质的通透性,保润性?怎么样的配比才可以实现刚柔相济利于行根?怎么去掌握科学施肥才能实现营养与生殖生长的合理性?怎么样才能实现最佳的施药防治虫害发生?怎么样才能提升苗质的骨感与增加抗性?怎么样的管理才能让花品开得更佳,香味更幽远,色彩更鲜丽?

怎么样才能理解鉴别鉴赏中对株形叶态及花品评鉴上的专业术语?像描述株形叶态的“紧凑”、“松散”、“弯垂”、“弓垂”、“半垂”、“环垂”、“镰刀形”、“螺旋形”、“直立形”、“斜立形”、“斜披形”、“管状叶”、“肥环叶”、“承露叶”、“燕尾叶”、“肥阔叶”、“甩尾叶”、“多头叶”、“蝶化叶”、“乳化叶”、“扫尾叶”等。像描述叶片色泽的就有“哑光”、“糯润”、“硬糯”、“墨绿”、“油亮”、“嫩绿”、“深绿”等。以及各种叶艺表现形态的专业描述等。掌握对株形叶态专业术语的认识与理解,还要弄明白对叶芽与花芽的描述所指,像叶芽的水晶红彩尖,米粒或珠状乳化尖,脚叶内收或斜出等,以及对花芽更为精细的专业词语的描述,如:筋纹、彩、沙、晕、水银红壳、绿壳、麻壳、红壳、彩壳、玻璃壳、烂苞衣壳等。还有花苞在拔莛拉升中的专业术语,像“脱壳”、“箨壳”、“排铃”、“转茎”、“搭凤眼”、“转色”、“灯芯杆”、“木梗”、“赤梗”、“绿梗”、“赤转绿梗”等。

兰花的花朵开了还要学会如何准确地欣赏花的开品之美与香味评鉴等,例如:梅、荷、水仙、素、蝶、奇。关于六大类的花艺欣赏,这是亦成体系的,像梅瓣的结圆、紧边等,荷瓣的收根、放角等,水仙瓣的长脚圆头等,素的净、麻等,蝶的内外分布半蝴全蝴等,奇花的菊瓣、牡丹等。

在香味的评鉴上还要分清什么才是幽香、清香、甜香、冷香、遗香、馨香等。在色彩上还要能够欣赏并精准到对素净、嫩绿、鲜艳、鲜丽、美艳、色鲜、色浑等,以及赤、橙、红、绿、青、紫色的变化描述与理解。

如上所列,看似密密麻麻,但是只要有心人逐一去研究学习并理解到,那么在艺兰道路上不进步都难。

艺兰是份细致的活儿,须要爱心+用心+细心+耐心+刻苦,所到之处方有所成!这真是:

聪明多悟善变通,尚须坚守与用功。

笨鸟先飞亦是法,苦尽甘来终成就。

说明:本文配图是春兰“天姥荷蝶”2018年开品!

2018年0905万云坤于国香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