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龙胆草 【拉丁名称】Gentiana scabra Bunge. 【别 称】龙胆、龙胆花、胆草、苦胆草 【所属类别】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合瓣花亚纲—目:捩花目—科:龙胆科—亚科:龙胆亚科—族:龙胆族—属:龙胆属—种:龙胆草 龙胆草为龙胆科、龙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山坡草地、路边、河滩、灌丛中、林缘及林下、草甸,海拔400-1700米。以根茎入药。 【分布区域】产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贵州,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在苏联、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药用部分】本品为龙胆科植物龙胆草或其变种的根茎及根。 【性 味】苦、寒。 【归 经】入肝、胆经。 【功 效】清热燥湿,泻火定惊。 【临床应用】 1、用于湿热黄疸、白带、阴囊肿痛等症。 龙胆草善除下焦湿热,治湿热黄疸常配茵陈、栀子同用;治下部湿热可配苦参、黄柏同用。 2、用于头痛、目赤、胸胁刺痛,以及小儿惊痫抽搐等症。 龙胆草为泻肝胆实火的要药,对肝火上炎的症候,多配合栀子、黄芩等应用;小儿惊风、手足抽搐由肝经热盛所致者,可用龙胆草以泻实火,配钩藤、牛黄以息风定惊,火退风息,惊搐自止。 【处方用名】龙胆草(洗净,晒干,切碎用)、龙胆、龙胆花、胆草、苦胆草 【用量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搽。 【用药禁忌】脾胃虚弱作泄及无湿热实火者忌服,勿空腹服用。 【按 语】 龙胆草善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配以柴胡、山栀、黄芩,则清肝泻火;配木通、车前子、泽泻,则清利湿热;配黄连、牛黄、钩藤,则泻火定惊;配茵陈、郁金、黄柏,则利湿退黄。 【方剂举例】 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甘草。治肝胆实火上逆、胁痛口苦、耳聋耳肿,及肝胆湿热下注、小便淋浊、下疳溃烂、囊痈便毒、阴痒阴肿等症。《和剂局方》 【文献摘录】 1、《医学启源》:以柴胡为主,草龙胆为使,治眼疾中必用之药也。治黄目赤肿,睛胀,瘀肉高起,痛不可忍。《主治秘诀》云:治下部风湿及湿热,脐下至足肿痛,寒湿脚气。 2、《纲目》:疗咽喉痛,风热盗汗。相火寄在肝胆,有泻无补,故龙胆之益肝胆之气,正以其能泻肝胆之邪热也。但大苦大寒,过服恐伤胃中生发之气,反助火邪,亦久服黄连反从火化之义。 3、《本草经疏》:草龙胆味既大苦,性复大寒,纯阴之药也,虽能除实热,胃虚血少之人不可轻试。空腹饵之令人溺不禁,以其太苦则下泄太甚故也。 4、《本草正》:龙胆草,乃足厥阴、少阳之正药,大能泻火,但引以佐使,则诸火皆治。凡肝肾有余之火,皆其所宜。 5、《药品化义》:胆草专泻肝胆之火,主治目痛颈痛,两胁疼痛,惊痫邪气,小儿疳积,凡属肝经热邪为患,用之神妙。其气味厚重而沉下,善清下焦湿热,若囊痈、便毒、下疳,及小便涩滞,男子阳挺肿胀,或光亮出脓,或茎中痒痛,女人阴癃作痛,或发痒生疮,以此入龙胆泻肝汤治之,皆苦寒胜热之力也。亦能除胃热,平蛔虫,盖蛔得苦即安耳。 6、《本草新编》:龙胆草,其功专于利水,消湿,除黄疸,其余治目、止痢、退肿、退热,皆推广之言也。但此种过于分利,未免耗气败血,水去而血亦去,湿消而气亦消,初起之水湿黄疸,用之不得不亟,久病之水湿黄疸,用之不可不缓,正未可全恃之为利水神丹,消湿除瘅之灵药也。或谓龙胆草治湿热,最利瘅病,正湿热之病也,然用龙胆草以治黄疸,多有不效者,何也?黄疸实不止湿热之一种也,有不热而亦成黄疸者,非龙胆草所能治也。尤胆草泻湿中之热,不能泻不热之湿也。 【验方选录】 1、治热病腹痛:龙胆草30克,捶盐取汁服。 2、治热痢:龙胆草、木棉花各15克,红猪母菜30克,水煎服。 3、治目赤肿痛: (1)龙胆草15~30g,捶汁服。 (2)龙胆草15~30g,白花彭蜞草30g,叶下红15g,水煎服。 (3)龙胆草15~30g,水煎,冲红糖服,渣捶烂贴眼,中留一孔。 【形态特征】 龙胆草为多年生草本,高1~2尺。叶对生,下部叶2~3对很小,呈现鳞片状,中部和上部叶披针形,表面暗绿色,背面淡绿色,有三条明显叶脉,无叶柄。花生于枝梢或近梢的叶腋间,开蓝色筒状钟形花。果实长椭圆形稍扁,成熟后二瓣开裂,种子多数,很小。根茎短,簇生多数细长根,淡黄棕色或淡黄色。 头花龙胆:本品长15~30cm。根茎较粗,微弯曲,长0.5~7cm。直径0.5~1cm,表面灰褐色,粗糙,有疣状突起的茎痕。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根茎平卧或直立,短缩或长达5cm,具多数粗壮、 龙胆略肉质的须根。花枝单生,直立,长4~6mm,先端分离,中部以下连合成筒状抱茎;中、上部叶近革质,无柄,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2~7厘米,宽2~3cm,有时宽仅约0.4cm,愈向茎上部叶愈小,先端急尖,基部心形或圆形,边缘微外卷,粗糙,上面密生极细乳突,下面光滑,叶脉3~5条,在上面不明显,在下面突起,粗糙。花多数,簇生枝顶和叶腋;无花梗;每朵花下具2个苞片,苞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与花萼近等长,长2~2.5cm;花萼筒倒锥状筒形或宽筒形,长10~12mm,裂片常外反或开展,不整齐,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8~10mm,先端急尖,边缘粗糙,中脉在背面突起,弯缺截形;花冠蓝紫色,有时喉部具多数黄绿色斑点,筒状钟形,长4~5cm,裂片卵形或卵圆形,长7~9mm,先端有尾尖,全缘,褶偏斜,狭三角形,长3~4mm,先端急尖或2浅裂;雄蕊着生冠筒中部,整齐,花丝钻形,长9-12mm,花药狭矩圆形,长3.5~4.5mm;子房狭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2~1.4cm,两端渐狭或基部钝,柄粗,长0.9~1.1cm,花柱短连柱头长3~4mm,柱头2裂,裂片矩圆形。蒴果内藏,宽椭圆形,长2~2.5cm,两端钝,柄长至1.5cm;种子褐色,有光泽,线形或纺锤形,长1.8~2.5mm,表面具增粗的网纹,两端具宽翅。花果期5-11月。 【生长环境】 该植物是一种高山植物,性喜潮湿凉爽气候,野生于山区、坡地、林绿及灌木丛中。在植物整个生长季节, 龙胆草的图片 温度是相当高的。北京地区引种后,一直生长良好。地势高燥与 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和土壤过粘、贫瘠的地区不宜栽培。龙胆喜肥,在结合深耕土地时,每亩应施入充分腐熟的厩肥8000斤左右。每年4月中旬萌发,8月开花,花期8~9月,果实9月成熟。全年生长期180~210天左右。 【化学成份】 龙胆根含裂环烯醚萜甙类苦味成份:龙胆苦甙,当药苦甙,当药甙,苦龙胆酯甙,痕量苦当药酯甙,苦甙总含量可高达7.33%,而龙胆苦甙含量可达6.34%。生物碱:龙胆碱即秦艽碱甲,龙胆龙胆黄碱。 条叶龙胆:根含裂环烯醚萜甙类苦味成份:龙胆苦甙,当药苦甙,当药甙,苦龙胆酯甙,痕量苦当药酯甙;苦甙总含量可达4.35%,而龙胆苦甙含量为4.15%。 三花龙胆:根含裂环烯酸萜类成份:龙胆苦甙,当药苦甙,当药甙,痕量苦当药酯甙;苦甙总含量为3.95%,而龙胆苦甙含量为3.66%。还含三花龙胆甙。 滇龙胆:根含裂环烯醚萜甙类苦味成份:龙服苦甙,当药苦甙,当药甙,痕量苦龙胆酯甙,痕量苦当药酯甙;苦甙总含量5.10%,龙胆苦甙含量5.01%。地上部分含龙胆碱,秦艽碱乙,秦艽碱丙,β-谷甾醇。 【药理作用】 1、对消化道的影响:龙胆或龙胆苦甙能促进胃液和胃酸分泌,用龙胆苦甙给予造成胃瘘管的狗口服,能促进胃液分泌,并可使游离盐酸增加,食欲增进。而舌下涂抹或静脉注射则无效,故认为龙胆苦甙可直接促进胃液分泌和使游离酸增加。 2、利胆和保肝作用:取健康及肝脏损害小白鼠,十二指肠给予50g/kg龙胆注射液或健康犬静脉注射4.5g/kg,均能显着增加胆汁流量。从犬的胆汁分泌流量曲线可见在给药5分钟和20分钟时出现两个高峰。龙胆注射液25g/kg皮下注射,对α-萘异硫氰酸所致小鼠实验性黄疸模型(高胆红素血症和胆汁郁积),可明显地降低血清胆红素含量。 3、利尿作用:龙胆注射液10g/kg,耳静脉注射,可使5只家兔由给药前每30分钟平均排尿量0.76ml增加至2.64ml(p<0.1),提示龙胆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4、抗菌作用:试14种龙胆属植物,其中7对根瘤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根癌病土壤杆菌等有作用。龙胆草水浸剂在试管内对石膏样毛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试管法证明龙胆煎剂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5、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龙胆碱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呈兴奋作用,但较大剂量时则出现麻醉作用。獐牙菜苦甙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痛和镇静作用。对肠及子宫平滑肌有解痉作用。 6、其他作用:大量服用时,可妨碍消化,时有头痛,颜面潮红,陷于昏眩。曾用含龙胆(品种未注明)的化癌丹试用于小鼠艾氏腹水小癌,证明有抗肿瘤的作用。龙胆酊大剂量对麻醉动物有降压作用,并能抑制心脏,使心率减慢。从G.lutea中提出的龙胆苦甙以疟原虫有较高的毒性用于疟疾发热及抗菌素甲醛实验性关节炎肿等作用。龙胆碱对猫有降压作用,对大鼠甲醛实验性关节炎肿有抗炎作用。龙胆水提物对氯化苦所致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有抑制作用。 【药用鉴别】 1、该品大苦,大寒,中药苦味之中仅次于马钱子,胜于黄连,居第二位, 龙胆多用败胃,且不易入口,应佐以甘草。以调口味。 2、黄连、龙胆草皆为清热泻火要药,黄连偏清心胃之火,龙胆偏泻肝胆之火。 3、龙胆与黄柏皆能清下焦湿热,但龙胆长于泻肝胆实火,而黄柏主泻相火而清虚热。 鉴别方法: 1、本品横切面:龙胆表皮细胞有时残存,外壁较厚。皮层窄;外皮层细胞类方形,壁稍厚,木栓化;内皮层细胞切向延长,每一细胞由纵向壁分隔成数个类方形小细胞。韧皮部宽广,有裂隙。形成层不甚明显。木质部导管3~10 个群束。髓部明显。薄壁细胞含细小草酸钙针晶。坚龙胆内皮层以外组织多已脱落。木质部导管发达,均匀密布。无髓部。粉末淡黄棕色。龙胆外皮层细胞表面观类纺锤形,每一细胞由横壁分隔成数个扁方形的小细胞。薄壁细胞含细小草酸钙针晶。网纹及梯纹导管直径约至45μm。 坚龙胆无外皮层细胞。内皮层细胞类方形或类长方形,平周壁的横向纹理较粗而密,有的粗达3μm,每一细胞分隔成多数栅状小细胞,隔壁稍增厚或呈连珠状。 2、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5ml,浸渍4~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约2ml,作为供试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F254 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醇-水(20:2:1)为展开剂,二次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产地溯源】 1、龙胆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陕西、新疆、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龙胆草 2、条叶龙胆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3、三花龙胆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 4、滇龙胆分布于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 【毒性介绍】 龙胆碱小鼠灌胃的LD50为460mg/kg,皮下注射大于500mg/kg,静脉注射为250-300mg/kg。另有报道龙胆碱小鼠灌胃LD50为1.3g/kg。 【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宜选择比较湿润的地域,地势平坦,阳光充足,土壤以含有丰富腐殖质的砂质土壤为宜。贫瘠、粘重的土壤不宜栽培。播种或移栽前进行整地,翻地深度20cm左右,结合整地施足底肥,然后整平耙细,作成60~65cm大垅或1~1.2米宽的畦床。 2、繁殖方法: 种子及分株繁殖。种子繁殖 可分秋播和春播两种。秋播:一般在11月播种,翌年春萌芽。为了播种均匀,于种子中混入适量细沙或腐殖质,采用条播。春播:应事先进行沙藏处理,即将种子采下后与 细沙1:3混合,保持一定的湿度,埋在室外,经冬季低温影响,然后取出播种,条播行距1~1.3尺,株距0.7~1尺,覆土2~3分。每亩播种量3~4两。分株繁殖多在早春4月上旬,芽尚未出土前进行,将根全部掘出,分成小簇,每簇应有1~2个小芽,然后按行距1.3尺,株距0.7~1尺栽植,勿使芽露出土面,以免被风吹干。 3、栽后管理:龙胆移栽后的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1)除草: 除草不要受遍数限制,本着除早除小,见草即除的原则。切不要待杂草长起来形成草荒时再拔草,这样既费工又伤苗。 (2)松土: 松土的目的是防止畦面土壤板结,提高土壤气性,减少水份蒸发,并除掉萌芽中的杂草。松土应把移栽第一年放在点,第二年只在出土时松一遍土即可。在移栽缓苗后,应及时用手或铁钉耙子被除因浇水造成的畦面板结层。注意移栽苗是斜栽的,松土时不要过深,以免伤苗或将苗带出。一般移栽后龙胆田结合除草要松土2~3次即可。 (3)追肥: 移栽缓苗后,为促使其尽快展顺,进行叶面追肥,可在展叶以后到现蕾期间和开花到结果期间进行两次叶面追肥,使用磷酸二氢钾,叶面宝,丰产素等叶面肥,浓度见说明书,进行叶面喷施。3~4年生龙胆可在生育期间进行适量根系追肥,一般每平方米施饼肥100~150g,磷酸二氢铵50g,农家肥3kg。其方法是按行的空间开沟,深2~3cm,将上述肥料施入沟内,并将土覆平即可。 (4)疏花与摘蕾: 为减少营养物质消耗,促进根系物质积累,加速根茎生长,非采种田在现蕾后应将花蕾全部摘除。 【病害防治】 1、斑枯病:龙胆草斑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上病斑近圆形,褐色,中央色淡,边缘深褐色,直径3~15mm。病斑在叶脉间扩展,严重时汇合,叶片枯死。 2、防治方法: (1)培肥地力与土壤消毒:土壤肥力高,秧苗长势好,生长量大,抗病能力强,同时也可提高经济产量。因此,一般在移栽前亩施有机肥3000kg,磷酸二铵10kg。同时用400倍的多菌灵或800倍敌克松浇灌苗床,可将病情指数控制在20%以下。 (2)种苗消毒:龙胆草种子和种苗均带菌传病,因此播种和移栽前采用代森锰锌600倍液浸泡种子和种苗3~4小时。另外,要选择无病株留种。 (3)合理密植及种植遮荫作物:为减少地表面的裸露程度,从而减小植株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一般每亩移栽1年生幼苗8~10万株。并于苗床两边按株距40cm的距离种植玉米等高秆作物。遮荫物主要作用是减少阳光直射使龙胆草叶片枯黄而降低植株的抗病能力。遮荫作物的种植又增加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收入。 (4)药剂防治:通过大量的药剂筛选试验及生产应用认为,于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每7~10天喷1次600~800倍代森锰锌,雨季每5~7天喷1次600~800倍的代森锰锌或杀毒矾,二者交替使用,防治效果较佳。龙胆草于春季遇低温易得病毒病,表现为叶片皱缩失绿。染病毒病植株首先受斑枯病的侵染,所以一旦发现病毒病应立即用800倍植病灵每5~7天喷雾1次,连喷3次,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保证稳产高产。 (5)销毁病残体:枯死的病叶中带有大量病菌孢子,是主要传染源。故秋天要彻底清理田园,搞好田园卫生,将枯枝落叶集中于田外烧毁。 |
|
来自: 逍遥散人书馆 > 《第五节 清热燥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