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在86岁时写下的这首诗,没有阅历就难以体会其中的沧桑!

 赫赫古诗词 2020-03-30


生离死别乃人之常情。

在以往的诗句中我们就曾经为大家介绍过多首关于离别的诗词。与好友告别、与爱人离别、悼念故人等诗读后都会令人怅然无比。但是有一类诗在某些时候比这样的怅然更加悲痛——背井离乡。

诗人的感情往往都是比较细腻的,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在经历过坎坷后为我们留下来数以万计的名篇佳作。

而这其中,以贺知章为代表的久居他乡的诗人就为我们留下了两篇回乡之后发自肺腑的缅怀之作:《回乡偶书二首》。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其中一篇,也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一篇:《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诗是唐朝著名诗人贺知章在其86岁高龄时所作。那是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贺知章辞去了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由于他是37岁时上京赶考就离开了家乡,一别将近50年,以前的翩翩少年已经成了双鬓斑白的老人,这样的沧桑之变令贺知章心生无限感慨。

全篇的那种就别家乡再次荣归的复杂情感被寥寥数语描绘得自然洒脱,极富有感染力,千年来打动了无数人。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我为了求取功名,在年轻的时候离开家乡外出求学,不曾想一别竟是五十年,现如今初登耄耋才得以回来看看家乡这熟悉的山和水;路上碰到老乡攀谈时,也能用那久而不用的乡音对答,乡音未改但是鬓角已白,这就是时间啊,总会改变一个人。

从金榜题名到辞官归来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对于一个年少离家的人来说,五十年的沧桑已经留在了心里、刻在了脸上,三十却没能带走他那颗炽热的热爱故乡的心,此刻他内心的感慨可想而知,虽然我们多数人无法真正的感同身受,不过熊这寥寥数语间就能体会到那殷殷戚戚之情。

虽然他能够用乡音与故乡交流,可是这满头白发的自己是否还能被故乡认出呢。在这里贺知章将那种“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复杂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又为下文中“儿童不相识”的发问作好铺垫。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路上碰到几个玩耍的孩童,他们都不认识我,还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简单的一句戏谑之言,就将我们心中那根最脆弱的神经拨动了,小孩儿的一句“客从何处来”触动多少人。

可想,当时被问及的贺知章,他的内心必然是有这无限的悲痛的,这些年过去了竟然已经没人认识我了,一个小孩儿的问句中却满含着作者的内心惆怅、时间无情,岁月沧桑,物是人非之感。

可能对于多数人而言,这样的感觉不能够感同身受,但是不论怎样贺知章在本句中所满含的那种久居他乡、缅怀故里的情感是足以引起共鸣的。

因此像贺知章这样源于生活,发自肺腑的好诗,无疑是能够打动无数人的



💗

记 得 拉 至 文 末 为 书 氪 点 在 看 哦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