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德成:青少年学京剧的四大收益

 cxag 2020-03-31

青少年学京剧的四大收益

文/王德成

王德成:山东广播电视台资深记者、制片人,山东大学新闻专业、北京大学中文专业双学士学位,山东艺术学院京剧表演研究专业艺术硕士学位。现为山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京剧票友,京剧表演艺术家朱宝光弟子。

  前几年,京剧界提出一个口号,叫做“振兴京剧要从娃娃抓起”,这是一个很好的口号,也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随之而来的各种京剧进校园活动如雨后春笋,对广大青少年感知、了解京剧,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然而,这种收效,与孩子们按部就班地规范学戏相比,还是相去甚远的。具有一定潜质的小学生,利用周末时间,从身段动作,到唱腔表演,进行严格地、规范化地专业训练,则收效更为显著。当然,孩子们经受这样的培训,未必一定去当京剧演员,但的确是一种绝好的素质教育。那么,青少年规范学习京剧有哪些益处呢?

一,健美体形塑造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杰出代表的京剧,被称为国粹,是具有强劲文化支撑的。无论是它的表现内容,还是表现手法、表现形式,都是历经海纳百川吸取各类文化精髓,并经千锤百炼而集成的。无论是“手、眼、身、法、步”的程式化身段训练,还是“唱、念、做、打、舞”的程式化表演训练,都与中国传统美学理念高度契合。这是其他任何艺术形式无可比拟的。十岁左右的少年儿童,身体柔韧性好,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在导师指导下,经过几年的规范训练之后,可以完成从身段到气质的美体塑形。

  比如,经过反复的跑圆场、踢腿、下腰、起霸等基本功的训练,可以促使孩子们强健体能,拉伸筋骨。经过台步、眼神、手势、动作等表演技能的训练,可以增强孩子的精气神。而通过唱腔、念白、剧目表演的反复训练,可以让孩子受到舒缓优美的京剧音乐的浸润,高雅艺术的熏陶,促使孩子增强沉稳舒雅的气质。正如《世间尤物是青衣》一文所述:“寂寞广寒舒水袖,人间尤物是青衣。一个云手,兰花微颤;几步圆场,眼波流转。这样精雕细琢的女人,怎么会不美呢?”

二,国学知识熏陶  

  十岁左右的少年儿童,与京剧亲密接触,不仅可以充分积累艺术素养,提高审美能力,而且可以较为深入地了解一门中国传统文化,这本身就是积累国学知识的过程。此外,经过大浪淘沙留存下来的京剧经典剧目,不仅拥有深厚的艺术积淀,而且承载着丰富的中华传统历史文化,承载着“仁义理智信”等传统美德。每一出戏,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都是一段精彩的历史缩影,或着展示前贤们的超人智慧,或者体现忠诚仁孝。比如,《空城计》里的超人智慧、《赵氏孤儿》里的侠肝义胆、《锁麟囊》里的乐善好施、《天雷报》里的因果报应,这些可贵的国学知识,在学戏的艺术熏陶中获得,不仅有趣,而且深刻。

三,磨砺魅力嗓音   

   有一条金嗓子,是戏曲人的最大本钱。少年娃经过三年乃至五年的学唱发声训练,反复磨砺,自可成型。用正确的发声方法专业训练过的嗓音,是拥有个人才艺的基础。而拥有嗓音天赋者,则会脱颖而出。磨出好声音,淘出好嗓子,这可是早期训练的大收益!如能在正确发声指导下平稳度过变声期,就有望成为未来戏曲舞台的角儿。

四,人生赢在起点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每个做父母的愿望。因此,在孩子们课业负担不重的前提下,加强素质教育尤其重要。无疑,让孩子学京剧,是一个上乘的选择。通过持续地、规范地学习,强健的体质有了,端庄的身段有了,沉稳舒雅的气质有了,而且,能演能唱,这就意味着少年娃已经拥用有了一项高大尚的才艺。这些素质是确保一个少年高起点踏上人生之路的深厚积淀,也为他们成为未来人生舞台的主角打下坚实基础。如果孩子同时拥有好的嗓音条件,这无疑于帮助他们开启了宝藏之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