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六月,袁绍决定和曹操大打一场,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 袁绍亲自吹响官渡之战的号角! 第三十章:官渡之战 第二节:曹操的准备 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这是三国时代的一场大战役,这是当时两个最为强大的军事集团一次大交锋,由袁绍和曹操扮演主角,双方斗勇斗智,精彩纷呈,让人欲罢不能! 这场战役代表了当时最高水平的决战。官渡之战,不仅决定着袁绍曹操两人的命运和前途,也决定着当时中国命运和前途。 这时的袁绍,已经不是十年前的袁绍了,他已经摆脱了贫困户的身份,加入了富人的行列了。 他地广兵强,猛将如云,谋臣满座,纸面实力已经远远超越了他的邻居曹操。 他的野心随着实力的增强也在逐步膨胀起来,放眼天下,谁人是我的对手?此时不消灭曹操,统一天下,更待何时? 既然已经公开撕破了脸皮,不必要再藏着腋着了,那就公开打吧。 袁绍志在必得,他望着威风凛凛的千军万马,心想只要全部冲进许都,就是踩也能把曹操踩死! 对于曹操来说,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这是两个疯狂赌徒的一次大较量,双方下的赌注都非常大,谁都想赢得这次博弈。 曹操的准备 曹操输不起这场战争,他知道,自己一旦输了这场战役,他将一无所有,倘若许都沦陷了,皇帝弄丢了,自己还能去哪里呢? 是啊,如果袁绍胜利了,即使天地再大,恐怕曹操也没有了容身之地了。 我们来看看曹操做了哪些战前的准备工作。 曹操为争取战略上的主动,迅速作出如下部署: 其一:派臧霸统率精兵自琅玡(今山东临沂北)入青州,攻下齐国(今山东临淄)、北海(今山东昌乐)、东安(今山东沂水县)等地,占据战略要地,巩固右翼,牵制袁绍,这样做能有效的防御袁军从东面袭击许都。 其二:派于禁统率二千步骑兵屯守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协助扼守白马(今河南滑县东,黄河南岸),为白马守将刘延提供必要的火力,阻滞袁军偷渡黄河,阻断袁军长驱南下的路径。 其三:任命钟繇以侍中的身份领司隶校尉,持符节督察关中各路人马,镇抚关中,拉拢凉州,以稳定翼侧。 曹操将后方事务委托给钟繇,特别授予他不受等级制度拘束的权力。 钟繇也不负重任,到达长安后,写信给造反专家马腾、韩遂等人,为他们分析当前的社会形势,陈述利弊祸福。 总而言之,就是告诉马腾、韩遂等人,跟着曹操路线走前途就一片光明,要是不识时务跟着袁绍混就没有好果子吃。 钟繇的话说服了西凉的造反专家们,马腾、韩遂为了表达和曹操合作的诚意,各送一个儿子来许都当人质,入宫侍奉天子。 就这样,钟繇和平解决西北问题,稳定关右,解除了西凉地区的不稳定因素,把西北边的邻居拉到了曹操的阵营。 曹操部署完这些后,可以放心和袁绍大干一场了。 曹操做了一个决定,挑选曹营中最为精锐的两三万精兵用来全力对付袁绍,他本人亲自率兵进据冀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东,黄河北岸),把主力放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一带,派军筑垒固守,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阻挡袁绍的十万大军从正面进攻。 看完了曹操以上部署看,我们不得不承认曹操是一个军事天才。 曹操一定是事前就做好了规划,对敌人可能采取的进攻方式了如指掌,才能反应如此迅速,做出如此完美的部署。 他所采取的战略方针,既能牵制住敌军,又能阻挡敌军从正面进攻,己方以逸待劳,后发制人。 曹操根据实际情况,从当时敌强我弱的真实情况出发,集中兵力部署在官渡,等待袁军的到来。 曹操为什么要把主力放在官渡而不是放在其他地方呢? 其实,这主要是由地理位置所决定的。 官渡地处鸿沟运河上游,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连虎牢、巩、洛要隘,东下淮泗,为许都北、东之屏障,是袁绍夺取许都的要津和必争之地。 官渡这个地方一定是袁绍攻城略地的首选之处,因为官渡靠近许都,很方便袁军的后勤补给,毕竟士兵们每天都要吃饭啊。 这就是曹操在官渡之战即将打响之前的准备工作,事实证明曹操的部署完全是正确的。 张绣的决定 曹操与袁绍双方都已经磨亮了指挥刀,将士们已经迫不及待的进入了工作状态——打仗! 是的,这场大战的硝烟味已经弥漫在空气中了,谁都能闻得出来。 曹操做了这么多的准备工作,看看袁绍也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呢? 其实袁绍在曹操紧锣密鼓准备战争时,他主要是做了一件事——到处拉人头,通过外交手段发展更多的人员来到他的阵营里。 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某项危险的行动中,拉更多的人下水,这是拉人头的艺术。 袁绍最想拉拢的人就是曹操南边的邻居刘表和张绣,他派外交使节去张绣那里,向张绣传达了自己的意愿。 张绣看见天下第一牛人袁绍都想和他合作,有点受宠若惊,打算点头答应时,但他身边的谋士贾诩阻拦了张绣这个愚蠢的决定。 贾诩在张绣面前公开对袁绍的外交使节说:“请你回去替我辞谢袁老板,他们兄弟之间都不能互相容纳,还能容纳天下贤才吗?” 贾诩以不友好的口气拒绝了袁绍合作的意愿,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袁绍的外交使节只能悻悻而归,回去向袁老板复命。 张绣看见贾诩这么说,吓得面如土色,知道贾诩此举一定会得罪袁绍的,便惊惧地说:“你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但张绣也知道足智多谋的贾诩这样做一定有他的道理,他一定有把握让自己不会因此而受到攻击才敢拒绝袁绍的,悄悄的对贾诩说:“本来我们的处境就不好,现在已经拒绝了袁绍,我们归附谁呢?” 贾诩毫无犹豫的说:“我们归附曹操。” 张绣担心的说:“袁强曹弱,我们又与曹操是仇家,为什么要归从他呢?” 张绣的担心是有充分的理由的,他毕竟曾经降而复叛,杀死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爱将典韦,重创曹军,甚至差一点要了曹操的老命。 曹操已经与他有了血海深仇,能不能容忍得了他,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贾诩分析道:“这正是我们要归顺曹操的原因。 第一、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我们应该归从曹操。 第二、袁绍兵强马壮,我们就带这么几个人去归附他,必然不会看重我们。反观曹操,他的实力相对弱小,他得到我们这支生力军必定高兴,他会看重我们的。 第三、有称王称霸志向的人,他就会放弃私人恩怨,以向天下显示他的德行,曹操就是这样的人。曹操不仅会不计前嫌接纳我们的,而且还会拿我们做榜样给天下人看的,希望老大不要再犹豫了!” 张绣想了一想,觉得不归附曹操,好像也没有了更好的选择了,便听从了贾诩的建议,决定率部归附曹操。 张绣再次向曹操投降,把曹操乐得合不拢嘴。曹操十分高兴,拉着贾诩的手说:“使我的信誉扬于天下的人,就是你贾诩啊!” 说实在话,贾诩建议张绣归附曹操,更多是站在自己的利益方面去考虑的,他知道,袁绍必定不会成就霸王之业的,而曹操是可以的。 并且张绣是给曹操做榜样当典型的一块最好材料,接纳张绣就等于向天下人宣告曹操不计仇恨,树立曹操宽宏大量的人设,使曹操成为全国受到尊重和信任的人,这样就能吸引更多的人来投奔曹操的。 现在贾诩在最好的时机劝服张绣归降曹操,曹操必定会重用他的。 果然不出贾诩所料,曹操听说张绣率众归降了,闻讯后大喜,拜贾诩为执金吾,封为都亭侯。 与此同时,曹操也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自己的儿子曹均娶张绣的女儿做老婆,真是皆大欢喜啊。 按理来说,张绣与曹操算是彻底结下梁子的死对头,双方终生应该不死不休才符合大众的猜测。 然而曹操不仅对张绣委以重任,还双方结为儿女亲家,这几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要知道在两三年前,他们还是不戴共天的大仇人,如今事情发生这样的大逆转,这样的剧情实在是连抗战神剧的编剧都不敢这样编拍的啊。 曹操爽快的接纳张绣,除了上面所说的原因之外,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曹操知道张绣是一块硬骨头,多次交手没有占到什么大便宜,已经说明通过武力手段是很难彻底征服张绣的,如今他送上门来,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就尽可能使用他,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还可以随时轻松除掉他的。 至于结为儿女亲家,不过是使张绣安心为曹操做事罢了,到时如有必要除掉张绣的时候,曹操不可能因为他的女儿是自己的儿媳妇就手软的。 总之,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接纳张绣的归降,对曹操来说只有利没有弊的,况且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以后张绣是死是活,还不是牢牢的掌握在曹操的手中? 这么有赚不亏的生意送上门来,换做谁都会去做啊,更不用说精明的曹操了。 但不管怎么样,此时张绣归降,不仅让曹操不花一分钱就得到一支生力军,更重要的是让曹操基本上解除了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投入战斗之中来对付袁绍。 就这样,张绣成为了曹操麾下的一员猛将,甘心情愿给曹操打工,并在官渡之战中立下了战功,用自己出色的表现打动了老板曹操。 顺其自然,贾诩也换了一任新老板,毫无疑问,贾诩选对了老板,为他的人生开启了辉煌之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