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疫古方今用之一——玉屏风散

 quarter102 2020-04-01

健康报  2020年02月26日  第11203期
 
       开篇语: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相继推出了中医诊疗方案,其中所用方剂绝大多数是在抗疫古方的基础上加减化裁。本期开始,本版开设“抗疫古方今用”系列栏目,对于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古方进行解读,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准确地使用。
       玉屏风散源自《医方类聚》,记载此方可治“腠理不密,易于感冒”。因其可增强体质,扶助正气,对于外感六淫、风寒邪气等有抵御之功,倚如屏风,而又珍贵如玉,故方名“玉屏风”。
       此方由防风、炙黄芪、白术组成,有益气固表止汗的作用,主治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晄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体虚者气弱腠理不固,易感风邪。现代常用作汤剂,可用防风5克,黄芪、白术各10克,水煎服。外感自汗或阴虚盗汗则不宜使用。
       方药解析:方中炙黄芪甘温气厚,内可补益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为君药。白术健脾补气,助黄芪以加强益气固表之力,为臣药。防风解表祛风,为佐药。黄芪得防风,则固表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则祛风而不伤正。三药合用,使气旺表实,外邪难以内侵,而有益气固表、扶正祛邪之功。正如罗美《古今名医方论》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治风者,不患无以驱之,而患无以御之;不畏风之不去,而畏风之复来……防风遍行周身,称治风之仙药,上清头目七窍,内除骨节疼痹,外解四肢挛急,为风药中之润剂,治风独取此味,任重功专矣。然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阖,惟黄芪能补三焦而实卫,为玄府御风之关键,且无汗能发,有汗能止,功同桂枝……是补剂中之风药也,所以防风得黄芪,其功愈大耳。白术健脾胃,温分肉,培土以宁风也。夫以防风之善驱风,得黄芪以固表,则外有所卫;得白术以固里,则内有所据,风邪去而不复来。此欲散风邪者,当倚如屏,珍如玉也。”
       抗疫应用:玉屏风散是本次诸多新冠肺炎诊治方案中推荐用于预防的代表方剂,各地根据地域特点及名家经验,常加入人参、太子参、西洋参、党参、麦冬、百合、沙参、金银花、菊花、桑叶等具有益气养阴、疏风清热之品,剂量均小于治疗剂量,多为代茶饮。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胡镜清,摘选自《健康报》2020年2月26日第11203期,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作者及报社许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