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扬州古迹:风生碧涧鱼龙跃

 zqbxi 2020-04-01
功德山西为双峰云栈。
功德山西为双峰云栈。
《扬州行宫名胜全图》

  《扬州行宫名胜全图》

  古迹新考

  “双峰云栈”的复建工程,已随唐子城遗址公园建设而提上了议事日程。“双峰云栈”是康乾时期扬州北郊“二十四景”之一,李斗撰《扬州画舫录》如此记载:“双峰云栈在两山中。有听泉楼、露香亭、环绿阁诸胜。两山中为峒(即洞),今峒中激出一片假水,漩于万折栈道之下,湖山之气,至此愈壮。”今日要再现“双峰云栈”,那“双峰云栈”究竟在什么地点?又如何进行历史的再现?……本版尝试着,跟随一位文博工作者的考察推理,预先领略和设想扬州又一历史名胜的未来盛况。

  唐子城遗址公园建设被列为2012年扬州文化博览城建设重点项目之一。日前,有关责任单位在完成部分考古探测之后,以清理河道为切入口,以期打开唐子城遗址公园建设的新局面。照此方略,双峰云栈的复建则被推到节点工程的位置上。笔者有幸参加过恢复双峰云栈的讨论,听到不少真知灼见,有以下几点思考。

  “双峰云栈”的史述与今貌

  清中期,由于康熙、乾隆二帝的南巡,两淮盐商争奇斗艳,纷纷邀宠,瘦西湖逐渐形成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新面貌。扬州北郊又有“二十四景”之说,它们是临水红霞、绿稻香来、平冈艳雪、碧玉交流、绿杨城郭、卷石洞天、西园曲水、虹桥揽胜、冶春诗社、长堤春柳,荷浦熏风,香海慈云、四桥烟雨、水云胜概、梅岭春深、白塔晴云、春台明月,锦泉花屿、双峰云栈、山亭野眺、三过留踪、万松叠翠、蜀冈晚照、竹楼小市。双峰云栈是二十四景之一。嗣后又出现竹西芳径、华祝迎恩、邗上农桑、杏花村舍,丰市层楼,城闉清梵、柳湖春泛、春流画舫、筱园花瑞、平流涌瀑、蜀冈朝旭诸景点,极一时之盛。

  所谓“双峰”,当指蜀冈的东峰(观音山)与中峰(平山堂、大明寺);云栈,悬于半空中的栈道。唐·王建有《送李评事使蜀》诗:“转江云栈细,近驿板桥新。” 宋·李质《艮岳赋》:“险羊肠於九折,升云栈而心惊。” 栈道,是在悬崖绝壁上凿孔架木而成的窄路,它的特点是傍山架木;后来人们把古代高楼间架空的通道也称栈道。

  描述双峰云栈比较详细的是李斗撰《扬州画舫录》,其云:“双峰云栈在两山中。有听泉楼、露香亭、环绿阁诸胜。两山中为峒(即洞),今峒中激出一片假水,漩于万折栈道之下,湖山之气,至此愈壮。”又云:“蜀冈中东两峰之间,猿扳蛇折,百陟百降,如龙游千里,双角昂霄。中有瀑布三级,飞琼溅雪,汹涌澎湃。下临石壁,屹立千尺。乃筑听泉楼。楼下联云:瀑布松杉常带雨(王维),橘州风浪半浮花(陆龟蒙);楼上联云:风生碧涧鱼龙跃(曹松),月照青山松柏香(卢纶)。环绿阁在功德山石隙中。联云:碧树锁金谷(柳宗元),遥天倚翠岑(韦庄)。下有瀑布泻入池中。旁有露香亭,联云:泽兰浸小径(王勃),流水响空山(法振)。上建栈道木桥,道上多石壁。桥旁壁上刻松风水月四字,为高御史恒所书。”

  双峰云栈系乾隆年间按察使衔程玓所建。赵之壁《平山堂图志》卷二云:“蜀冈相传地脉通蜀,故(于)此建栈道以拟之。”朱江《扬州园林品赏录》中称:“是园(双峰云栈)由万松亭之东,历石级而下。北过栈道,至"听泉楼"。楼跨九曲池上,与石梁相对,其地即宋代九曲亭故址。循楼后山径数折,有亭题曰"香露"。其间上下,皆种梅花。其山左右,众桂森翳,故而名此。缘山而南,为"环绿阁"。阁成曲尺,为两叠层楼。阁背功德山,面临九曲池水。水飞流涌瀑,漩于栈道之下。三叠而至阁前,入于保障河,遂成巨浸。湖山之气,至此愈壮。阁下有桥,曰"松风水月",为巡盐御史高恒所书,摩刻于崖。”这段话将听泉楼、露香亭、环绿阁三者的位置说得比较清楚,为今后的复建提供了依据。

  笔者见过三张不同的双峰云栈示意图,这不仅有利于总体把握这个景点的概貌,也有利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其细部特点。第一张是《扬州画舫录》所载,此图不仅将中峰东麓栈道的架木支撑画出来,而且将远处栈道跨过北端瀑布与对岸观音山西麓的栈道相连,组成栈道环形的态势也绘制得一清二楚。第二张是《广陵名胜全图》中双峰云栈的拓片,此图标明在三迭瀑布与九曲池相接处水势最阔,中有小屿,左右各以一曲拱桥与对岸相连,以便交通。第三张是《清宫扬州御档选编》中第一张彩页“扬州行宫名胜全图”(局部),此图十分可贵之处在于,绘出了在万松亭下有一条御道,由西向东,通往两峰涧底一座七孔拱桥,抵达观音山。这就表明乾隆是从这条路上观音山的。联想到这项工程比较难以处理平山堂路的问题,有同志称,这条路交通量大,又在双峰云栈与九曲池的交汇处,不能断,也不便改道,那么,在这里不妨移用一下七孔拱桥的形式,这样既有历史依据,又可以过水,不知可否?

  笔者实地查勘,今蜀冈中、东峰之间,南临九曲池段,宽约6080米。东峰观音山的一侧南北长150米,再北便是唐子城西城墙遗址,土城墙高出地表好几米,上面广植茶树;中峰东麓的一侧北段为烈士陵园、南段为大明寺,南北长达300米左右。参照史料记载,双峰云栈的范畴大约为南北长150米,东西宽60至80米,占地面积为9000至12000平方米之间。

  云栈之水从何来

  双峰云栈以瀑布三级,飞琼溅雪,汹涌澎湃而名闻遐迩。它与万花园里石壁流淙相比,后者是黄石块垒砌的假山,而双峰云栈是蜀冈双峰猿扳蛇折、双角昂霄的实景,是北郊二十四景中水势最为壮观的所在。

  水是园林的灵魂。有些大型风景胜境,像四川的九寨沟,杭州的西湖,桂林的漓江,都得幸于天然之水。许多私人庭园也要得山水之助,或“引水注入”,或对原有水体的利用、改造,或平地凿池造一个水体,这叫理水。造园都要理水,手法有高下,效果有不同。双峰云栈的水从何来呢?

  从唐子城西华门,直路向南抵九曲池水边,北高南低,顺势而下,长约1公里。在唐子城土城墙的西侧与蜀冈中峰之间有一水面宽约20-30米的水沟,也就是子城的西护城河。有的学者称之为“壕田河”。这条壕田河并不在一个水平面上,笔者特意清点,竟分隔有10个段面,犹如梯田,段段有埂,层层下降。试想,如果壕田河这种北高南低的趋势不改变,那么这条护城河就不能通流、顺畅。这就表明,作为这条护城河的南端的双峰云栈,是不能用上游(北段)的水作为水源的。那么,古时,双峰云栈的三叠瀑布的水源在哪里呢?

  仔细阅读上述史料就可以发现:“两山中为峒(即洞),今峒中激出一片假水,漩于万折栈道之下”;还有“环绿阁在功德山石隙中……下有瀑布泻入池中”。这两段话表明,两峰之间的瀑布之水是“假水”,是人工造“瀑”;而环绿阁下的瀑布则源自观音山。

  据一篇名为《苏州古典园林中的西方文化和技术》的文章中称,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扬州山地园林“双峰云栈”,引入了超大规模的蓄水池而在两山之间形成瀑布,并架设大型水车向池内输水,由于所耗人力巨大,仅仅是在皇帝驾临之时才会运行。

  目前的几点思考

  要复建双峰云栈,首先要解决水源的问题。最近,有学者建议的以槐泗河为水源:“最好的办法是疏浚整治这条水系,通过逐级提水将壕田河,上与槐泗河、下与瘦西湖相贯通。”这就要从源头疏浚整治槐泗河,让槐泗河的水清流,并且重建、恢复沿壕田河两岸的生态植被,而后才能与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相通连。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蜀冈北麓之水汇集于雷塘,由雷塘流入愧泗河,从槐泗河入大运河。这是一条“自流灌溉水道”,由高往低,以水体本身自动流淌完成的。而“逐级提水”为逆向流动,中间某一“级”出现故障,则全线中止。且全赖人工、电力,是一种费时费力之法。笔者以为蜀冈北麓的河道疏浚,两岸的生态改善仍须进行,但无须“逐级提水”,水源不妨用瘦西湖活水工程的蓄水池保障湖,抽水至唐子城最高处的观音山天池,以天池作为蓄水库,居高临下,使水顺势流向子城内护城河,叫死水变活,活水变清。此举不仅充分利用瘦西湖活水工程的资源,同时可降低本项工程成本与运营费用,一举两得。这是一。

  其二,蜀冈南麓,具体讲从西华门以南这段壕田河,改目前分10个段面过于琐碎的状况,为3-4个段面,作为水面继续保留其改善生态及养殖的功能。至于双峰云栈的水源,乃可从保障湖或九曲池由暗管抽水至观音山后的天池,以天池作为蓄水池,设计从两山之中的三迭瀑布的北端及环绿阁边的飞泉为二处或多处出水口,复水势之胜。笔者特意爬上观音山去看天池,山寺围墙内的天池面积仅二三亩,但与天池隔一条小路的北边,却有一长方形的池塘,有二三十亩之大。天池蓄水法,既能达到预期效果,且动作的幅度小,工程的花费也少。这是二。

  其三,观音山西麓在宽不到30-40米的范畴内有两条沥青路,一条向北通往西华门,一条沿观音寺围墙抵观音山寺后门以及村庄,这就破坏了拟建的双峰云栈景区内的环境,建议两条并为一条,南段120米用沿观音山寺围墙一段,在其弯口分岔处连接通向西华门的直道。这不仅扩大了双峰云栈的景区面积,更要紧的是有利于恢复历史面貌。

  其四,结合双峰云栈,应在蜀冈中峰东麓、大明寺围墙以外复建万松岭、万松亭、十亩梅园等古迹,这些都是乾隆南巡足迹所到之处,还留有墨宝和楹联。此处广植松柏,与烈士陵园之气势亦相贯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