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念

 吴越尽说 2020-04-02
作者:许春


    前几天,朋友写了篇题为“时光催人老,尽孝需趁早”的文章,发在朋友圈里。文章讲的是她与父母的日常琐事,我看了之后,不自觉地湿了眼眶,继而止不住地泪流,朋友的文章让我想起了父母。

    母亲是在我十八岁那年过世的,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六年了。母亲性格开朗、生性乐观,多才多艺、能唱会跳,是镇上有名的“美姑娘”。但现实生活对待母亲并不宽厚。那一年,耿直的父亲因言惹祸,被赶出教师队伍,起初父亲凭着自己的才艺,在街上开了一爿小画店,靠给人画肖像谋生。可惜好景不长,父亲再次被批,小店也开不下去了,无奈的文弱书生只能成为一名靠体力为生的零工,家庭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除了心情的沉重之外,还得承受生活的压力,父母不得不起早摸黑,精打细算,每月领取微薄的工资后,先要规划好一个月的粮、煤、油等生活必需品,还要贴补年迈的外婆,日子过得极为艰辛。母亲当时在饭店当服务员,家里的菜篮子是由姐姐来背的,负责家人的一日三餐,一分钱要掰成几瓣来花。后来,只能在屋后的园子里开了一块地,种了点蔬菜,养了几只兔子。直到父亲落实政策,日子才有所好转。就在这个时候,劳心劳力硬撑了多年的母亲身体垮了,生病住进了医院,一年后出院回了家,但身体并没有完全康复,而是在病榻上躺了五年,最终离我们而去,没能享受到儿女们的那份孝心。

    相比母亲,父亲还是过上了一段好日子。落实政策后,父亲考虑到自己多年不教书,怕误人子弟,没有回教师队伍,而是进入国营旅社,后来被镇上派到镇办企业,经常要在外出差。退休后,还被镇上的税务所聘用,又工作了几年时间。后来,先是一个人居住在老屋里,种种花草,写写字画,再后来,年岁高了,就搬到姐姐家中,好有个照应。七年前,他不幸中了风,经过治疗后,意识是清楚的,但说不了话,也不能吞咽,只能住在医院里,长年由护工照料。十来年前,父亲看了电影《山楂树之恋》后,也在屋前种了一棵山楂树。现在,这棵父亲手植的山楂树一到春天就郁郁葱葱,而父亲已离开我们四年多了。

    现在,我已年过五旬,常常在梦中忆起父母。还记得,每年的阳春三月,桃花开的时节,母亲再忙再累也会抽出半天时间来,买根甘蔗带着我去桃园赏花。当时镇上的桃园很大,桃树梨树连成片,粉色的桃花、白色的梨花,引来镇上的人们前往踏青赏花,那也是我当年最开心的时光,不仅仅是能赏花、有甘蔗吃,关键是难得跟着母亲游玩。

    退休后,我也常常在周边园林、公园走走,时常会联想,假如父母还健在,也可以陪着他们在周边走走,看看花,赏赏景,尝尝美食,聊聊家常,那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每每看到同学、朋友陪伴父母时,心里非常羡慕,更是感到深深的遗憾,现如今,不管是经济条件,还是时间,都比以前富裕了,自己却不能尽孝,怎不让我伤感?

    2020-04-0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