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中的“后视镜”现象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仿佛如果自己早几年投资就一定会抓到那些现在看起来几乎是...

 I梦幻枫情I 2020-04-02
投资中的“后视镜”现象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仿佛如果自己早几年投资就一定会抓到那些现在看起来几乎是非常明显的投资机会。我个人投资的时间不算长,但也有四五年了,这种感觉我也有过几次,下面我来谈一下我对这个现象的看法:
何为“后视镜”现象?
“后视镜”现象,就是站在当下,看那些近3~5年涨了多倍的大牛股,在某些时刻具有非常清晰的投资机会。最典型的比如2013年的贵州茅台,复权后当年收盘价约95元,不算分红,截止2019年底的1183元,上涨幅度为12.5倍,而时间跨度仅仅为6年。
站在当下的角度往回看,2013年无疑是投资贵州茅台的历史性机会。首先白酒行业具有优秀的商业模式,而贵州茅台又是“国酒”,因为红色基因的缘故,几乎不可能再有白酒企业或其他消费品能够取代茅台在中国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同时酱香型白酒虽然生产工艺复杂,而且对产区有一定要求,不过相对于浓香型白酒,在产能提升上有较大的优势,当时茅台只有2万多吨基酒产能,而茅台的扩产规划最终是5.6万吨,茅台可以做到满产满销只从产量上推算,茅台的利润也有近2倍的增长,再对应当时10倍左右的估值,怎能不是一个清晰的投资机会?
后视镜看过去是一种清晰的错觉
低估值、高确定性、较高速度的增长,三者几乎不可兼得。
股价在中期是经过较为充分博弈的,高增长高确定性的股票几乎一定伴随着高估值,典型如当下的海天味业恒瑞医药爱尔眼科等。这些公司的历史业绩表现和较为稳固的行业格局,在成长逻辑清晰的时候是不会给你舒服的上车机会的。虽然这些公司即使在高估值的时候介入,仍然会有较为不错的收益,但是你也要冒着一旦企业遇到黑天鹅或者行业逻辑出现问题时,会被戴维斯双杀的风险,而没有丝毫的安全边际。
典型如2013年的贵州茅台,当年茅台的消费一多半都是党、政、军。八项规定的推出几乎等于摧毁了贵州茅台多年的消费客户基础。那个时候茅台跌到10倍多的PE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瞎跌。
市场上几乎每一只下跌幅度较大,尤其是超出市场平均水平下跌的公司,市场上都是一片看空的逻辑和声音,这种逻辑往往还比较强大,典型的如当下的洋河股份,伴随着2019年营收和利润双降,渠道去库存和一季度受新冠肺炎影响,即使按2019年的利润较低的基数73亿来计算,1200亿的市值对应着16.5倍的估值,股息率在3.5%以上。这可是在利率环境不断走低的2020年发生的情况。
从没有一只股票在下跌中被大多数人看好,这个事实已经清晰的证明了,后视镜现象就是一个伪命题。往回看一片清晰,往前看一片混沌才是常态。
擦亮我们的后视镜,用后视镜看未来
后视镜是有大用处的,甚至来说,绝大部分理性投资决策的做出,都依赖于“后视镜”。我们需要用过去照亮未来,用企业的历史表现来判断其未来表现大概率如何。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一家公司过去5~10年的主要财务数据如营收增速、净利润增速、ROE、毛利率、净利率、现金流等情况粗略的判断一家公司是否是一家好公司。再通过了解企业管理者以前是否有过坑害小股东的黑历史来判断公司管理者的道德水平是否过关,再从企业当前的行业竞争格局和上下游产业链地位,判断公司能否将现在的优势维持下去,当前企业的主要战略和发展方向是什么?到底是产能扩张还是市场渗透率提升。或者是新产品、新服务投产后会带来较大的利润提升等等。
过去的机会,已经是历史。正确的后视镜使用方式是通过观察企业的过去而提炼出未来的投资逻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