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 艺术的意义,是在人性中寻找神

 听雪楼75iz4v14 2020-04-03

依我看,

说到神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

我们当明白,

神的形象关乎他的本质,而这正是创造。

由此才有可能评价作品及其表现。

简而言之,艺术的意义,

是在人性中寻找神。

——安德烈 . 塔可夫斯基

塔可夫斯基与儿子小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三一 | 撰文、整理

本文图片共计【20】P、来自三一视觉

在每一个电影迷的经典影单里,必有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他的乡愁、诗意和神秘感,根植在自己的成长岁月里。

喜欢塔可夫斯基的电影画面,非常有油画质感。像是把世界印刻在镜头里,电影里的风声、雨声、燃烧的木头、在泥泞的路上行走……各种元素让我们的眼睛触摸到那个世界,让我们从中感受到时间——观看电影正是为了这些已经消耗的、流逝的或者未曾拥有的时间。

塔可夫斯基的艺术基础是:接受同胞及家族的历史,认同培育他的文化传统,及对自由、对人类(依神的形象及外貌所塑)创造力的深切渴望与爱恋。

塔可夫斯基曾说:“在我所有的影片里,尝试去建立那维系人与人的环节,对我而言是重要的。这些环节维系我与人性,并使我们与周遭一切有所连结。我必须明白,在这个世界里,我是个继承者,因此我置身于此,绝非偶然。我一直觉得,确立自身归属于一个特定的传统、文化、族群或思想,至为重要。

《Instant Light: Tarkovsky Polaroids》是塔可夫斯基在1979年至1984年之间拍摄的宝丽来作品,共收集了苏联和意大利生活期间的69张照片,照片有他写的片名介绍和穿插期间随笔,更像一本摄影日记。宝丽来成像的风格非常适合他的表现,安静、忧伤流淌在整本书里。欣赏每一幅照片,都可以体会到他的内心--感伤、爱意、孤独、关怀和乡愁。

1981年,塔可夫斯基已名声远播,受邀和妻子至意大利工作,继而计划定居异国。此举触怒苏联当局,于是将其儿子扣押,一家分隔两地,塔可夫斯基不得返回俄国。

这本摄影集的前半部,包括大量塔可夫斯基在俄国时期的家庭、妻儿、及生活快照,后半部,则是他至意大利后的影像素写。除了他一贯的诗意与神秘气质外,裡面诸多故土与爱子照片,之后变成流亡异国的导演魂牵梦繫的执念,这些影像后来变成了电影《乡愁》。直到塔氏病痛缠身,即将离世前夕,其子才获准前往意大利,一家团聚。

麦斯诺也 Myasnoye 1980年9月

莫斯科 Moscow 1981年5月10日

莫斯科 Moscow 1981年5月10日

莫斯科 Moscow 1981年5月1日

麦斯诺也 Myasnoye 1981年10月2日

莫斯科 Moscow 1980年8月3日

圣格雷戈利欧 San Gregorio 1983年11月24

契维塔韦基亚 Civitavecchia 1982年3月19

圣格雷戈利欧 San Gregorio 1983年11月24

 

如果你问我,我受到以下哪些艺术家的影响,比如布列松、安东尼奥尼、伯格曼、黑泽明、沟口健二......我会说没有,我没有任何模仿他们的愿望。因为任何艺术的主要目的都是去发现一种个人化的表达方式,一种可以表达...内在于你的东西...的语言。

——安德烈 . 塔可夫斯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