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面官制的社会背景契丹族属鲜卑族的一支,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活动于西拉木伦河流域,长期处于匈奴和鲜卑贵族的统治下。随着雄健勇武的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接受汉人谋士实行世袭皇帝制的建议,废除各部落共推首领的传统,于上京建都称帝,国号契丹。 辽太祖建立政权之初,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 所以奴隶主贵族经常四处掳掠, 掠夺财富、土地和人口, 俘虏大量汉人到境内生活发展,采取大量的措施留住汉人,礼待汉族知识分子,藉此发展畜牧业、农业和手工业,因此汉人在契丹的人口比重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而在辽代社会,形成了契丹人与汉人交错聚居的局面。 辽太宗时期,收并幽云十六州后,国土境内的民族组成变得更为复杂。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北是以契丹族为主体的原始奴隶社会,过着逐水草畜牧,猎兽畋渔,车马为家的游牧生活,生产力低下;长城以南则是以汉人为主体的封建社会,过着以耕稼为食,以桑麻为衣的定居生活,社会经济繁荣。 辽太宗以极其务实和创新的态度,因俗而治创新制度,建立北南面官制,即沿用国制统领契丹各部,采用汉制管理汉人地区,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典型的最早的“一国两制”。建立两套统治机构、两套办公部门,符合各自不同民族的管理制度,成立北面、南面官制功用不同的官员,分别统治管理长城北面的契丹人和长城南面的汉人、渤海人。 耶律德光这极富有创新性的太宗皇帝就是耶律阿保机的第二个儿子——耶律德光。 辽太宗不仅政治能力突出,在军事上也是战功赫赫。年满二十,便跟随父帅南征西战,即位后几年,亲自带领军队统一了契丹叛乱各部,改国号为辽。 烽火四起的五代十国年代,石敬瑭叛变后唐,在被包围之时向太宗请援,承诺将燕云十六州献给辽国,并愿称太宗为父,成为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儿皇帝”。太宗应允了,助他登上帝位,是为后晋。 古时的燕云十六州物产丰富,“水甘土厚,人多技艺”,社会产生极优于契丹固有的畜牧业,中心幽州户口三十万,临海而居,商贸发达,其中绣品为当时天下一绝。燕云十六州归为太宗之后,从中收取农商赋税,确保了辽廷财源供应充足,永不沽竭,使得辽朝财力愈加雄厚。 因此,耶律德光为了适应新领地上经济的发展,决策在他所辖的燕云十六州继续推行原有的封建政治制度, 而在汉人地区设立辽国特有的南面官制,仿制汉制管理汉人,用汉官处理汉人各种事宜,设置了一整套南面官制机构。 南北面官制汉人为主燕云十六州归入辽国后,草原文化被极具中原特色的农业文化冲击。汉人和渤海人以农业为本,习惯耕织,完全适用游牧民族的传统奴隶式统治方式进行管理,分治手法在此时显得尤为必要,南北面官制应运而生。在契丹国原来的属地上,沿用原本的官僚制度,设立北面官,管理宫帐、部族、属国的政务;在燕云地区,设立南面官,管理汉人州县、租赋、军马等民事事务。
契丹人以东边、左边为尊,所以辽朝皇帝的宫帐都是座西朝东,北、南面官也因处于辽帝宫帐的北、南两侧而得名。位于辽帝宫帐北侧的北面官,通行奴隶制,用契丹贵族治理契丹人及其边游牧、渔猎部族部落,以畜牧业为财政收入。 中央官僚机构被分为北、南枢密院等14个。北枢密院掌军权,管理军马畜牧事宜。南枢密院主管契丹民政,管理文书、部族纠纷、人口赋税的事宜,两个部门互不干涉,各自下设其余辅佐部门。 枢密院、宰相府、大王院、宣徽院又分北、南,共占8个。北、南宰相府辅佐军国政务;北、南大王府管理部族军民之政。北、南院都统军司主管军中的政令;北、南院详稳司管理部族军马;北、南院都部署掌管部族军民之事。 朝中,大惕隐司,管理皇族之政教;夷离毕院,执掌典狱;大林牙院,管理文翰诏令;敌烈麻都司,掌管朝廷礼仪。另外, 北面朝官还设文班司及诸官。 御帐外,又分北面御帐官,侍卫皇室,就是御前侍卫,都由贵族担当;北面著帐官,侍奉皇室,多为叛逆者的家属, 给他们赎罪的机会。 其他的中央行政机构分为:北面皇族帐官,管理皇族事务;北面诸帐官;管理各族各部的帐目;北面宫官,管理各行宫事务;北面军官,统帅管理军队。 北面官的地方区划与官职系统,维持原有的部族制,在臣属于辽国的属国,大小部落部族设立的官位有大王,需要尽纳贡义务,战时服从调遣。下设于越、左相、右相、惕隐、太师、太保、司空、节度使司、详隐司、将军等等。 “于越”这一官职是部落联盟时的最高官职称,辽朝仍保留这一称谓,居皇帝一人之下,位百官之上,相当于丞相,但无任何实权, 仅仅是一个尊称。 地方职官系统分为:北面部族官,是管理部族事务;北面坊场局冶牧厩,管理诸手工作坊、牧场器物、医疗等;北面边防官,保卫辽国边防, 控扼高丽,控制西北诸国。
避免因管理不当,致使汉人为主的燕云十六州原本先进的农耕经济倒退,耶律德光在燕云地区首创了南面官制,专门管理汉人事务,保证长城以南的汉人、渤海人农耕经济和生活方式等一切保持不变。此后,燕云地区成为了最富庶的经济区, 成为辽国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辽国日后吞并晋国、与北宋王朝对峙强且有力的经济支柱。 在汉人州县,南面官主管汉人及渤海人,由汉人士大夫和契丹贵族共同担任。遵循因俗而治的原则,沿用汉人的习俗,基本参照唐制,制度的设置与前朝大致相同,设三师三公六部,以及台、院、寺、监等机构;此外,南面官制与北面官职设置相同,分设朝宫、宫官等,加进了不少契丹本族职官的内容。 为了强化契丹帝权的强力统治,南面官中的多数职位与机构只是虚设,与职繁权重的北面官相比,南面官的事权较北面官小,设官分职简单,大多人微言轻,并无实权。 与北枢密院相对的南枢密院,即汉人枢密院,主要长官是枢密使, 掌汉人兵马之政;下设:中尚书省, 主要长官是尚书令, 主管六部事, 主管征收赋税及平日财务的事务;政事省, 主要长官是政事令, 协助耶律德光起草诏令;门下省, 主要长官是侍中, 掌发布诏令事;御史台, 主要长官是御史大夫, 多由契丹贵族担任, 掌官吏监察事;还特设大理寺,是辽朝在众多寺监中特别保留的刑法职能机构。 还仿制汉人设立翰林院, 有汉人学士文人在耶律德光身边掌文墨事,下设有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知制诰、应奉阁下文字等官;又有国史院, 主管修撰史籍, 设监修国史、修国史、直史馆等官。 在行政区划上,保留京、道、 府、州、县、城,设有州、县两级,主要在经济昌盛,文化发达的汉人区域和渤海人集中的辽东地区规划。 总体来说,因俗而治非常有效的巩固多民族共存的辽朝统治,使得辽朝境内的靠农业为生的汉民族保持着一贯的生产方式和稳定的生活环境,是符合民族潮流融合的超前创新。 南北面官制诞生在这样多民族的社会环境中,虽然汉人占多数,但仍由契丹人占据统治地位,这种地位和数量上的不同决定了这种特殊官制中职权分配的差异。但是,辽国统治者非常尊重汉文化,规定关于汉人公共事宜都需要仔细询问南面官,依据南面的法度行事,不得造次举止,不合时宜,警告契丹贵族不得擅自干涉汉族地区事务。 南北面官制的影响“一国两制”的南北面官制,对于辽朝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因俗而治的制度促进了辽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燕云地区大批汉人逃亡或被掳到契丹,改变了境内长久以往的奴隶制掠夺式经济,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丰富的生产经验,使得辽朝的农耕文化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农各社会生产部门在汉人的带动下,均有很大发展,契丹民族不再过着游牧狩猎、食野兽穿兽衣服,无固定居所的生活。而农耕文化的发展为众多牲口提供了丰富营养的饲料,进一步促进了境内原本贫瘠的畜牧业生产,直接壮大了骑兵兵力,成为草原上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为辽国君主的东征西战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 辽太宗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在南北面官制的原则下规立了衣冠之制:“北班国制,南班汉制,各从其便焉。”庙堂上,区分汉服和国服:规定了皇帝与南面汉官着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着国服;汉服的制式沿用五代时期晋的仪制。 辽朝的礼仪制度上也施行不同的国仪与汉仪、车舆分国舆与汉舆、仪式礼仗甚至分为仪国仗、汉仗及渤海仗等等,解决了不同民族之间交往的礼节问题,各民族之间相互理解、包容,异中求同,和谐共处。 在南北面官制下,辽朝文化艺术得到空前发展。契丹族仿照照汉字创造了本国的文字,“以隶书之半增损之”写成契丹大字。吸取回鹘文字优点写成契丹小字,促进了契丹文字的诞生,使得契丹族不再是有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方便了契丹族文书、印信、碑刻、译文等方面的文化需要。 此外,受中原多彩的音乐元素影响,形成了“辽有国乐,有雅乐,有大乐,有散乐,有铙歌、横吹乐”的音乐盛景,其中国乐是指契丹民族音乐,而雅乐、大乐、散乐等,则是从中原而来的汉乐。娱乐活动也变得丰富多彩,不再是单调的只能在北方草原上进行的射柳、射木兔各种射击活动和民族歌舞,来自中原的棋艺、击鞠丰富了生活情趣,使得辽朝文化多彩又不失民族特色。 辽朝思想文化也得到了繁荣的发展。建国之初,佛教在契丹的文化中享受至尊地位,而在南北面官制制定后,受中原儒学影响,辽帝不仅设立了国子学和国子监,聘请汉儒学士为契丹贵族讲学,成为历史上第一波“汉学热”。而且还主张尊孔重儒,倡导“华夷同风、汉契一体”,扩大儒学在契丹境内的影响。因此,辽代贵族都热衷于汉文化的学习,沉浸在“汉学热”中,中原文化逐渐融入草原文化。 总而言之,南北面官制给辽朝注入新鲜的社会风尚,为其发展提供了极为有用的经验。统治者极为超前的统治手法,以及对中原文化的积极学习,使得契丹文化与中原的优秀文化高度融合,发展出极具创新又不失民族特色的辽文化。 南北面官制丰富了辽朝制度文化,促进了辽国社会发展与演变,也成为我国历史上一大制度的创新,代表了历史发展前进的方向。因俗而治,非常好地解决了辽朝境内的多民族问题,为不同民族间的共处提供了相对和谐的政治生活环境,也成为历史进程我国的民族大团结一大助力。 参考文献: 《南北面官制对辽朝文化的影响》 《近十多年来辽朝南北面官制的回顾与思考》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国两制—辽朝北南面官制》 《辽朝南面朝官体制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