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东坡也喜欢喝'心灵鸡汤'

 黑龙江波涛 2020-04-04

人不只胃肠会饥渴,心也需要给养,于是就有了'心灵鸡汤'。

现代人谁没喝过几碗'心灵鸡汤',可要说把'心灵鸡汤'写得最高级的,那应该是生活在宋代的苏东坡吧。

苏东坡也喜欢喝

人间有味是清欢——《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人间真正有滋味的,是清淡的欢愉。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望江南·超然台作》

姑且点上新火,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着美好的年华。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拄着竹杖、穿着草鞋,却轻捷得胜过骑马。风雨有什么可怕?一身蓑衣,我就能在风吹雨打中缓步前行,照样过我的一生。

让人沉醉的诗酒年华,让人钦佩的烟雨人生,这'鸡汤'煲得是不是入口即溶、又回味无穷?

可你知道吗,即便'煲汤'技艺高超如苏东坡,即便性格从容豁达如苏东坡,也免不了爱喝上一口别人煲给他的'鸡汤'。

苏东坡也喜欢喝

来自弟弟苏辙的'鸡汤'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那时他还没给自己起'东坡居士'这个别号,也还没活成'苏东坡'的豁达境界。那时他还只叫苏轼,苏辙是与他互为精神支撑的弟弟。

那一年,他在杭州通判任职期满,按惯例应该回京任职,但他主动向朝廷请求,希望去一个离弟弟近一些的州郡,而苏辙当时正在齐州任职。(齐州,今山东济南)

苏轼不愿意回京,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朝廷当时由'新党'执政,他身为'旧党'旗帜人物,回去恐怕也要遭受打压。不如留在外面图个清净,还能找机会跟弟弟团聚。

于是熙宁七年(1074年)十二月初三,苏轼来到了密州(今山东诸城),就任密州知州。

没想到,密州给了苏轼一个'下马威'——'蝗灾'、'旱灾'、'匪灾'交织,乱象横生。

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超然台记》

为了抗灾,苏轼劳心劳力,得给朝廷写报告请求减免赋税,得亲自下田捕蝗虫,得带领百姓去常山祈雨,还得'磨刀入谷追穷寇,洒泪寻城拾弃孩。”累得他'我仆既胼胝,我马亦款矻。飞腾渐云少,筋力亦已竭。'

苏东坡也喜欢喝

好在辛苦终有回报。在他到任的第二年,盗贼敛迹,蝗灾、旱灾也都得到控制。

政事有成给他带来喜悦,密州的自然山水和淳朴民风也帮他驱散着朝廷里的阴霾。勤政之余,他还有了一些闲情逸致。

密州西北城墙上有一处旧台,苏轼对它进行了修葺。修好之后,这里便成了他偶尔登临、饮酒作诗的场所。他还特意给弟弟和朋友们写信,为这个台子征名。

苏辙给起的名字很好听,叫'超然台'。不只好听,它还有寓意,苏辙是这么给苏轼解释的:

今夫山居者知山,林居者知林,耕者知原,渔者知泽,安于其所而已。其乐不相及也,而台则尽之。天下之士,奔走于是非之场,浮沉于荣辱之海,嚣然尽力而忘反,亦莫自知也。而达者哀之。二者非以其超然不累于物故邪?《老子》曰:'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尝试以'超然'命之,可乎? ——《超然台赋》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是说即使面对荣华富贵,人也能不沉醉其中,而是有一种超然于命运之上的姿态。苏辙取名'超然台',就是勉励处于政治生涯低谷的苏轼,无论荣华还是困苦,都要以超然的态度面对。

苏辙这'碗'鸡汤,佐料充足,火候恰当,苏轼一饮而下,自然感觉味道鲜美。肯定是鲜美的,不然苏轼怎么会乐呵呵地采用了'超然台'一名,不然他又怎么会在《超然台记》中这样写道——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不仅如此,苏轼还始终在心里回味它的味道。到了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苏轼在超然台和朋友们欢饮达旦。天亮醒来,置身在弟弟命名的超然台上,不免睹物思人。他是因为想离弟弟近一些才来到密州的,可是来了两年却无缘团聚,正要悲从中来,却又想起了弟弟说的'超然'。于是,一个千古名篇就这么诞生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既然悲欢离合无法事随人愿,那就祈望我们都平安健康吧,即便远隔千里,不也是共看一轮明月嘛。

这就是苏辙那碗'鸡汤'的后效吧。在对困境有过焦虑、迷茫和悲伤后,苏轼加深了对是非、进退、忧乐等人生问题的思考。在受困的人生里,要想活得安适一些,要想保存一些人生价值,只有适当地改变心态,去学着顺应。

这是苏轼品味生活、疏放情感、总结人生后实现的跨越。在这个跨越里,苏辙的'鸡汤'不可谓不重要。

苏东坡也喜欢喝

来自朋友侍妾的'鸡汤'

知密州两年后,苏轼调离。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他来到了浙江湖州就职。

官员上任,都要给皇帝写谢表,这本是一个很平常的公文。或许苏轼也没太在意,所以在《湖州谢表》里流露了一点文人的小情绪,比如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结果,就是这些话被'新党'加以利用,奏报宋神宗,说苏轼衔怨怀怒、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新党'人士还从苏轼的诗作里,专门挑出所谓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生生把到任湖州三个月的苏轼押往京师,送进了御史台,被牵连者多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在狱中一百零三天,每天都可能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天,连遗书、绝笔信都写了。多亏宋太祖当初定下了不杀士大夫的国策,加上很多朝廷元老展开救援,尤其是已经退休的王安石也上书说:'安有盛世而杀才士乎?'这才使苏轼被从轻发落,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黄州,今湖北黄冈)

与其说这是一个小官,不如说是犯人。因为他不能参与政事,而且行动也要受当地官员监视。

虽然遭难,但人格魅力尚在。苏轼曾说:'始谪黄州,举目无亲。君猷一见,相待如骨肉。'(《与徐得之三首之一》)

君猷,就是时任黄州知州的徐君猷,他不仅没把苏轼当犯人,而且以客相待。就是他,破例把城东一块五十亩的废弃营地给了苏轼,让苏轼和家人耕种,这便是'东坡居士'的来历。所以'东坡'这两个字,记载着一段浓浓暖意。

在黄州,苏轼算是跌到了人生谷底,'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但他记得苏辙说的'超然',他也努力去做了,不埋怨,不忌恨,还在耕种之余,捡瓦砾,盖雪堂,研究养生之道,研究美食......只是偶尔把自己放浪于山水之间时,还是难掩心中苦闷,会感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东坡也喜欢喝

直到元丰六年(1083年)的一天,他与好友王巩夫妇重逢,那颗还没完全安顿的心,又被一碗热乎乎的'鸡汤'温润了。

王巩在'乌台诗案'中被苏轼牵连,贬谪到了岭南荒僻之地,他的侍妾柔奴毅然随行。柔奴,本是大户人家的女孩,家道中落沦为歌女,是个读书知礼的女子。

就在这对患难夫妇北归的时候,他们和苏轼相遇了。重逢的酒宴上,苏轼看柔奴,觉得岭南五年的湿热与风霜,不但没使她容颜憔悴,反而更显清丽。他好奇问道:'在岭南生活应该很艰苦吧?'柔奴笑了笑,淡然回答:'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一语惊醒梦中人。苏轼对柔奴肃然起敬,写下一首词称赞她——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做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苏轼寻寻觅觅,也没寻到治愈他漂泊身心的良药,原来,良药只需一碗不经意熬成的'心灵鸡汤'。'此心安处是吾乡',苏东坡记录下了这句话,记录下了那随遇而安的旷达与乐观。柔奴的这碗'鸡汤',沁人心扉,也滋润着千年以后、我们这些现代人的绵绵乡愁。

喝下这碗'鸡汤'的苏轼,再回头去看他的五十亩坡地,会发现它已经足够开阔了吧,足够让他完成向'苏东坡'的转身。

苏东坡也喜欢喝

来自太皇太后的'鸡汤'

人生总是有很多不可预知。苏东坡已经在乡野田间安顿了身心,可这时,却突然来了个让他东山再起的机会。

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驾崩,其子宋哲宗即位。因哲宗年幼,宋神宗之母以太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这位太皇太后向来喜欢苏东坡,也向来不赞成新法,所以她一执政,就悉数起用、提拔那些久遭打压和贬谪的'旧党'官员,苏东坡当然位列其中。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五十岁的苏东坡重返朝廷,就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八个月内连升四级,境遇流转,恍如一梦。

《宋史·苏东坡传》记载了太皇太后与苏东坡的一次对话。

偏殿中,太皇太后问:'苏爱卿前年担任什么官职?'苏东坡答:'微臣是常州团练副使。'

太皇太后又问:'如今担任什么官职?'苏东坡答:'翰林学士。'

太皇太后继续问:'为何提拔如此之快?'苏东坡答:'幸得太皇太后、皇帝陛下恩典。'

太皇太后说:'并非如此。'苏东坡问:'那是有人举荐?'太皇太后答:'也不是。'

苏东坡有些惊慌,赶紧说:'微臣绝不敢以旁门左道来升迁。'

这时,太皇太后才道出缘由:'这是先帝的遗愿。先帝每次诵读爱卿的文章,必赞'奇才!'可惜还没来得及提拔和重用爱卿。'

苏东坡听完感动不已,哭得稀里哗啦。这么多年被贬谪所受的苦难,在喝下太皇太后这碗'鸡汤'后,好像都释然了。

不得不说,这位名叫高滔滔的太皇太后,确是一位读心高手。宋神宗已逝,他是否有重用苏东坡的遗愿已无从得知,但太皇太后那几句催泪的话,却成功地把苏东坡已飘然于外的心,又拉回到了庙堂之上,并且还不会让苏东坡有任何不情愿、不舒服。

这碗'鸡汤',小火慢炖,却入味极深,苏东坡不想喝都不行。喝下去当然也有好处,他饱经沧桑的人和心,在释然了一些东西后,未来才能承受住更多。

苏东坡也喜欢喝

结语

有那样一种话语,听完能让人觉得全身温暖了,身边的人变可爱了,看什么都比原来顺眼了,甚至世界都变得美好了......

连苏东坡这样生性豪放的人,偶尔也需要'心灵鸡汤'来浇灌出他的豁达,我们还能总吐槽'心灵鸡汤'无用嘛?

要我看,是不是有用也得分人。同样一碗汤摆在那儿,有人一口干了,只是当时解个渴;而有人却是慢慢品,品它的酸甜苦辣,还有余味。

如苏东坡一样愿意思考和落实行动的人,'心灵鸡汤'才能奏效啊。

苏东坡也喜欢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