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消

 ZJY200611 2020-04-05

​上消

权威编辑 |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提供内容

古病名。为消渴之一。乃消渴病偏于上焦心肺,以饮水多而饮食、小便相对偏少的症候。

中文名

上消 

出处

《丹溪心法》

类别

中医基础术语

快速

导航

解读中医应用

概念

指消渴病偏于上焦心肺,以饮水多而饮食、小便相对偏少的症候。

解读

上消是以口渴多饮为特点的病证。证名见《丹溪心法》。《素问》又称膈消、肺消。《证治要诀》则称为消心。《济阴纲目》称高消。

上消的发病,与肺热及心火灼烁有关。《素问·气厥论》:“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杂病源流犀烛·三消源流》:“三消之由,上消肺也,由肺家实火,或上焦热,或心火锻炼肺金。”上消虽以肺燥主,但肺燥又往往因胃热的熏蒸而发病。《景岳全书·杂证谟·三消干渴》:“上消者,其病在肺,而不知心脾阳明之火,皆能熏炙而然,故又谓之膈消也。”

中医应用

一、病因病机

1、上焦热盛,肺燥阴虚,肺火耗灼津液。

2、上焦热盛,肺燥阴虚,津液失于敷布,肾乏化源,肾阴亦虚,阴虚则火旺;此虚火又能上炎于肺,再耗肺之气阴,致成肺肾气阴两虚之证。

3、上焦热盛,肺燥阴亏,津液失于敷布,胃不得濡润而热炽,胃热盛又再灼肺津,形成肺胃燥热,耗损气阴之证。

二、治疗

1、中药治疗

(1)肺热津伤

临床表现:烦渴引饮,口干舌燥,小便清利,大便正常,饮食稍增,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治法:润肺清热,生津止渴。

方药:消渴方合白虎加人参汤化裁。石膏、知母清肺胃之热;人参益气生津;天花粉、生地、藕汁养阴清热,生津止渴;黄连清肺胃而降火。并可加天冬、麦冬之类,生津润肺。

(2)气阴两虚

临床表现:烦渴不止,口干舌燥,消瘦气短乏力,五心烦热,腰酸腿软,尿乃频数,舌质红,苔少而黄燥,脉洪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清热解渴。

方药:二冬汤加减。方中人参益气生津;天冬、麦冬、天花粉生津止渴;黄芩、知母清热保津。亦可加生地、山萸肉养阴补肾。或用莲花饮、地黄饮子或地黄汤加芡实、莲肉。

(3)肺胃热盛

临床表现:烦渴引饮、口干唇裂,或口舌生疮,善饥消瘦,乏力,舌苔黄燥,脉洪大。

治法:清热生津止渴。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加玉竹、瓜蒌、石斛之类。

2、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宜清热润肺,生津止咳。可选手太阴、手少阴、任脉等经穴、背俞穴和奇穴,如肺俞、膈俞、胃管下俞、金津玉液、廉泉、鱼际、少商和照海等,每次3~5穴,用毫针行泻法,不灸。具体配穴举例如下:

主穴:肺俞、心俞、三焦俞、肾俞。

配穴:曲池、列缺、鱼际、三阴交、然谷。

操作方法:先令病人采取俯卧位,常规消毒后,用30号1-1.5寸毫针点刺肺俞、心俞、三焦俞、肾俞,用平补平泻法。再令病人采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用30号1-1.5寸毫针直刺三阴交、曲池,鱼际、然谷、斜刺列缺。曲池、列缺、鱼际用泻法,三阴交、然谷用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隔日针刺一次,背部穴位刺法同前,四肢部穴位左右交替,轮换取穴。12次为一个疗程。

3、气功疗法

气功疗法宜养肺阴,引肾水或涌泉水以润喉舌。常用方法有二:①宽衣解带,安静卧下,行腹式呼吸。于呼气时,小腹自然上鼓,切忌用力过度;于呼气时,小腹自然回缩,亦不着力。行5次。同时用意引肾水上升至咽喉及舌根,使喉舌得润(《诸病源候论》卷五)。②以手搓左右脚心各36次,同时用意引肾水上升。再以舌抵上腭,凝神于悬壅垂,存想该处有一股凉水流向口中,候津液满口时,鼓漱咽下(《保生秘要》转引自《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八十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