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蒲颜发 | 冰糖葫芦

 闲挑灯花 2020-04-05

灯花物语——属于大众的原创文学平台!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灯花物语

糖葫芦与我,好像缘浅——

冰糖葫芦

这几天,学校门口多了一道特别的风景,好几个阿姨卖冰糖葫芦。

她们的冰糖葫芦,都是现做现卖。自己开着小电动三轮车,车厢里装着做的家当,来学校门口一停,便做起来。

我每逢上下班,都遇着她们,有时候便驻足详细看上一会,还和他们简短地聊上几句,顺便拍上几张照片。

她们的冰糖葫芦,原料好像都是自产。红得刺眼的山楂,煤气灶上搭着一个小锅,锅里是烧开着的红得诱人的稀糖水,还有一些应该是用废旧的竹篮子上拆下的竹板劈成的卫生香粗的一头削尖的竹签,另外高高竖起一个木棍,上头用麦草和纸袋子包扎成一个鼓鼓的包头。你可别说,她们制作的动作颇熟练,简直是流水线作业。闲暇时候,她们拿竹签将一个个山楂从果子中心处串起来,堆放在脸盆里,大概七八个左右为一串吧,我没有细数。制作的方法很简单,即用勺子舀起锅里滚烫的稀红糖水,蘸在串好的山楂上,同时另一手转动着,使其全部被糖实实裹满。随之轻悠悠一甩,使其尽快被风吹拂、迅速冷却、定型,然后插在塑料包头上,算是做好了,等着顾客前来买。做好的糖葫芦,一串串插在塑料包头上,成了糖葫芦林。在冬日温暖阳光的照耀下,那颜色红的扰人眼球,那色泽锐利细滑,那样子真的诱人含几个在嘴里一嚼为快。学生们好像热衷于吃新鲜的,有时候三五成群,团团围着阿姨,等着她们做。阿姨们好像也热衷于这一点吧,不管有多少学生,好像瞬时之间就能让她们吃着刚做好的糖葫芦走开。那技艺,从蘸糖到冷却,好像都是那么自然顺手,而且又有些说不出的优美。

看着这串串夺人眼球的红的艳丽的糖葫芦,我不觉想着,脑子里闪现着一些凌乱的画面。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关于糖葫芦,则是一片空白。或许这样说来,你有些不相信,哪个孩子童年不是吃着糖葫芦长大的。真的,我小时候压根儿就没见过糖葫芦。那时候,我们小镇有卖爆米花的,有自行车后座上捎个大木箱子卖冰棍的,可就是没卖糖葫芦的。记得上小学时,有篇课文里提到糖葫芦,提到吃的滋味,说如何香甜,还特意写到小贩的吆喝声,我硬是想破了头,也没想到糖葫芦究竟长啥样。自然,没见过的东西,想是想不出来的,如果硬想,那无非是乱猜。那时心里还老盼着,镇子上来个卖糖葫芦的,好让我也过过瘾,闻闻那吆喝声,嚼嚼那迷人的冰糖葫芦。一连几天几十天过去了,迟迟等不来卖冰糖葫芦的,我心里默默问着,咋还不来呢,感到阵阵失望。后来,时间长了,不知不觉也就忘记了。

后来,到了县城读高中。这会,才生平第一次,正儿八经地见到了小时候令我苦思冥想的冰糖葫芦!当时也是跟现在这样,学校门口卖着。但是,自始至终,我只是看着它,高中三年,从没买着吃过一串。我一般极少极少吃零食,对于街道各处摆摊卖的,更是很少吃。看着那一串串糖葫芦,红得分外扰人,真让人几欲流下口水。但是,我老牙疼,不吃甜食;再说那原料山楂吧,蘸糖前也没有清洗,好的和腐烂的都放在一个纸盒子里,串的时候随手抓起一个,有的还粘着零星泥土呢,不怎么干净。大概究于这些原因吧,我没有选择买吃。但喜欢看着它,有时候甚至看上好一会。看着买它的同学们,嚼在嘴里,牙齿一粘一粘的,我一阵浑身抖擞,不觉刺痒着。但是,我当时特别盼着,能听到一句小学语文课本里描述的那诱人的吆喝声:冰——糖——葫——芦——但是每每盼着,每每还是失望,卖的人不怎么吆喝。

后来,上了大学,生平第一次吃了冰糖葫芦,而且仅仅半颗。

那时好像大一第二学期,有一天跟一个好友出去逛街,碰到卖冰糖葫芦的,她想吃冰糖葫芦,买了一串;但是她要我也买上一串,我说我牙疼,吃不得甜食,但拗不过她,硬是也让我买了一串。我看着她将糖葫芦放在嘴边,用牙齿咬开,将糖果含在嘴里,牙齿那样粘巴粘巴地嚼着,而且牙齿嘴唇间还连着红红的糖丝。我感到一阵不自在,浑身是那种难受的刺痒。我手中拿着糖葫芦,看看她一口口嚼着,又看看自己手中的,迟迟放不到嘴边,几欲使劲放到嘴边,皱着眉头做出咬的姿势,可还是不肯下嘴。最后,在她的劈头盖脸的咒骂下,硬是咬了一颗。你可别说,那一口,到现在依然记忆犹新,如刚刚发生。山楂好像没有熟透吧,有些酸涩,而且糖被又是那么不硬脆,大块大块粘染着,粘在上下牙齿间,极难开合。吃到嘴里,除了糖的甜味,山楂的酸涩味,好像再没有其他味道,远不像小学语文课本里描述的那样所谓的“香甜”。霎时间,我感到一阵莫名其妙的不解。嚼在嘴里的半颗实在难以下咽了,吐掉了,剩下的,索性就给了她。她看着我满脸的囧相,笑得合不拢嘴,还故意整我,说吃个糖葫芦,你会死啊!

——拜托!看来我的确不适合吃这玩意儿。

再后来,好像有些资料中读到过关于冰糖葫芦的记载。据说,南宋皇帝赵惇宠爱的皇贵妃因吃它而起死回生,使得龙颜大悦。(这当然是山楂的作用,有药效)。自此,冰糖葫芦才正式传播,慢慢传到民间。祖国各地,都有关于冰糖葫芦的记载,而且还分“品牌”,不同地方做出的糖葫芦,果汁、味道不甚相同。后来,还出现了老字号店铺,糖葫芦步入鼎盛时期。据说,制作糖葫芦,还有一系列的讲究。主料和辅料各有选择,熬汤须得注意火候、时间,这样糖被就脆烈,还有熬汤时不宜风吹,这样才能使糖色透明晶亮。呵!这么道小吃,竟有这么多讲究啊!难怪美国那句俗语说“天堂是美国的工资、俄罗斯的妻子、英国的房子、中国的饮食。”看来的确是不争的事实。

可是,糖葫芦与我,好像缘浅。我喜欢看着它,看着阿姨们做它,看着学生们吃它,可自己连半颗也吃不下。看来,我是无福享受这红似火的冰糖葫芦!且心中一直有个深深的遗憾,一直未亲耳听过那极具耐人寻味的悠长的叫卖的吆喝声!从那时到现在,一直心神向往着!

写于2014年12月3日晚间

蒲颜发,笔名泥麦,甘肃永靖人。喜欢玩弄文字,曾在各类杂志、报刊、网络媒体等平台上发表作品多篇,现为某中学教师。 

编辑/杨关庆、田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