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遗产之也门篇(4个)

 乐乐龙饲养员 2020-04-05

Yemen

也门 世界遗产分布图

1城墙环绕的希巴姆古城(1982

2萨那古城(1986

3乍比得历史古城(1993

4索科特拉群岛(2008


1   也门 城墙环绕的希巴姆古城(1982

Old Walled City of Shibam

希巴姆古城,位于也门中部的哈德拉毛省,距首都萨那以东约470公里。建于16世纪的希巴姆古城堡被军事防御墙所环绕,是基于垂直建筑规则建造的最古老、最杰出的城市规划典范之一。古城建在悬崖峭壁之上,其塔状建筑令人印象深刻,城市由此得名“沙漠中的曼哈顿”。

希巴姆古城建立于公元3世纪,位于鲁卜哈利沙漠南部边缘的繁忙商旅通道上,古城突出耸立于哈德拉毛河谷旁边的小山丘上,数道季节河交汇于此,其中主要的季节河——哈德拉毛河在这儿逐渐狭窄,希巴姆城三面映掩在茂密的棕榈树林之中。历史上希巴姆以采矿业著名,是商队驿站和行政中心。公元3世纪时,由于贸易兴盛,当时哈德拉毛首府沙布瓦被希巴姆取而代之。回教初兴时,希巴姆的作用日趋重要,因此成为伊斯兰政权在哈德拉毛西部的首府。746年,希巴姆成为哈德拉毛地区进行反抗倭马亚王朝斗争的中心。后来,希巴姆又成为易巴德派信徒支援哈瓦利吉教派的中心,这一地位一直保持到11世纪。公元10世纪时,希巴姆成为主要商业中心,特别以经营哈德拉毛河谷出产的椰枣和纺织品而闻名,商业中心的作用持续了几个世纪。1219年希巴姆被也门的阿尤布王族征服,自此成为阿尤布王族在哈德拉毛西部的统治中心。1520年,首府地位被塔里姆取代。1298年和1532年,希巴姆两遭洪水灭顶之灾。18世纪,希巴姆经历了一段繁荣时期,这要归功于移居到东非、印度,特别是移居到东南亚的希巴姆人汇寄了大笔款项。希巴姆东部城堡围墙中的房屋布局借鉴了穆斯林的城市风格。无论是相邻住户还是街区之间,街道都是蜿蜒曲折的,因此尽管市区方圆不过1公里,却无法取得通览全城的视角。而曲折的街道增大了视线障碍,各栋房屋彼此遮挡。高耸的建筑密集地排列在山上,可以更有效地抵御洪水。东部的500多座房屋从沙漠中拔地而起,涂上白色灰泥的房顶可以抵挡雨水冲刷。房屋自上而下逐渐加宽,墙脚也涂有防渗水的涂料。狭窄封闭的房屋正面从5层直到9层装饰着木门和其他装饰,部分装饰是12世纪的遗物。所有这些迷人的建筑,大部分可以追溯到16世纪。居住其间的7000居民享有5座清真寺,其中一座建于8世纪。

该城的历史最悠久的古老建筑是“星期五清真寺”,建造于公元904年,是穆罕默德·阿尔·拉希德哈里发建造的(另一资料:建造者是哈里发哈伦·阿尔·拉希德)。寺院的西北角内墙是用烧制砖砌成,这在古老的建筑中极为罕见。

1   也门 城墙环绕的希巴姆古城3

1   也门 城墙环绕的希巴姆古城1

1   也门 城墙环绕的希巴姆古城12

1   也门 城墙环绕的希巴姆古城4

1   也门 城墙环绕的希巴姆古城8

1   也门 城墙环绕的希巴姆古城2

1   也门 城墙环绕的希巴姆古城7

1   也门 城墙环绕的希巴姆古城9


2   也门 萨那古城(1986

Old City of Sana'a

萨那古城,位于也门的东部,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萨那坐落于海拔2200米的山谷里,人类在那里的居住历史已超过2500年。在公元7世纪和8世纪期间,此城成为伊斯兰教的主要传播中心。其中的政治和文化遗产包括103座清真寺、14座哈玛姆寺和6000间会所,全部建于11世纪前。萨那城的多层塔楼为景点增添了美丽。

在阿拉伯人中素有“途程虽远,必到萨那”之说。萨那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古代诗人曾把萨那比喻为“阿拉伯的明珠”,由于这里气候宜人,终年鲜花怒放,绿草如茵,又被人们称为“春城”,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游客不计其数。关于“萨那”一词,有着多种解释。一说“萨那”是埃塞俄比亚语,意为“要塞”,据说是因为萨那正好处在从印度洋经苏伊士运河到达地中海的咽喉地带,隔着红海和曼德海峡与非洲相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另说,“萨那”一词在阿拉伯文中与“工艺”是一个词根,有“工艺品”之意,因为这里是古代文化中心,有发达的手工业,这里的居民以擅长制作精美的手工艺品而著称。

萨那古城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古就是阿拉伯半岛的交通要冲。早在公元前10世纪,萨那就是萨巴王国的一个要塞。公元2世纪萨那古城逐渐成为此地宗教和贸易中心。萨那城堡建于古代萨巴王国之地。公元3世纪,在城堡外西南面修建了著名的古丹宫。萨那城则是围绕着这些公共建筑发展而来,先是在东面,之后向西扩展。公元4世纪,这里已成为也门政治、经济和宗教中心。公元6世纪时为赫米叶尔王朝首府。自公元628年起,伊斯兰势力逐渐渗透到阿拉伯半岛南部。萨那成为伊斯兰教义在利比亚到伊拉克之间广大地区的主要传播中心。公元7世纪初,城市规模迅速扩大。630年在古丹宫西侧盖建了大清真寺。公元89世纪,巴格达的阿巴斯德统治期间,萨那北部建立了一座王宫。898年,也门历史上最主要的穆斯林教派,载德“伊玛目”教派成立。公元11世纪时城内已有106座清真寺、12个浴场和6500座民居。萨那城的多层塔和庙增添了景点的美丽。公元1213世纪,阿尤布王朝时期,在大清真寺西又盖了一座王宫。1597年奥斯曼统治初期,在城西建清真寺,在城北建住宅区。历史上,萨那曾先后受阿拉伯波斯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由于人文和自然灾难,萨那城多次遭到毁坏,也曾多次重建。1962年也门革命成功后,定萨那为北也门首都;19905月南北也门统一,萨那为统一后也门共和国的首都。

萨那古城是伊斯兰阿拉伯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且整个古城内的建筑都保存得完好无损,整座古城看上去宛如雕塑和绘画作品一样美丽,风韵无限。萨那市区分老城和新城两部分,中间由一条瓶颈地带连结,状似葫芦。老城街道狭窄,商店云集,大部分建筑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保留着许多古代王朝的遗迹,体现正统的伊斯兰阿拉伯建筑风格,楼堂屋宇多用青石、白石、黄石垒砌而成。老城外围有一道5米高的厚厚城墙,建于800年前。位于老城正南方的一座保留下来的城门名为“也门之门”,是萨那通往塔伊兹公路的起点,既是萨那的正式城门,又是该城保存得最完整的古迹之一。老城还建有号称世界第一座摩天大楼的加姆达尼宫,建于2000多年前。整个宫殿呈正方形,共20层,高约100米,墙体分别用白、黄、红、黑四色大理石砌成,宫顶是用一块完整的当地特有的透明白云母片盖成。从宫里仰视天空,可以观星月、看彩云,甚至能分辨出空中飞禽的种类,宫的四角各有一只口中含铃的空腹狮子,刮风时,狮子便会发出吼声,宫里的人就可知道风向。在萨那西北郊达赫尔谷地的绿野上,有一座希木尔王朝时期的教长王宫--哈吉尔宫,整个宫殿建筑在一块高20多米的完整的巨大沉积岩上,岩石正面峭壁似盾面,宫殿为6层,宏伟壮观,装饰精美,被称为“石头宫”,是也门建筑史上“巨岩造宫”的典型。这里是萨那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吸引着无数的外国游客和建筑师。萨那的新城主要指1962年也门革命后兴建起来的城区,在老城的西面,一部分是庄园区,为奥斯曼人所建;另一部分叫做“平地”,从前是犹太人居住区。这里是一派现代城市的风貌,新建的柏油马路宽阔平坦,现代化的高楼鳞次栉比,政府机关、航空公司、银行、萨那饭店、萨那博物馆、医院、体育场、电影院等都设在这里。

萨那城既是也门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南方北上朝圣的必经之路,在萨那的自由市场上,摊贩云集,商品琳琅满目,阿拉伯被风、珍珠宝石、腰刀、金银饰品及手工艺品应有尽有,具有典型的阿拉伯贸易风格。萨那人至今还保持着古老的传统装束,男人用方头巾包头或戴着伊斯兰小花帽,上身着西服,下穿围裙。男孩一般到了15岁开始佩带腰刀,这是成熟和走向社会的标志,无论走到哪里都要随身携带腰刀。失去腰刀是一个人的耻辱,因为只有犯人在服刑期间才不准佩带腰刀。妇女的传统装束是身穿黑色长袍,面蒙黑色薄纱。近年来也有少数新潮的知识女性戴起了浅色面纱。

萨那歌曲完美结合了诗歌和也门的传统音乐,通常在典礼和一些仪式上进行演奏,表演者在乌得琴伴奏下独唱,至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不过,曾经让也门人引以为豪的萨那歌曲,如今也因听众日益稀少而面临失传的尴尬境地,目前只有少数几位音乐家仍保持着演唱萨那歌的传统。为了保护这种独特的传统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也门音乐遗产中心合作发起了收录也门古老民乐的行动,目前,遗产中心已经收录了近300首歌曲。

萨那地理位置重要,城市坐落在高原之上的高山之间,最狭窄处只有几公里,在萨那修建的堡垒可以控制人和物资从这座山到另一座山。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了命运的枷锁。因为控制着重要的贸易路线,萨那历史上饱经战乱,先后受阿拉伯波斯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由于人文和自然灾难,萨那城多次遭到毁坏,也曾多次重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殖民者被迫逐步撤离也门,但留下了一个四分五裂的也门。1962年也门革命成功后,定萨那为北也门首都,19905月南北也门统一,萨那成为统一后也门共和国的首都。国家虽然实现了表面上的统一,但历史留下的伤一直未能愈合,教派、部落等矛盾不时激化。近年来,也门国内政局进一步恶化。20149月,代表什叶派力量的反政府胡塞武装攻占了首都萨那,并逐步控制了也门南部地区。20153月,支持政府军的沙特阿拉伯等国对胡塞武装发起了代号为“风暴决心”的空袭行动,沙特三军为此行动部署了100架战机、15万士兵及部分海军力量,攻击的主要目标就是位于也门首都萨那附近的空军基地、防空阵地和军事基地。持续一年有余的战争中,古城萨那饱受摧残,大量平民伤亡。时至今日,也门内战仍未完全平息,各方势力围绕萨那、亚丁等也门重要城市激烈争夺,“也门之门”的和平依然遥遥无期。

2   也门 萨那古城6

2   也门 萨那古城4

2   也门 萨那古城3

2   也门 萨那古城2

2   也门 萨那古城11

2   也门 萨那古城10

2   也门 萨那古城1

2   也门 萨那古城7

2   也门 萨那古城5

2   也门 萨那古城8


3   也门 乍比得历史古城(1993

Historic Town of Zabid

乍比得历史古城位于也门沿着红海的狭长、炎热的提哈迈平原,离海岸25公里,在连接荷台达港与塔伊兹城海拔较高的道路边。乍比得的民用和军事建筑及其城市规则使之具有杰出的考古和历史价值。除了在13世纪到15世纪曾作为首都,许多世纪以来由于乍比得的伊斯兰大学,使得该城在阿拉伯和穆斯林世界发挥着重要作用。

乍比得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端。与沙特、阿曼相邻,濒红海、亚丁湾和阿拉伯海,海岸线长1906公里。境内山地和高原地区气候较温和,沙漠地区炎热干燥,年平均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8℃。

乍比得在7世纪就已存在,那时是先知穆罕默德生活的时代,穆斯林力量在提哈迈平原已经建立。伊本·齐亚德,齐亚德王朝(8181018)的建立者,把乍比得作为首都。他修建了防御工事并构造了运河系统。他的后代建立了大清真寺并扩建了较早的阿萨清真寺。在两次破坏和重建后,城市到纳贾王朝(10211156)和马赫迪王朝(11591173)时遭受了更进一步的损坏。它的防御工事与宫殿被破坏而且面积也减少了。12281454年间统治提哈迈平原和南也门的阿苏勒王朝,是该国在古代与中世纪最繁荣的时期。乍比得再次成为政治和文化中心。其大学的影响遍及伊斯兰世界而且跨越了印度洋。与他们之前的统治者阿尤比一样,阿苏勒王朝也是建设者;他们建筑了清真寺、伊斯兰学校、喷泉和道路。他们的建筑创新,例如穹顶,已经永存下来。乍比得的衰落开始于塔希尔王朝统治时期(14541517),特别是在第一次奥斯曼征服时期(15451638)。

乍比得的街道与小巷网,占地135公顷,被保围在一个椭圆形的防御工事墙内,仍然是按照其非常早的规划组织的。较宽的街道,其形状几乎是环形的,似乎是较早的城墙路线的重造。城堡、大清真寺和Asa清真寺组成了城市的主要景观。烤硬的覆盖着白色的刷墙粉的砖块是组成这个均匀的建筑整体的主要物质。它为装饰建筑的几何学的图画和书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特别是在许多宗教建筑上,包括86座清真寺和伊斯兰学校。院子房间是城市的家庭建筑的基本要素,也包括有茅草屋顶的泥砖房屋。这种建筑风格,在乍比得以其最完美的形式出现,在提哈迈平原随处可见。乍比得的民宅很具特色,宽不足2米的小巷像迷宫一样,幢幢民居仿佛重叠在一起,外观看似简朴,但室内装修和家具都很豪华。

乍比得因早在公元7世纪就已存在,并且是政治和贸易中心。这座城是国内军用建筑,它都市化的设计具有杰出的艺术性和历史价值。乍比得从1315世纪,因它的伊斯兰大学而闻名于阿拉伯和穆斯林世界。乍比得既是伊斯兰教世界极其重要、屈指可数的学术之都,也是实施宗教教育的重要城市。这里有穆斯林学院、学校和清真寺等建筑200多处,其建筑物强烈体现着宗教色彩,但又不失为极具艺术价值的建筑精品。

3   也门 乍比得历史古城17

3   也门 乍比得历史古城18

3   也门 乍比得历史古城16

3   也门 乍比得历史古城15

3   也门 乍比得历史古城14

3   也门 乍比得历史古城13

3   也门 乍比得历史古城9

3   也门 乍比得历史古城10

3   也门 乍比得历史古城12

3   也门 乍比得历史古城2

3   也门 乍比得历史古城6

3   也门 乍比得历史古城5


4   也门 索科特拉群岛(2008

Socotra Archipelago

索科特拉群岛位于阿拉伯海与亚丁湾的交接处,是印度洋上四个岛群中的一个,由4座小岛和2座岩石小岛组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印度洋通向红海和东非的海上交通要道,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要道,构成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海上生命线,战略位置重要。

索科特拉群岛位于印度洋西北部,靠近亚丁湾,长250公里,包括4座岛屿和2座位于非洲之角延长线上的小石岛。这处遗址具有普遍的重要意义,因其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生长着有大量独特的动植物,索科特拉群岛上825种植物中的37%、爬虫类动物的90%以及95%的蜗牛种类在世界其他地方都未曾发现。群岛上还生活着大量陆地和海洋鸟类(192种鸟类,其中44种在岛上繁殖,85种定期迁徙),包括许多濒危鸟类在内。索科特拉群岛的海洋生物也极具多样性,其中包括253种建造珊瑚礁的珊瑚,730种海洋鱼类,300种螃蟹、龙虾和小虾。

索科特拉群岛面积3650平方公里,主岛面积3635平方公里。由于该群岛是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要道,又由于岛上生产珍贵药材,自古以来,它一直是不同历史时代的列强所垂涎的地方。早在远古时代,古印度人不断到这个岛上获取乳香、龙胆、龙血树、没药、芦荟、麝香猫、龙涎香等珍贵药物,他们把这里称之为“幸福岛”。古埃及第十二王朝处于兴盛时期,埃及法老经常派人到这座岛上收集珍贵药物,重点购买岛上的乳香,为制作木乃伊之用。据说,当时乳香的卖价高于黄金。古埃及人开始称这座岛为“班赫”岛,意为神奇岛。3世纪,希腊最著名的草药专家德尤斯古里德斯对这座岛上的珍贵药材进行了专门研究,并在他的著作中加以记载。后来,他们又把它称为索科特拉岛,意为“远方的市场”。

索科特拉群岛虽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的自然条件,但数百年以来,这座宝岛屡遭侵略。例如早在公元52年,岛民就已经在圣多马的指引下皈依基督教。1507年,葡萄牙人来到岛上,帮助岛民摆脱了阿拉伯半岛上伊斯兰教国家的控制,但是4年以后葡萄牙人离开该岛,使得岛民又重新沦为苏丹的臣民。1886年,同苏丹国一道归入英国保护,成为英国在印度洋上的重要基地。1967年,索科特拉群岛随南也门独立。目前,该岛是也门的领土。

索科特拉群岛被称为印度洋中的加拉帕戈斯群岛,是全球十分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基地,素有“生物进化活博物馆”之称。索科特拉岛在600700万年前与非洲大陆相隔离,这与加拉帕戈斯群岛十分相似,在索科特拉岛上生存着700多种奇特稀有的植物群和动物群,其中三分之一的物种是索科特拉岛所独有的。在索科特拉岛生存的树木和植物渡过了漫长的地质隔离时期,许多物种具有2000万年历史。岛上比较著名的物种有龙血树、沙漠玫瑰、锐叶木兰、没药、乳香等,另外也是全球大量陆地鸟和海鸟的重要栖息地,其中包括很多受到威胁的鸟类。海里有大量的巨型龙虾、海龟和跳跃的海豚。但是由于外来物种,尤其是山羊的不断繁殖,岛上的植物生存受到很大的威胁。

在索科特拉群岛上生长着一种“龙血树”。目前在地球上只有索科特拉群岛等少数地区还有龙血树。龙血树外观造型颇为独特,主要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长,树冠酷似假想的UFO飞碟,直冲云霄,树液为红色,因此得名“龙血树”。龙血树属百合科植物。生长十分缓慢,几百年才能长成一棵树,几十年才开一次花,树龄可达6000多岁。因此十分珍贵稀有。全世界有150多种,我国南方的热带雨林中有5种。龙血树受伤后会流出一种血色的液体。这种液体是一种树脂,暗红色,是一种名贵的中药。中药名为"血竭""麒麟竭"。是难得的疮伤特效药,外用可消痛止血,敛疮生肌,内服可治跌打损伤、胸腹瘀痛。古代人还用龙血树的树脂做保藏尸体的原料。而岛上土著居民常用它治疗妇女产后血崩,此外还可用作染布和制陶的着色料。不仅如此外国的公司也对索科特拉群岛越来越感兴趣。他们前来收购乳香、以及当地的特色药材香料,这些植物价格不菲,奇货可居。

岛上除了龙血树以外,另一种奇特的植物是巨琉桑当地居民把这种植物称为沙漠玫瑰,或者“世界侏儒”。沙漠玫瑰,外型非常附合外星生物的形象,与其在非洲和阿拉伯大陆的近亲不同。它粗粗短短的的外型适合抵挡季侯风。在悬崖上出现的“沙漠玫瑰”相当特别,直接嵌进石头长出来,完全不需要土壤,树皮像橡胶一样闪闪发亮,枝干顶端长出漂亮的粉红色花朵,是岛上最主要“宝瓶树”之一。岛上还有其他种类的“宝瓶树”,树干中储水,主要生长在干旱地区。

因战略地位显著,所以长期以来,外国占领者一直把该岛作为海军基地使用,只重视利用它的战略地位,根本不重视对该岛进行开发。这样,这座宝岛一直处于沉睡之中,至今仍是一座未被开发的荒岛,被人们称为“印度洋上的处女岛”。这也导致岛屿开发滞后,岛上旅游服务业发展缓慢,服务设施简陋。非洲之角的附近海域时常有海盗出没,索科特拉群岛正孤零零地坐落在此,索科特拉群岛有一幅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貌,但是索科特拉群岛主岛马略卡岛,是世界上最后几个令人神醉的地方。岛上的五万个索科特拉人说着属于同一种语言的四种方言,这种吟唱般的古老语言其他也门人是听不懂的。

索科特拉人靠鱼和山羊生存,此外就没有多少其它的食物来源了。但是他们住的地方地貌极为多变,处处散发着超现实美感。岛上绝大多数居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农牧生活。文化娱乐活动缺乏。岛上流行近亲结婚的习惯。这种习惯在整个也门和其他阿拉伯国家都比较普遍。由于索科特拉岛为未被开发的处女岛,近亲结婚的风气更为盛行。在很多情况下,孩子的婚姻都由父母包办,堂兄妹、表兄妹结婚的现象比较普遍。

4   也门 索科特拉群岛13

4   也门 索科特拉群岛10

4   也门 索科特拉群岛14

4   也门 索科特拉群岛3

4   也门 索科特拉群岛4

4   也门 索科特拉群岛9

4   也门 索科特拉群岛5

4   也门 索科特拉群岛2

4   也门 索科特拉群岛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