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行—文艺之旅

 雪茶酱 2020-04-05

去南京,是奔着先锋书店。

记得是刚放暑假,济南到南京的高铁上,由北而南,无聊向窗外看去,全部是平坦土地,渐渐地小水塘接替出现,单一色调的大片土地变成了整整齐齐小小方方的彩色地皮,哇好美啊,想拍可又拍不好,于是就睁大眼睛眨呀眨,想要全部记在眼睛里,那时觉得越朝南走越是精致。

说是奔着先锋书店,可又不仅仅局限于此,不过只是在秦淮区打转儿。

丹罗蜡像馆

走过秦淮河上的文德桥头,走到路口时,想看看还有什么新奇的地方,转着脑袋上下左右的看,哈哈发现了一个蜡像馆,丹罗蜡像馆,听过好久的蜡像,这次终于有机会见识一下了。门票价格上尽管有学生证也不是半价,原价120,有学生证90多,正如天津的瓷房子门票(有学生证优惠一些,但不会半价)一般,可这也抵挡不了我好奇心,买票进,可真的进到里面,才发现参观的人寥寥无几。当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这种旅行或出差,短短几天时间,遇到想要东西,想看的景色就抓紧去买去看,因为不能保证下次还有机会遇到,不过缺点在于,可能会遇到一些质量不好价格偏高的物品,会有上当受骗的风险。

南京丹罗蜡像艺术馆是引进具有世界领先制作技艺的雕塑蜡像品牌,呈现跨越古今的英雄人物和银幕经典,丹罗蜡像馆总建设规模三层(实际展览层只有两层),总展览面积达3700余平方米,是中国展览规模最大,展出蜡像艺术品最丰富的蜡像艺术馆之一。

蜡像馆二层偏向单个人物的展览,三层偏向情节剧情的展览。蜡像人物有伟人、有电影人、有明星、有动漫,就是外国的人物偏多些,人物按照1:1比例制作的,做的很精致,皮肤上的毛发都可见。我盯着《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的杀手里昂,看他鼻孔里的鼻毛,嘴角的胡子,啧真实的让我害怕。

我刚刚查蜡像馆评论发现,蜡像馆不在了,已然成为了电玩城,我当时去的时候是18年7月份,这才多久就不在了,我有些不能接受,可回头细想也是,做艺术做书店的不能仅靠情怀,还得有资金。

我不确定蜡像馆现在存在与否,若是想去参观,请确定好信息,本篇是回忆。秦淮区还有江南贡院、夫子庙、乌衣巷等景点。

先锋书店

我去的这家店是在老门东,因地处南京京城南门(即中华门)以东,故称"门东",与老门西相对。我总误念为老东门。

从蜡像馆出来,就奔着先锋书店去了,进入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果真是文艺区,小酒馆,露天电影,空气中弥漫着轻柔的音乐……一边欣赏一边朝着目的地走去。

走在石砖砌的大道上,旁边是庄重高耸的城墙,路灯昏暗,老门东先锋书店几个字忽然掩映在前,我到了。

当时天已经黑了,书店里的人却是不少。从小小的门踏进去,门外高于屋内,踩着阶梯下去,古朴气息纷至沓来,书店整体木制结构,就像一户人家,满足了我的文艺想象,两侧高立的书架,中间摆着畅销书和一些香氛和纪念品。踩着吱嘎的楼梯上到二层,这里有座位供休息和读书,啊啊啊,这才是我想象中书店的样子。在里面转了一圈又一圈,眼睛都忙不过来了,我要把这么多美好的事物都记到眼睛里。

有人这么记录,“往楼上走,屏风隔着一间间软软可以陷下去的沙发,有种坐着就不愿意再起身的感觉。整个楼层为复式中空设计,四周雕花镂空,长长的书台靠着即可看到一楼的景象。

 回去的路上一直很震撼,一家书店设计成一户人家的样子,并精心创造舒适的读书体验带给读者。就像厦门不在书店的合伙人之一麦子说:“书店未来一定是一个生活方式的综合体,让每个人进来的客人都能安心地坐下来,享受读书的时光,就像家一样,没有任何拘束感。”南京老门东先锋书店便是这样的一家书店。”

的确,书店不仅仅是买卖书籍的场所,还可以是一个具有生活气息的家园。最后,我买了一本书,《设计诗》,正如名字所言,诗的位置、字数、形状,从封面到封底,都是是被有心设计出来的,出乎意料,惊喜百出。

“硬纸板被用来做封面封底,颜色也没有稍改,甚至能看到纸板间的空洞。书脊并没有被封面包住,而是素面朝天,仅以布片印上理想国的图标和书名、作者。封底也有意外的小惊喜在,定价39元人民币的《设计诗》被换算成了3.69英镑、6.06美元以及更多都没听说过的货币单位。书里有很少的文字,很多的空白,很快地翻翻大概半小时就能看完。”

可能有的人会说这书浪费纸张,我却不以为然。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幅诗是,一串字构成女性曼妙的曲线,当我看到时,眼睛紧紧盯着字,只读字,压根没在意这诗的形状。后来我让几个人看那幅诗,无一例外的都盯着字看,忽略了整体的美感。

从先锋书店出来,绕着中华门走了一圈,只依稀记得高大的城墙。

或许知道了我为什么会觉得武汉昙华林没有文艺气息,因为那里只有饰品店,没有书店。


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里昂图、秦淮景及贡院景为自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