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磅|各省市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探索

 快乐英平 2020-04-06

随着养老机构服务的愈加成熟,各省市逐渐开展了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探索。根据国家“9073计划”,居家与社区养老服务人群占总人群的97%。因此,各省市对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探索逐渐深入。

北京:广设点,高质量,新模式
广设点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和信访工作等事项。会议要求,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扩大集中式居家养老机构试点。提高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完善养老服务运营扶持政策。做好政策衔接,推动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

高质量

北京市集中发布30项地方标准。其中,针对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方面发布了《养老机构心理咨询服务规范》及2项《居家养老服务规范》系列标准。养老机构心理咨询服务首次有了规范。

《养老机构心理咨询服务规范》采用记忆障碍自评量表、画钟测验、7项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9项患者健康问卷等适用于老年人的通用筛查量表进行初步评估,列举箱庭疗法(沙盘游戏)、表达性艺术疗法等常用的心理咨询方法,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接受心理咨询服务提供专业保障。

《居家养老服务规范 第8部分:呼叫服务》规定了呼叫服务总体要求、呼叫中心服务要求、服务评价与改进等内容,适用于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街道(乡镇)养老照料中心等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提供的呼叫服务,提出服务人员在收到派单信息3分钟内应予以回复等要求,有利于提高本市居家养老呼叫服务的规范化水平。《居家养老服务规范 第10部分:信息采集与档案管理》对居家养老服务信息采集、信息记录管理、档案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有利于提高信息和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新模式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等事项,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探索实行“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扩大集中式居家养老机构试点,将专业服务延伸到家庭。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推动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增加老年食堂、老年活动室等养老服务功能。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

重庆: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后年全覆盖

从2020年重庆市民政工作会议获悉,将加快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生活照料、文化教育、精神慰藉、短期托养等功能,搭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亲情化、全方位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今年重庆将确保完成132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1052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任务,实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超过50%。

沈阳:今年新建100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市民政局将深入落实《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确保全年新建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0个、改造社区养老服务站300个。

对符合条件的3000户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切实改善我市困难老年人居家生活环境。同时将探索建立空巢、留守、失能等特殊老年群体居家社区探访制度,积极开展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

河北:实现居家养老站(点)城镇街道全覆盖

从省民政厅获悉,2020年河北省将新(改)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点)400个,实现城镇街道全覆盖,并确保11月底前完成目标任务。

2019年,河北省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完成新改扩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22家,改造提升特困人员服务机构(敬老院)42家,培育二星级以上示范养老院294家,提前3个月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省建成符合标准(75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63家,覆盖90%的城镇街道。建成社区日间照料站(点)2358个,覆盖67%的城镇社区。

提高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几点建议

目前,居家养老服务还处于保障供给量的状况,服务质量与服务对象的匹配度还未能够进行精细化管理,在接下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中应当注重以下几点:

1.了解居家养老人的要求

养老问题的重中之重是照料老人的日常生活,主要包括照料家务、保健服务以及高龄、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入户护理服务和心理安抚。在家务帮助方面,许多老人一日三餐是难题,老人希望有人帮助做饭i老人希望有人帮助打扫居室卫生,希望有人帮助洗衣。一些高龄老人对清洁钟点工、送餐、做饭也有很大的需求。老年人去医院看病的次数很多,老人希望就近得到医疗服务,希望得到入户护理服务,希望有关方面能提供家庭病床、急诊联络、上门诊疗等服务;有相当数量的老人感到日常生活寂寞,特别是空巢老人,希望有人来串门聊天,得到结对照顾,希望有人上门看望。

2.提高服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社区居家养老能否成功推行和发展。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扩大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有计划地在高职院校或大学增设与社区服务与管理相关的专业和课程,把社区服务人才的培养纳入代教育系统之中,采纳养老机构岗位实训、项岗实习等学习方法,努力做到教育与实际工作的零对接,从源头培养拥有专业知识技能的老年服务高级人才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建立健全完善职业资格认证与评价管理制度,社区服务人员在学习和培训的过程中,按照《家政服务员国家职业标准》和《养老护员国家职业标准》进行培训后上岗。按等级的不同设立薪酬水平,激发服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促使其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更好的服务社区。把社区服务的“专业技术和理念”渗透到实际的社区服务工作当中。

3.提高服务供给内容的针对性和丰富性

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对于那些经济状况较好、身体较健康的老年人家庭应当实行市场化运作,提供有偿服务,并在社区文娱活动,丰富老人的生活,让他们快乐充实的度过闲暇时光;鼓励他们在量力而行的前提下,积极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或志愿者组织,或寻谋第二职业实现自我价值。对于经济条件不好的特殊或困难老人可以实行低偿或免费的服务,社区工作者的工作任务除了照顾好每个老人的日常生活外,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医疗知识,能够针对一些老年人经常出现的身体健康问题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同时社区工作者也应该时刻关注老人的思想波动,尽量给老人一些心理慰藉,鼓励老人要健康乐观的面对生活,安享晚年。

文章来源:网络资料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