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弃美国优渥待遇,陕西80后教授毅然归国,成果获《科学》关注报道

 jdycs1234 2020-04-06

鸡蛋壳是大家常见的生活垃圾,可当鸡蛋壳遇到了西安科技大学魔术手屈孟男教授,它便会产生神奇的力量,与超疏水碰撞出不可思议的科学火花。而这项神奇的科学火花——屈孟男团队在超浸润材料领域取得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也被世界著名科学刊物《Nature》Research Highlights所报道,这也是西安科技大学的科研成果首次获得《Nature》期刊的关注和报道。

本期推送,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魔术手屈孟男教授——

放弃美国优渥待遇,陕西80后教授毅然归国,成果获《科学》关注报道

人物简介:

屈孟男, 1981年1月生,兰州大学有机化学博士,美国匹兹堡大学博士后,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荣誉称号获得者,现为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及硕士生导师。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评议专家、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RSC Advances、Applied Surface Science等国际学术期刊审稿人及Journal of Nanomaterials特刊客座主编。

放弃国外优渥待遇,他携初心毅然回国

1981年,屈孟男出生于陕西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从小受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使得他对教师行业格外向往。2008年,他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兰州大学完成学业及博士论文后,来到了西安科技大学任教。

在真正成为一名化学与化工学院教师后,他深刻认识到了我国材料化学与国际前沿联系的必要性,于是便迫切希望能有机会与国际前沿课题组交流,从而提升自我。幸运的是,基于他之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美国匹兹堡大学的一位教授发来邀请信,邀请他前往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愿意为他提供在美的所有生活资助。

放弃美国优渥待遇,陕西80后教授毅然归国,成果获《科学》关注报道

在美国工作期间,屈孟男醉心于科研,努力学习充实着自己。他认真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取得的丰硕科研成果打动了美方课题组,并以优渥的条件,希望他长期留在课题组。他不忘初心,毅然回国,将在国外所学的先进科学知识、研究方法和管理理念运用到学校的科研和教学中,为推动西安科技大学材料化学学科向国际前沿领域靠近,贡献了自己所有的力量。在他的日程表上,早已没有了双休日,每天都要工作十余个小时。

最年轻博导带领科研团队,跑出西科大加速度

回国到西科大任教以来,在学院的支持下,屈孟男慢慢集合了一支创新能力强、结构合理、成员之间有着紧密学术联系的仿生功能界面材料研究团队。一个实验室从零起步,到成果累累,与屈孟男的付出与心血是分不开的。值得一提的是,屈孟男的爱人何金梅副教授也是其中团队骨干,科研夫妻档,让彼此多了一份包容与理解。

放弃美国优渥待遇,陕西80后教授毅然归国,成果获《科学》关注报道

近年来,屈孟男还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了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及两次西安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奖励。其个人也先后获得了'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西安科技大学'优秀教师'等荣誉,并于2017晋升为教授,成为西安科技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放弃美国优渥待遇,陕西80后教授毅然归国,成果获《科学》关注报道

带着对科研的热忱和对工作的担当,他带领团队潜心钻研,近些年来,团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级科研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40篇,其中SCI、EI检索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在仿生界面功能材料领域取得了一定具有特色的研究成果,更结合了西安科技大学学科优势与特色,开展了一系列基于矿物质的固体表面特异润湿性调控及仿生功能材料的制备。

变废为宝,他制备出性能优异的超疏水材料,被《Nature》点赞

凭借着刻苦执着的钻研精神,屈孟男几十年如一日,克服了一路走来的一个个障碍,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突出的科研成果。超浸润材料领域里神奇的'鸡蛋壳'就是其中的一项:他带领的仿生功能界面材料实验室,利用生活中随处可得的厨房垃圾鸡蛋壳,为主要原料,制备出了性能优异的超疏水材料。该材料不仅对于水滴表现出了很强的排斥性,而且对于强腐蚀性的液滴也呈现出了很高的接触角。目前,大部分人工制备的超疏水材料都具有机械稳定性较差的缺点,但这种超疏水材料不仅很好地克服了这一缺点,而且可以抵御严苛的表面磨损。

世界著名科学刊物《Nature》Research Highlights 评价该项创新不仅具有原材料廉价、制备方法简便等优点,更重要的是利用了生活中废弃的鸡蛋壳这一生物质材料,取材广泛。因其对环境非常友好,符合绿色发展的观念,同时具有很好的机械耐久性和化学稳定性,所以材料应用前景广阔,可以用于自清洁、防腐蚀、防冰涂层,也可分离过滤含油废水等。

放弃美国优渥待遇,陕西80后教授毅然归国,成果获《科学》关注报道

此外,屈孟男教授提出的增强超疏水表面机械稳定性和耐久性的普遍规律,还使得我国材料学领域在超润湿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一定领先。这些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而且具有广阔的实际应用前景,同时,具有自修复性能和耐摩擦磨损性能的超疏水材料内在结构和表面润湿性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成果,可为疏油疏水材料、亲疏转化智能材料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保证。随着研究方向的深入,必将会促进超疏水材料日后在工业和生活中更广泛的应用,也可促进材料科学、表面工程、涂层涂料科学、表面效应与表面技术的交叉学科领域的发展,同时为我国微电子机械系统、信息技术及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提供先进的界面材料和技术保证。

放弃美国优渥待遇,陕西80后教授毅然归国,成果获《科学》关注报道

屈孟男常说:'不管是科研还是生活,我们都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和毅力'。如今,这个年轻的博导正和自己的团队在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西安科技大学的带领下,朝着更高的科研目标奋力奔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