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发动一场新的武装起义。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武昌起义”爆发。之后,十余省宣布脱离清王朝的统治而独立,史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起义的胜利,促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是亚洲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但是,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却认为武昌起义的成功是个意外,他说:“武昌之成功,乃成于意外,其主因则在瑞澄一逃;倘瑞澄不逃,则张彪断不走,而彼之统驭必不失,秩序必不乱也。”为什么孙中山会这么说呢? 第一,许多革命党人不认为在武昌起义是上策。 武昌虽然是九州通衢,却也是四战之地,正因为这里水陆交通比较发达,所以很容易受到敌人重兵集团的进攻。也因此,同盟会领导人孙中山等才执意要先在广东发动起义。事实上,武昌起义爆发后,部分装备精良的北洋军迅速赶到了武昌城下,准备进攻。但是清军统帅荫昌,非要等清军主力集合完毕,才发动进攻,给了革命军十余天的准备时间。之后,黄兴赶到武昌,率革命军反攻,饶是如此,还被清军拿下了汉口、汉阳。若非袁世凯对革命军采取又打又拉的手段以胁迫清廷退位,武昌城真的难以保住。 图:清军统帅荫昌 第二,武昌地区的革命形势及基础并不优越。湖北是清朝政府统治的堡垒地区,群众的革命热情并不强烈,因此许多革命党高层如孙中山等人并不看好湖北,未把湖北作为革命斗争的重要区域,对湖北的革命形势未抱希望。1911年9月29日,雷铁崖批评湖北人在保路运动中的表现既远逊于“拼死以争”的川人,又落后于“亦尚有罢课开会之举”的湘粤两省,“声息俱无,群仰清政府鼻而嘘而沫”。“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没有想到湖北人闷声发大招,给全国革命形势送了个大礼包,武昌起义成功敲响了清朝封建统治的丧钟。 第三,武昌的反革命力量比较强大。 当时湖北省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民心较为安定。而且,武汉是清朝新军重点布阵的地方,清末练新军的翘楚,首推袁世凯,次推张之洞。在张之洞苦心经营之下,湖北新军设一镇一协统,人数在全国较多,实力也很雄厚的。武昌起义前,张之洞虽然已经去世数年,但是在任的湖广总督瑞澄向有贤名,貌似文武双全、思想进步的干才(没想到会是个纸老虎)。瑞澄曾在苏州等地编练内河水师,一举击溃盘踞太湖一带的水匪;升任湖北总督后他还与锡良领衔联名十八省督抚致电军机处,请速开国会,成立责任内阁。历史学家章开沅说:“瑞澄并不是腐败官僚,他是个积极推动改革的人。” 第四,起义的领导力量并不强大。 辛亥革命的领导中坚是孙中山、黄兴等领导的同盟会。而武昌起义是由文学社与共进社领导的,他们只能算同盟会领导下影响力不太大的分支机构,并且共进会、文学社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甚至到起义前夕仍未做好协调组织工作。共进会、文学社原定请同盟会领导人黄兴、宋教仁来武汉领导起义,但他们均未能赶到武汉,于是起义指挥部决定推迟到10月16日发难。武昌起义的军事总指挥为蒋翊武,参谋长为孙武,总理为刘公。但是,由于情况泄露,革命党人名册、起义文告、旗帜等都已泄露,彭楚藩等人被杀,蒋翊武、刘出逃,孙武受伤住院。武昌城内戒备森严,无法与各标营革命党人联络,实施起义计划。 正因如此,无论是革命党还是清廷,都对于武昌起义的成功颇感意外。那为什么武昌起义还能成功?这主要得益于这个大清王朝的“送命总督”——瑞澄!瑞澄号称干吏,却临危处置失当。武昌举事之初,主要是士官出身的革命党人在筹划,旧派军官及北洋将领皆观望不动。待到革命党领袖或死或逃,起义本来已告失败。但由于瑞澄先将抓获的革命党领袖砍头示众,后要按搜到的革命党的名单按图索骥式抓人。这引发革命士兵恐惧,于是在没有革命党领袖领导的情况下,新军士兵自发起义,诚可为各国军事史上罕见之行动。 图:瑞澄 所以,武昌起义能够意外之中获得成功,确实得益于这个大清王朝的“送命总督”!对此曹汝霖说:“武昌兵变,由于中央集中军权之后,引用士官出身之军官与北洋将领遂分派别,有新旧之分。武昌起义,由于新派主谋,初仅两营起事,余皆观望不动。后鄂督瑞澄搜得叛军名册,牵涉新军士官很多,士官恐株连,遂先发响应。假使瑞澄处以镇定,将名册销毁,即可使反侧者安心,徐图处置,何至酿成大祸。” 不仅如此,一见革命爆发,瑞澄突然逃跑了。总督一跑,负责军事指挥的镇协张彪也跟着跑了。之后赶来的北洋新军在陆军大臣荫昌的领导下逡巡畏战,没有倾力镇压起义,这些情况在客观上帮助了起义成功。对比之下,“黄花岗起义”就比较不幸!虽然两广总督跑了,但水师提督李准却比较镇定,迅速调来大批人马平息了这场起义。其实,缴获党人名册后,见上面列许多军人姓名,湖北布政司陈树屏曾建议销毁名册以安人心,但师爷张梅生力劝按名捕之,瑞澄听张的意见,很快抓获三十二人,诛杀三人。于是军心骚动,第二天就爆发武昌起义,瑞澄则弃城而逃,先逃上海,再逃日本,诚可谓大清王朝的“送命总督”。 当然,给大清王朝“送命”的,不仅是瑞澄、张彪、荫昌等人,还有摄政王载沣。当时的有识之士均意识到要早日立宪,开国会,组织内阁。连瑞澄这样的高官也联名请朝廷早开国会,没想到载沣压制大批士绅的和平请愿,好不容易开了内阁,却大部分都是皇族。这连立宪前朝廷高官满汉对半的比例都不如,一下子激化了民族矛盾,把大批立宪派人士及地方实力派推向了革命阵营。武昌起义后,湖北咨议局议长汤化龙,即表示赞成革命,出面承担民政工作,之后黎元洪也表示赞成革命,两人同时署名通电敦促各省谘议局响应革命。 立宪派及清军加入革命阵营,给朝野极大的震慑,如黎元洪被迫出任湖北军政府总督后,武汉军政各界都感到意外,说“想不到黎协统也是革命党”。这使得残敌更心惊胆裂,易装潜逃者,不可胜算,给当时实力占绝对优势的顽固派以巨大的心理打击。 可以说,正是清朝中央的错误做法,把越来越多的人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待到清政府终于答应实行君主立宪时,时机早已过去。汤化龙说:“清廷无道,自召灭亡,化龙知祸至之无日,曾联合诸公奔赴京都,代表全国名义,吁请立宪,乃伪为九年之约,实无改革之诚。……此次武昌首义,并非专行种族革命,实为政治革命。出现在二十世纪时代,君主国逐渐减少,民主国日益增多,如能按照共和制度,则满清永久立于优待地位,享共和幸福,较之君主时代之危险,至有世世子孙莫生帝王家之惨,胜百倍矣。” 正因如此,在武昌起义之前,孙中山领导的十三次武装起义均告失败,许多人都认为革命成功还得好多年。湖北革命党本希望黄兴来组织和领导起义,然而当时黄兴只注重两广和云南地区而忽视武汉,他此时又在海外并明确表示不看好湖北的革命形势,甚至要求推迟起义。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一场群龙无首,仓促上阵,一帮名不见经传的、找不到合适的领军人物的,由士兵自发发动的起义竟然能获得成功!出现这种情况真的是只能说明大清王朝气数已尽,诚如赵烈文四十四年前所预测“抽心一烂,则土崩瓦解……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