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AY 17】把握当下每一个学习的机会!

 康泰wjr图书馆 2020-04-07

第三单元 金匮要略

十五、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1.“妇人宿有癥病[1],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此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2]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癓不去故也。当下其癓,桂枝茯苓丸主之。”

【词解】

[1]癥病:病名。指腹内有瘀阻积块的疾病。
[2]衃(pēi,胚) :一般指色紫而暗的瘀血。此作癥病的互辞。

【释义】

本条论述妊娠与癥病的鉴别及癥病漏下的治疗。妇女素有癥病史,停经不到3个月,又漏下不止,并觉脐上似乎有胎动。其实这不是真正胎动,而是癥积作祟,故曰“为癥痼害”。因一般胎动均在受孕5个月左右出现,且此时其部位应在脐下,而不会在脐上。如果怀孕6个月感觉有胎动,且停经前3个月,月经正常,受孕后胞宫按月增大,这才属于胎孕。若前3个月,经水失常,后3个月又经停不行,胞宫也未按月增大,复见漏下不止,这是癥痼造成的。宿有癥积,血瘀气滞,所以经水异常,渐至经停。瘀血内阻,血不归经,则漏下不止。须知癥积不去,漏下难止,故当消瘀化癥,使瘀去血止,所以用桂枝茯苓丸治疗。方中桂枝、芍药通调血脉,丹皮、桃仁活血化瘀,茯苓渗湿利水。

对于本条历代注家多从癥胎互见释之,即宿有癥病又兼受孕,并因癥病致孕后下血不止,故均以“有故无殒”作为使用本方的理论依据。但从临床实际看,素有癥病复又受孕毕竟少见。故解释为胎癥的鉴别及癥病的治疗,既符合文义,又切合临床。

2.“妇人怀妊,腹中㽲痛[1],当归芍药散主之。”

【词解】

[1]㽲痛:㽲(jiǎo,绞),腹中急痛。

【释义】

本条论述妊娠肝脾失调腹痛的证治。原文仅指出主症腹中㽲痛。据方测证,可知此妊娠腹痛是由肝脾失调,气血郁滞湿阻所致。肝藏血主疏泄,脾主运化水湿,妊娠时血聚胞宫养胎,肝血相对不足,则肝失调畅而气郁血滞,木不疏土,脾虚失运则湿生。故用当归芍药散养血调肝,渗湿健脾。

十六、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

【词解】

[1]郁冒:郁,郁闷不舒;冒,头昏目不明,如有物冒蔽。郁冒意即头昏眼花,郁闷不舒。
[2]胃燥:“胃”泛指胃与肠,由于津液耗伤,胃肠失濡而致燥结成实。

【释义】

本条论述产后三病的形成原因及病机。痉病、郁冒、大便难是妇人产后容易发生的三种病证,乃产后亡血伤津、气血不足所致。产后痉病,是由于新产失血过多,复加汗出,腠理不固,感受风邪所致。阴血虚少不能濡养筋脉,复感风邪,化燥伤津,筋脉失濡,发为痉病。主要表现为筋脉挛急抽搐,甚至角弓反张、口噤不开等症,与《痉湿暍病》篇所论痉病,症状虽同,但病因不一。《痉湿暍病》之痉,由外感误治伤津,筋脉失养引起;本病为产后亡血伤津,复感风邪,筋脉失养所致。本病根据其病机特点,可用三甲复脉汤加党参、钩藤以育阴滋液,柔肝熄风。

十七、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1.“妇人咽中如有炙脔[1],半夏厚朴汤主之。”

【词解】

[1]炙脔:肉切成块名脔,炙脔即烤肉块。

【释义】

本条论述妇女痰凝气滞于咽中的证治。本条所述,即后世所称“梅核气”。病人自觉咽中有物梗塞,咯之不出,吞之不下,对饮食一般无妨碍,还可伴有胸闷叹息等症。多由于情志不畅,气郁生痰,痰气交阻,上逆于咽喉之间而成。此病多见于妇女,男子亦可见。治疗用半夏厚朴汤解郁化痰,顺气降逆。

2.“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释义】

本条论述脏躁的证治。脏躁是因脏阴不足,虚热躁扰所致。一般表现为精神失常,无故悲伤欲哭,频作欠伸,神疲乏力等。还常伴有心烦失眠,情绪易于波动等。甘麦大枣汤补益心脾,宁心安神。方中小麦养心安神,甘草、大枣甘润调中而缓急。脏躁原文未明指何脏,注家解说不一,如《金鉴》认为即心脏;曹颖甫认为指肺脏;沈明宗、尤在泾、唐容川等认为是子脏;陈修园则认为五脏属阴,不必拘于何脏。以陈氏之说较为全面。

巩固背诵环节

要根据表格进行复习哦~

今天要复习第十六天、第十五天和第十二天的速背卡哦

今天的学习结束啦

大家都很棒!

明天继续加油哦~

编辑:小金鱼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