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WebQuest 到底是什么!

 秉能咨询 2020-04-08

上一期的推送中,提到了“WebQuest”这一词。这一期呀,我们就来好好认识一下“WebQuest”到底是什么。

首先,文艺地卖个关子。“WebQuest”呀,是传统的课堂接受式学习到完全开放的研究性学习中间一个很好的过渡,它能在原有的班级授课的形式下,帮助学生开展自主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的研究性学习。

好了,事不宜迟,赶紧看看它到底是什么吧。

一个WebQuest必须包括ITPREC这6个关键属性

即:绪言(Introduction)、任务(Task)、

过程(Process)、资源(Resources)、

评估(Evaluation)、结论(Conclusion)。

除此之外还可有诸如小组活动、学习者角色扮演、跨学科等非关键属性

绪言”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给学习者指定方向;通过各种手段提升学习者的兴趣

为做到这一点,可以使主题看起来显得

◇与学习者过去的经验相关;

◇与学习者未来的目标相关;

◇充满吸引力,生动有趣;

◇重要,因为具有全球性意义;

◇紧迫,因为需要及时的解决方案;

◇有趣,因为学习者将进行充实而有意义的角色扮演。

任务”模块对练习结束时学习者将要完成的事项进行描述。最终结果可以是一件作品(如PPT),或者是口头报告。具体可包括编纂、复述、判断、设计、分析等,或是这些任务不同程度的综合

过程”模块中,教师给出学习者完成任务将要经历的步骤,让学习者知道完成任务的过程。其中可以包括把任务分块的策略,对每一学习者扮演角色或看问题的视角的描述等。指导者还可在这一部分提供学习建议及人际关系建议,如怎样组织头脑风暴活动等。整个过程描述部分应当相对简短而清晰。

资源”是一个网站清单,这些网站能帮助学习者完成任务。资源经过了预选,以便学习者能在主题上集中注意力,而不是漫无目的地搜索。需要说明的是给学生的资源并不限定在网上,也可以包括非网上的资源。如教科书、录音带、与他人面对面的交流等。

评估”是一个新增的模块。显然,如果我们要证明用网络来学习的花费是值得的,我们需要测评学习结果。由于我们寻求的学习在布鲁姆目标分类学中处于较高层面,因此难以用多项选择测试题来测量,需要有一个评价量规。根据给予学习者的任务的不同,评价量规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结论”部分提供机会总结经验鼓励对过程的反思拓展和概括所学知识,鼓励学习者在其他领域拓展其经验。这一部分并不特别重要,但能进一步解释、说明文档,提示读者这是文章的结束。“结论”部分还可以给教师提供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全班讨论时可能会用得到。

小编有话说:

以上就是WebQuest的组成部分啦。大致流程有:挑选主题、选择任务、评估设计、过程设计(美学加工、完成细节)。

另外呢,根据完成时间的长短,WebQuest可以分为短周期和长周期两种。短周期的WebQuest一般一至三课时完成,而长周期的WebQuest一般耗时一个星期至一个月。

WebQuest,你,懂了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