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看大学生录像扶人事件:救,还是不救?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白乙笑谈馆 2020-04-09

“生存,还是毁灭?”这原是莎士比亚笔下哈姆雷特王子的一句经典台词,是他在复仇中当对一切产生怀疑时所要进行抉择的问题。没想到在现今的社会,当人们面对需要救助的人时,竟也要面临类似的抉择:救,还是不救?

近日,在安徽,5名大学生看到一名突发脑溢血倒在路边的男子,首先想到的竟也是这样一个问题。当然他们很快作出了正确的抉择。但为避免遇到“碰瓷”现象,他们用手机先进行录像取证后才将倒地的男子送到当地医院救治。据医院诊断报告,该男子是临时脑出血,若晚到医院几分钟可能就性命不保了。

这是应该值得庆幸的,若这5名大学生再多考虑几分钟,也许所有的结局都将改写。不敢想象,如果该名男子最终无法救治,他的家属会揪住这5名大学生进行索赔吗?这类事已是早有先例。譬如2014年1月9日的网易新闻网就有过一篇类似事件的报道:《扶老人遭索赔16万 “心寒”救人者获清白》。可见这5名大学生先录像取证再救人的行为并非多此一举。我们因此也不得不佩服现代大学生的精明。

然而对于促使大学生变得如此精明的原因,却也让人感到有点莫名的悲哀。帮助他人,救人于危难,本是人内心真善的自然表现,但因“碰瓷”、救人反遭被救者讹诈等不良现象的存在,致使人在行善时也变得迟疑起来了,有时为了谨慎和自保,有人宁愿让自己变得狠心或冷漠。大学生这种精明的“善心”,当然是值得赞扬的,尽管少了些赤子之心,多了些圆滑世故之心。然而他们的行善,却也证明了无论外在的环境如何复杂,如何变化,如何让人失望,人善良的本性都是无法湮灭的。这也许就是让人始终感到希望的所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