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德国分成了联邦德国(西德)和民主德国(东德)两个国家。在美苏争霸之际,人们认为两个德国并存的局面会永久持续下去,但随着东欧局势的持续动荡和柏林墙的突然倒塌,德国即将再次开启统一的历史进程。 当时两德的人民有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他们急切盼望能够实现国家的统一。但是两德统一并不只是两个德国的事情,其还涉及到四个二战的战胜国,即美、苏、英、法,他们的态度将决定两个德国能否真正实现统一。 1.美国喜闻乐见。 以联邦德国合并民主德国的方式实现两德统一,对美国来说是喜闻乐见的。在美国看来,对两德统一不是支持与否的问题,而是如何使其不影响美国在欧洲的利益,具体来说就是统一后的德国是否还会继续留在北约。所以当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明确表示统一后的德国不会离开北约,并欢迎美军继续驻扎在德国之后,美国公开宣布'两德统一是德国人民自己的事情'。 1989年11月9日聚集在勃兰登堡门的民众 2.法国反对不成,只能顺水推舟。 从地缘利益看,法国是德国分裂的最大受益者,所以当出现两德可能实现统一的倾向后,法国是坚决反对的,并为此发出战争警告。然而面对美国的大力支持,以及苏联的作壁上观,法国可谓孤掌难鸣。那么既然阻扰不成,何不顺水推舟,所以法国总统密特朗苦思冥想之后,向科尔提出了同意德国统一的条件,那就是德国放弃使用本国货币马克,接受欧洲单一货币,密特朗此举是意图将两德统一的问题置于欧洲一体化建设的前景之中。而德国为了减少法国的阻力和猜忌,以及维持德法特殊关系,全盘接受了这些要求。两德统一和欧洲统一的捆绑,使德法两国终于摆脱了数百年以来的地缘政治矛盾,此后两国以合作求安全,以合作促发展。 3.英国力不从心。 而长久奉行均势外交的英国,最初对两德统一也是持反对态度的。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意欲与法国联手,但是英法两国在欧洲建设问题上矛盾重重,如果英法联手反对德国,将使欧洲一体化的前景扑朔迷离。所以当撒切尔夫人向密特朗讨教两国联合防止德国统一的办法时,密特朗表示其不愿意以硕果累累的欧洲一体化建设和法德和解,换取英法特殊关系。没有美国和法国的支持,英国已经无法左右德国的统一进程了。 4.苏联衰败,选择有条件赞成。 其实两德是否实现统一的最关键因素是苏联的态度,因为苏联在民主德国有38万驻军,两德统一意味着苏联将失去一个重要的华约成员,失去一个与西方对抗的前沿阵地,失去一个牵制美国的筹码。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苏联已呈衰败之相,其对两德统一可谓有心无力。 1990年2月,科尔赶赴莫斯科与戈尔巴乔夫会晤,其一方面指出苏联如阻止两德统一,将损害苏联和西德的关系,进而影响双边经济合作;另一方面则保证不将北约前线向东推进。在科尔的软硬兼施之下,戈尔巴乔夫最终明确表示:德国的统一应该由德意志人民自己解决,应该由他们自己选择以何种国家形式,以何种速度和条件实现统一。这乃是一个历史性成果,这表明苏联的态度已经由坚决反对转变成了有条件赞成。 7月中旬,科尔再次访问莫斯科,以诸多承诺换取了戈尔巴乔夫对两德统一的完全赞成。科尔的承诺主要包括经济和安全两个方面,主要内容如下: 1)经济方面 ① 联邦德国提供一笔为期5年的无息信贷,总额50亿马克; ② 额外支付120亿马克,用于安置从民德撤出的38万苏军。 2)安全方面 ①不得向苏联索要加里宁格勒(原为德国的哥尼斯堡); ②两德统一后,北约不得在原民德领土上得部署军队(德军除外),不得进行军事演习。 ③ 统一后的德国需将武装力量缩减至37万人,而且不得拥有原子、生物和化学武器。 这一系列的承诺,满足了戈尔巴乔夫摆脱经济困境的愿望,照顾了苏联的国家安全利益,但其最重要的作用是扫除了影响两德统一的最大外部障碍。7月17日,科尔又与波兰达成了解决双方边界问题的全面协议,这份协议明确指出统一后的德国将不会向波兰提出领土要求,奥得河和尼斯河一线是德国东部的永久边界。至此,两德统一的所有外部障碍均被扫除。 5.两德统一,瓜熟蒂落。 9月12日,《关于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诞生。条约明确规定:自两德统一之日起,美、苏、英、法四大国取消对整个德国和柏林的权利和职责,恢复德国在内政和外交方面的全部自主权。10月3日,民主德国各州依据西德基本法第23条正式加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至此,两德统一大功告成。 综上所述,联邦德国抓住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以经济援助和缩减军备苏联做出了让步,并以放弃使用马克和融入欧洲一体化消除了法国的猜忌。这一次,德国不是以'铁与血',而是通过和平方式实现了统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