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育儿路上有九九八十一关,那么其中一关就是隔代养育!

 余近山 2020-04-10


不让孩子在地上爬,老抱着;

偷偷给孩子吃果冻、喝可乐;

惯着孩子,只要你一管,他们就护着娃;

追着孩子喂饭,不让培养自己吃饭好习惯;

......


 你有经历这些老人带孩子时的情景吗?一群当下没有外出活动上学的孩子,多了很多跟家人相处的时间。其乐融融的同时,也免不了隔代之间的一些育儿矛盾。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下,似乎老人带孩子成为了天经地义的事情。隔代养育也成为了有中国特色的育儿模式。

 只是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辛苦并不是付出了,就会得到正向的反馈。



 就好像父母辛苦地挣钱养家,但孩子却抱怨父母没有时间陪他;也好像老人辛苦地替子女带娃,子女却还是会嫌弃他们养育孩子的方法太陈旧!

 所有人的出发点都是“爱”,但这些不同的“爱”有时却会相互矛盾!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化解这种的矛盾,让这份爱成为助力呢?

寻找答案


 昨天下午第十二场真优比比会员线上课堂,真优比比的老师为大家带来了《隔代养育,让它成为助力而不是分歧》,帮助大家一起找到隔代育儿的正确方法。




如何让隔代教育的效果1+1≧2?

1.明确第一责任人

  • 带养不是“代养”

2.增加爷爷奶奶的价值感

  • 多理解,少抱怨

  • 抓大放小

  • 不吝啬感激和赞美

  • 另外,要给予物质方面的感恩

3.沟通方式很重要

  • 控制情绪、分场合、借自己的缺点来说说

4.巧妙利用“第三方”

  • “第三方”是谁?——权威、孩子、伴侣

答疑解惑


Q
&
A

老师你好,宝宝四岁多了,爷爷奶奶还坚持喂饭,怎么说都不通,弄得孩子在我们自己带的时候也不肯自己吃,这要怎么办呢?

A:你好家长!首先,我们要看孩子的精细动作发展怎么样,孩子能不能自已吃饭吃的好不好?如果他常常会吃到满地都是或者吃的动作很慢,那第一点要先加强孩子精细动作的发展,手腕的转动。在我们的孩子自理能力增强了之后,我们才能够来谈育儿的理念。

第二点育儿理念的问题。很多时候,都是从孩子出发,只是方式不同,才有了想法的分歧。幼儿园是一个很好的跳板,如果常常包办,在幼儿园是很“吃亏”的,可以作为和奶奶的沟通切入点。四岁的宝贝已经要去到幼儿园吃饭啦。如果再喂他的话,他会减少了很多锻炼的机会,也会剥夺了他的自主的能力跟意识。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啊,没有爷爷奶奶的疼爱该怎么办呢?老师不会一直去喂他,吃不饱怎么办呢?所以呢,我们从孩子的方面去出发,去告诉爷爷奶奶,我们要好好锻炼他,他才能够在幼儿园吃得饱。从老人的角度出发,怕他吃少了,怕饭凉了。那我们可以买保温碗,或者一开始先给孩子一小碗,大碗放旁边,吃完再盛。

另外补充一点,也要让孩子感受到自主进餐的好处。例如好吃的东西得靠自己用勺子舀,喂饭就只有蔬菜了之类。也可以同桌吃饭,让他感受一起进餐的快乐。

Q
&
A

老师您好!天气热了奶奶开始要给孩子把尿,看过育儿知识是不提倡把尿的,可是奶奶会说以前带孩子也是这么过来的,怎么沟通会更好?

A:你好家长,首先我们的期待是否合理?是希望老人完全不抽烟了?完全不再看电视了?从喜欢呆在家里变成喜欢外出玩?

如果不是,那我们应该考虑“可操作、可执行、可达到”的解决方案。

比如:宝宝在家的时候,老人可以在哪里抽烟?如果不在家看电视可以带宝宝去哪里?

其次,我们是否每次建议的时候,都让老人感到“被否定”,和“被改造”。如果只有空洞地建议“不要老在家看电视啊,有什么后果啊”等,那么老人其实只听到“不要做什么,去做什么”。这是一种“否定+驱使”的沟通方式。属于无效沟通。

所以,要注意自己的语音语调语气,甚至说话时的姿势,比如坐下来心平气和得谈,先给予认可,再想办法探讨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式。

隔代养育=真情+善意+美德

希望我们在隔代养育中,发现更多的真情和益处,多些理解和沟通。

下期课堂


 春季是上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儿童因体质较弱,此时很容易感冒、咳嗽。那么,小儿感冒咳嗽高发季节,爸爸妈妈该如何从容应对呢?下期课堂,我们一起来探讨。

4月15日下午3点第十三场线上课堂

《宅家期间,宝宝咳嗽怎么办?》

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学习,

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