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人身边都有的危险因素,伤血管、影响内分泌,严重时可致命!赶紧自测风险,对症改善

 晴朗的天1166 2020-04-10


前两日的武汉解封,宣告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与此同时,国外疫情形势严峻,每天数十例的输入性病例依旧让人忧心。

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我们的身体可能会不断积累某种 “危险因子”,一旦蓄积过多,就会导致体内儿茶氨酚、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水平明显上升,促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甚至导致心梗、脑梗急性发作。

这种“危险因子”究竟是什么?哪些人属于“危险因子”的偏爱人群?我们又该怎样减少危险因子的蓄积,避免不必要的健康威胁?

【本期专家】

1

某种手型

预示“危险因子”风险高

很多人会通过看手相了解自己,但你知道手型也能透露健康“密码”吗?

1
不同手型预示不同的思维方式

【方法】将一只手的手指伸直并拢放在纸面上,另一只手握笔,沿着手的边缘画出手型,对比食指与无名指的长度。

无名指的生长发育,与胚胎期的雄性激素相关。胚胎期雄性激素高,无名指相对就长一些。而不同的手型也预示不同的思维模式

如果无名指比食指长,说明思维模式偏男性

如果无名指比食指短,说明思维模式偏女性

2
女性思维更易焦虑

男性的思维模式相对直接、聚焦,做某件事时思维就停留在这件事上,越投入越享受,不容易有压力。

女性的思维模式相对发散,是多线性的,做一件事时可能想着其他很多事, 大脑就容易“堵车”,存在矛盾冲突,导致 “危险因子”出现,并作用于肾上腺等,增加心梗、脑梗风险。

3
一个字母,自测焦虑情绪

这种“危险因子”就是焦虑情绪。你是否出现焦虑情绪了呢?不妨自测一下吧~

【方法】在头上或胸前放一张纸,拿一支笔,写出英文字母Q。

如果你写出的Q在对面的人看来是反方向的,说明你可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控制欲强,想让身边的人和事按照自己的要求进行,这样的人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如果线条颤颤巍巍,说明可能已经出现焦虑情绪了,肌张力高导致线条不连贯。

4
如何缓解焦虑情绪?

长期过度焦虑会给健康带来不良影响,所以,积极缓解很重要。专家给我们推荐了一种呼吸调节放松法,一起学起来~

呼吸调节放松法

第一步:坐在椅子前1/3处,腰背挺直,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放在双膝上。

第二步:调息。用鼻腔深吸气,吸到胸腔胀满为止,屏住3~5秒;再张开口缓慢呼气,收腹,把胸腔的气体完全排尽。

第三步:调心。让自己大脑的所有注意力完全放在呼吸上,感受气息的流动。

一吸一呼算作一次,连续做10~15次,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焦虑、放松心情的作用。如果是高度紧张或压力特别大时,可以每天多练习几次。

2

某种血型,心理危机风险高

除了手型,不同血型也对应着不同的性格特点,与另一种“危险因子”相关。

1
哪种血型心理危机风险高?

A型血的人相对内向,喜欢钻牛角尖,喜欢掩饰自己,自我要求很高,目标责任很强,特别强调一件事情做到尽善尽美,认为事情没做好应该归咎于自己,做好了则是应该的。

B型血的人相对外向,善于表达,出现心理问题的风险较低。

AB型血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情绪不稳,往往内心冲突较大,但又具有独立的管理能力。该外向的时候外向,该内向的时候内向,该理性的时候理性,该感性的时候感性,很多伟大的政治家、管理者都有这样的性格特点。

O型血的人情感相对丰富,做事相对灵活,善于化解情绪,真正遇到压力的时候不多,出现心里问题的风险也比较低。

不难看出,A型血的人出现心理问题的风险更高。而且他们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通常会面临很多压力,长期的自我约束会导致身体神经系统一些激素异常分泌,更容易出现血压、心率异常,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2
A型血与抑郁情绪相关

与A血型相对应的“危险因子”其实就是抑郁情绪,他们慢慢承受越来越多的压力,当压力过大或无法解决现在的问题,就容易出现抑郁。

抑郁与焦虑一样都属于负面情绪,焦虑最大的特点是紧张担忧抑郁最大的特点则是悲伤难过。两者往往又会有交叉重叠,1/2~2/3的焦虑者会伴有抑郁,一半以上的抑郁者会伴有焦虑。

3
一幅画,自测抑郁情绪风险

你的抑郁风险有多高呢?拿出纸笔,继续跟着我们做测试吧~

【方法】画一幅“雨中人”的画,必须包括雨和人两个要素,其余部分可以自行发挥。

我们以主持团的画为例进行解读:

李建平医生的画:雨都不是雨点,雨势大到连成线,而且人在画面中极其渺小,说明抑郁风险高。

王凯医生的画:画上有云,预示后面还有狂风暴雨;画中人没有伞,用双手抱住头,说明很无助。抑郁风险也比较高。

优优的画:画中人虽然有伞,但表情悲伤,还有眼泪,说明自我感觉很糟糕,可能在想雨天不好,很危险等。抑郁风险也较高。

悦悦的画:伞把人保护得很好,人没有淋雨,还有闲情牵一只小狗,抑郁风险低。

金铂医生的画:画中人有伴侣,抑郁风险低。

4
如何缓解抑郁情绪?

面对抑郁情绪,我们又该怎样疏解?其实,吃对食物,就能起到辅助作用。

大脑中有一种负责情绪的物质,叫五羟色胺,其前体物质是色氨酸。生活中,适当多摄入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就有利于增加五羟色胺的合成,提升大脑中枢五羟色胺的功能水平,从而辅助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常见食物色氨酸含量排行榜

双豆炖支竹

食材:黑豆、黄豆、腐竹、丝瓜、白醋、大蒜、番茄酱、盐、白砂糖。

做法:

1.腐竹、丝瓜切成菱形块;

2.浸泡好的黑豆、黄豆,用清水加入少许白醋浸烫2分钟,去除豆腥味;

3.锅中少油,三成热时放入大蒜炸至金黄,放入腐竹,炒干水分后再放入丝瓜,翻拌均匀;

4.加入少许番茄酱上色,倒入少许开水,水开后倒入黄豆、黑豆,大火烧开,加入盐、白砂糖调味即可。

3

“抗疫”一线人群

警惕创伤后应激障碍

国内疫情能得到有效控制,离不开“最美逆行者”。节目现场,我们连线了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援鄂医疗队的队长——急诊科主任秦宇红。

秦主任表示:刚开始支援鄂州市中心医院时,面对陌生的新冠肺炎,大家几乎都是在恐慌和担忧中度过的,他第一周的每天晚上大概只能睡4个小时。第二周陆续有患者离世,甚至某天上午连续3人死亡,面对生命的逝去,他们的精神受到强烈打击,深感失败、无奈与遗憾。

像他们这样身处一线的人群,包括医务工作者、新冠肺炎患者等,亲身经历了严重创伤事件,很容易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表现出以下几个症状:

◎闪回:大脑中像放电影一样反复出现所经历的场景;

◎回避、否认:不承认曾经有过这样一段经历,假装没事人一样,这是心理上一种本能的防御机制,称为选择性失忆

◎过度警觉:对与经历相似的场景十分警觉,这是应激障碍最平常的一种表现。比如:打过仗的士兵,只要看到瞬间发生的大火花,或者突然听到巨大的声响,都会警觉起来,因为这类似战争的场景。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比较重的心理问题,需要及早接受心理治疗,有时甚至要联合药物、物理、器械治疗,让患者慢慢摆脱或接受创伤的现实,能够回归正常生活。

昨天节目播出后,不少粉丝留言没来得及记下求助号码,现在不妨记一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