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原藏珍:玉剑饰

 睫毛上的风尘 2020-04-10

             原

文物纪录片中原藏珍


让文物活起来


  珍               

 


第六十六集玉剑饰


玉剑饰为装配在剑身及剑鞘上玉质部件的总称,通常由玉剑首、玉剑格(或称玉剑镡)、玉剑璏[zhì]及玉剑珌[bì]组成。玉剑饰的起源可追溯至西周时期,流行于战国至汉代。

玉剑首、白玉浮雕蟠螭[pán chī]纹玉剑格、白玉透雕螭纹玉剑珌,1986年河南永城芒砀山僖山汉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玉剑首,镶嵌在剑柄之首端,体呈褐色扁圆状,直径5.2厘米,厚0.6厘米。顶面内区中央有一球面凸起,中心有五个小方格组成十字形,周围浅雕四组勾云纹,外区浮雕谷纹,底面有三孔,孔外有一道深槽与三个小孔相连,用于插入剑柄。

白玉浮雕蟠螭纹玉剑格,置于剑鞘与剑柄交界之处,长5.7厘米,宽1.9厘米,厚2厘米,正面高浮雕一身体修长的蟠螭,身躯弯曲,回首卷尾,背面阴线刻兽面纹和勾云纹,侧视呈菱形,中部有一长椭圆孔可供穿插。

白玉透雕螭纹玉剑珌,嵌于剑鞘末端的装饰品,长7.7厘米,厚1.2厘米,梯形透雕。上部为兽面纹,中部为一穿游于云中的蟠螭,下部一小熊兽咬住螭尾,俏皮可爱,周边饰有勾云纹,上端有一长圆形孔。春秋晚期开始,玉质剑具已于铜剑上装备。《楚辞·九章·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wéi]”,佩戴长剑似乎成为士大夫的时尚潮流。

剑饰静默,却非无声,转过身,似乎就能听到那时的厮杀与吼叫,硝烟,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弥漫。




我知道你在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