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小渔村词17期23讲.doc
2020-04-11 | 阅:  转:  |  分享 
  
小渔村词17期23讲

诗词意象与词牌《破阵子》



各位词友,晚上好!

今天,我们学两个内容:诗词意象和词牌《破阵子》。今天所讲的内容有少部分资料来自于渔村总部词学十九期大漠老师的讲义内容,在此表示感谢!



一、意象

诗词学到现在,意象,这个概念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从联到诗,到现在我们学到的词,意象都是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我在以前的评阅课程中也零散地谈到过一些。我们今天从什么是意象、意象的特征、意象的选择、意象构图四个方面来梳理一下这个知识点。

<一>、什么是意象

众所周知,诗词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正如庄子的言意之辨。所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言是抽象的,是不能够尽意的。而意是要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立象以尽意”,强调要借助客观外物来表达主观情感。就是“客观的生活场景和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相交融,通过审美的创造而以文字表现出来的艺术景象或境界”。意象是渗透了作者主观体验的物象,它构成了唐诗宋词中的审美意象,是生成词的审美意境的基本元素。对意象的选择、营构,体现了词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也是词人独特风格的具体表现。审美意象是我们大家都十分熟悉的审美观和欣赏对象,是作者构建在作品中生成审美意境并表达作者的审美观与审美心胸的抒情意象。大家不妨回想一下自己所熟悉的诗词是不是几乎每一首作品中都会有不止一个审美意象?而这些意象的组合共同生成了作品的意境,使得作品表现出或喜或忧、或哀怨或豪放的抒情特质,以至让人们反复吟唱、咏叹,百读不厌。词中的抒情意象,更是沟通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桥梁,要体味词中的美妙意境。换言之,意象就是沾染或渗透了诗人感情而有所变形的形象。意象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是意和象的融合,所有的意象都或多或少、或浓或淡地浸染着诗人的情思。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二>、意象的特征

我们首先用分析意象的方法分析一下李清照的词《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中用了六个意象:淡酒、秋风、过雁、黄花、细雨、梧桐。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六个意象的含义,然后再结合作者人生经历及时代背景等因素综合分析,从诗歌意象之一管窥探这首词的思想内容。

酒:酒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有的意象。“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表现了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叔云》)满怀失意愁闷,无从解脱;“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以酒消愁,故作洒脱的无奈与苦闷;“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满腹身世之愁,亡国之恨;“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是怀才不遇之愁;“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柳永《雨霖铃》)细写与情人离别之愁;“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状写与朋友离别之愁。等等等等,由此可见酒是“愁”的象征,李清照是借酒消愁。“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并非酒淡,而是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秋风:不论诗人还是文士都喜欢写风来寄托感情,当然,春风是喜悦,秋风是悲愁。“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被秋风所破歌》)表现自己及天下寒士生活的窘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苍凉的秋景蕴涵着无限悲苦的愁绪;“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描写妇人秋日思念远方的夫君。“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刘禹锡《秋风引》)“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是飘泊异乡的孤客,听到苍凉秋声,乡愁油然而生。而李清照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则是用秋风渲染孤苦无依的愁情。这句话表面是怨天,实际上是在感伤自己的衰弱。

过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人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灞远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马戴《灞上秋居》)在萧瑟的秋意,流露出诗人孤独凄清的心情和壮志难酬的愁绪。那李清照看到过雁而伤心也就不足为怪了。本该北归的大雁却向南飞来,而词人当时也正在南方避难,真可谓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然而这过雁不正是以前经常为词人传递相思之情的那一群过雁吗?(《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过雁还是那群过雁,只不过物是人非,收信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人世了。所以看到过雁不禁悲从中来。



黄花:“菊草本也,以黄为正,所以概称黄花。”(史正志《菊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李清照用菊花自喻,不愿做亡国之民,表达坚贞高洁的品格。但同时“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得出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这两句由景入情,情景交融。表面上写黄花憔悴,无人怜爱,实际上是双关语,喻示自己韶华已去,青春不再。枯萎凋零的菊花多像自己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再无当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到这里,作者的感情已渐渐融入到了落花之中。菊花之用,可谓是一箭三雕,意味无穷。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词人是位感情丰富的女子,这样守着窗儿,不免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如此孤独难耐,惨淡愁苦可怎么等到天黑呀!这就像一个特写镜头,把一个老人的孤苦无依的画面永久的定格在了词中。

雨:更是文人墨客为诗作赋必不可少的意象。“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淋漓的秋雨更增加了朋友离别的愁绪;“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壮志难酬之愁;“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这不再是普通的人事之愁了,而是作为亡国之君无以言表的深沉的亡国之愁。李清照也无一例外的借雨表达她的国破家亡的感慨。得出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梧桐: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一个心事重重的人,在夜里听到雨打梧桐叶的声音,更增添了满怀的愁绪。“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李白受权贵排挤,惆怅失意,寒秋登楼怀想与自己有相似经历的谢朓,思绪万千。浓重的秋色正好寄托诗人内心的愁思,“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借秋雨梧桐表达李、杨的爱情悲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的这儿句黄昏秋雨的景物描写是传神之笔,作者暂时摆脱了孤寂愁苦,用自己细腻的心灵去感受天气变化,捕捉到秋雨梧桐的自然神韵。梧桐一叶知秋,本身就是牵愁惹恨的事物,再加上淋淋漓漓的凄苦的秋雨,不仅滴在耳边,更滴向心头。这句主要写声,以声衬情。尤其是“点点滴滴”一语,极富顿挫凄凉之感。



“淡酒”、“秋风”、“过雁”、“黄花”、“细雨”、“梧桐”等这些意象,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哀愁又何止这些呢?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病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概括得尽呢!眼前这一切使词人的哀愁重重叠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形容,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铺垫、渲染、对比,而是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甚咀嚼。相形之下,就连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逊色了。因为李后主的愁还可形容,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的。也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抓住词中所选择的意象,在这些意象背后,我们看见了一个一生都被“愁”所困的女词人,“愁”是她作品的主调。早年的“愁”是闺怨、离愁、相思之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晚年的“愁”则是在经历了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后的“欲说还休”的愁,是一种沉甸甸压在心头的深沉的愁。

由此可见,诗词的构思是否巧妙主要在于它是否创造出了深邃、引人入胜的意象。意象是思想的载体,在鉴赏、评价、创作诗词思想内容的时候,我们应尽量从多角度全方位地来借助诗歌意象来理解和构建诗歌内容主旨,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意象,进入到意境中,去领略诗歌的意境美,即从意象把握情感,从意境洞察心胸,从而提高我们的诗词鉴赏和创作水平。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把握意象形成的几个特征。





第一、意象的形成是经历了一定“历史”验收过程的。

中国诗歌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以及诗人在其诗歌的创作中,为了抒发情感、表达意趣而对自然物和人造物所进行的情感内容的注入。这些被注入了情感内容的自然物和人造物,被后代诗人在诗歌创作中不断地继承使用,于是便具有了情感蕴意的相对稳定性,比如“夕阳”这个具有“怀人”之意的事物。它首先出现在《诗经》中,《诗经?君子于役》中说:“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意思是说:太阳已经偏西了,牛羊都已回家。丈夫在外地服劳役,叫我怎么不想他!从此这个“夕阳”就与怀人发生了联系,而具有了怀人的情感蕴涵。后代诗人继承了它的情感蕴涵,并在创作中使用它,以表达怀人的情思。又例如李白《送友人》说“落日故人情”;杜甫《春日忆李白》说“江东日暮云”。“夕阳”这个事物就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表达怀人送远的意象了。可见,意象的形成是经历一定的历史“验收”过程的。

第二,意象的形成必须符合一定的民族文化和共同的心理认同或思维方式。我们在创作時,不能随“我”个人的心性而对某一物象灌注个人意义上的特定情感或主旨。

意象首先是在某个很成功的或被人们广泛接受的诗歌文章中出现。它符合了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思维共性,或称“集体无意识”,在抒发情感上起到了作用,就会被后代诗人继承,反复使用,最终形成了意象。所以意象,也是最具有民族文化心理特征的。人世间的同一个事物,不同民族对它的文化心理反应也是不同的。

比如“月亮”这个事物,在汉民族的眼里它具有怀人、思亲的蕴意。许多诗人用它来引发对亲友的思念。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杜甫《月夜》诗说:“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月亮因此就成了怀人的意象。而欧美洲人眼里的月亮就是地球的卫星,并没有情感意蕴。同一种物象,可能成为具有不同情感蕴涵的意象。这是由于在诗歌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它被不断地赋予新的情感蕴涵。比如“鸿雁”,它既有书信的含义,又有“兄弟”的含义。由于鸿雁是结队而行,所以古人用它们来比喻兄弟。杜甫《月夜忆舍弟》说:“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一雁”就是孤雁。在安史之乱中,杜甫与他的兄弟们离散了,他只身来到秦州(今天水市),所以他用孤雁来起兴,表达对兄弟们的怀念。“鸿雁”还具有“艰辛跋涉”的蕴意。这是因为鸿雁秋天南征,旅途十分辛苦。高适《别董大》说:“千里黄云日色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里的“雁”作为意象,表达了对友人征途所遇艰难的关怀。



第三,意象还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尽管时代变了,但民族所形成的文化心理没有多大改变,我们仍然生活在民族文化氛围中,接受着民族文化积淀的影响。因此,现在我们进行诗词的创作过程中,使用传统诗词的意象仍然能够取得抒情达意的效果。现在举出几个诗例来证明:唐代的边塞诗创造了“明月照临关塞”的意象,这个意象包蕴了丰富的军旅生活和情感内容。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从军行》:“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如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个意象在当今的诗歌中被继承使用下来,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时隔上千年之后,李叔同于1915年在杭州第一师范任教期间,创作了校园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诗歌的第一段,使用了大量的古代送别诗、怀念诗的意象。“长亭”是古代人送别之处,是送别诗的典型意象;“古道”与感伤离别相关联,也是表达离情的重要意象。李叔同这首校园歌曲中的”芳草“,也是蕴涵离别之情,是送别诗、怀念诗常用的意象。《楚词招隐士》说:“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由此,“草”与离别、思念之情结缘。王维诗《送别》说:“山中相送罢,寂寞掩柴扉。芳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就是用“草”的意象来写离情之浓重和不可泯灭。李叔同的“芳草碧连天”不但使用了这个意象,而且借用了白居易诗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意境。此外,诗歌中还使用了“柳”意象,表达对离别的不忍;还用了“夕阳”意象,表达对行路人的怀念;还用了“山外山”的意象,表达对行路人渐行渐远的关注目光。欧阳修《踏莎行》说“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山外山”于是成为怀念行人的意象。



一首《送别》之歌启开了国人的喉咙,凡是会唱歌的国人,大多数都会唱这首歌曲,之所以收到如此完美的艺术效果,与他集中地使用传统送别诗、怀念诗的意象有直接的关系。这些“集束式”的意象群,强烈地唤醒了民族固有的文化心理积淀。由此,我们应该明白,当今的诗歌创作,如果离开了传统诗歌的意象,就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浪费了这些传统诗歌意象,是非常可惜的。

第四、意象也与每个创作者的寓意和心性有直接关联。词尤其讲究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通过审美意象来寄寓词人的情感或追求是词这一特殊的文学艺术形式最关键的表现手法。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象,一方面,是具体诗词的情感表达的外物载体,另一方面也是审美主体人格的写照。比如李清照词中的“菊花意象”、姜白石词中的“梅花意象”,正是词人的人生经历与人格节操的象征。我们在学习和鉴赏前人的词作时,不仅要学习他们的作品,还要了解他们的人生历程和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这也是孟子所说的“知人论世”。

比如姜白石词中的梅花意象:姜白石存词共87首,而他作品中使用梅花意象的就有二十多首,姜白石的《暗香》、《疏影》更是咏梅的千古名篇,这其中不仅有作者对梅花品格的赞赏,更有作者铮铮傲骨的象征。在鉴赏和创作诗词作品时,如何感悟和把握到具体意象所要表达的意韵,体悟或表达出作者的高尚人格与高洁品格,从而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与文化涵养,这都需要我们在学识、修养、个人的审美观与审美境界上去严格要求自我。

那么要如何积累和选择这些意象呢?



<三>、意象的选择或再造

自然万物都可以是我们抒情言志的客观载体,但是,自然万物又岂能都出现在我们的作品中,尤其是诗词,篇幅狭小,用词极其有限,意象的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什么样的物象承载什么样的情感主题,表达什么样的诗词主旨,是我们写诗填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意象可以是自然之物,即写诗填词时的眼见耳闻之实景,也可以是经过作者大脑再加工后的一个想象,我把这个想象加工的过程称之为意象的再造。无论实景还是再造,我们对意象的取用都必须要有所选择,不能捡到蓝里就是菜。在意象的选择上,我们要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意象选择的宗旨是要表现自己创作的主旨,服务於主旨的,那么,什么样的主旨就决定你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意象。意象围绕主题选择,并且必须符合历史习惯和民族认同。这就需要大家在日常的阅读中去精心积累。大家不妨专用一个小本子,不断地进行意象的收集和记录。下面给大家提供一组常用的意象:

古诗中常见的表象征的意象

1、冰雪,心志忠贞、品格高尚的象征。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2、月亮,成了离愁别绪,思乡之愁的象征物。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3、柳树,惜别的象征。如柳永《雨霖铃》,就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4、蝉,象征品行高洁。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写照,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

5、草木,长势繁盛反衬荒凉,在古诗中用于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6、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水边的送边之所。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

7、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8、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9、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10、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

11、杜鹃,凄凉哀伤的象征。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12、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13、蟋蟀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它对蟋蟀的活动规律观察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那时古人已经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声后的惆怅。

14、莲,表达爱怜、爱情。

15、鹧鸪,表示离愁别绪。

古诗词中的意象可以说包罗万象,在此就不一一列出,显然也是列不尽的。这里不过是举些例证让大家能更具体地把握意象及其特征罢了。大家平常在读古典诗词的时候,不妨多留意、多品味、多学习,然后化为己用。



第二、意象的选择必须要有所取舍,眼见耳闻的实景很多很杂,不是所有眼见耳闻的实景都可入诗入词的。与主题无涉的景物,写多了,不仅无法突出主题,还有堆景害意之嫌。这个问题,我记得我在以前的评词课中多次谈到过。比如《浣溪沙秋枫》

凉雨疏风暮色寒,驱车向远到南山。霜红一片映眸前。

无意彩霞丢壑谷,有心天锦落人间。平添豪气满尘寰。

记得当時评这词時,两个作业紧挨在一起,首句都用到了“冷雨疏风暮色寒”,我给出的评语是这样的:无独有偶,两个紧挨在一起的作业,起句几乎是一模一样,仅相隔一个韵字,一个冷字,但两句话在全篇中所起到的作用却是截然不同。上阕词第一句不仅起到了交待時间地点的作用,而且它笼罩全篇,给整阕词定出了一个伤感伤逝的基调。但这阕词呢?大家仔细读完它,会发现它的“伤感”与全篇的玩赏美景后的豪情是格格不入的。这就关乎到一个选景的问题,我记得有次评阅一位同学的作业,谈到这个问题,说他选景不当,不能服务主题,结果,该同学对我说,我当時所见的景象就是如此啊,我没有撒谎,没有编造,实实在在地写当時所见所感,也有错吗?这不是实不实在的问题,我们所见所感有很多,不能都把它写进我们的作品中吧,要有所选择,而选取的原则就是是否能为主题服务。比方说,这里,大家一看到第二句话,馬上就会问,又是冷雨凄风的,又是暮色寒沉的,你还驱车向遠到南山去干嘛?找罪受哇?而最关键的问题是,诗词字数有限,我们须得惜字如金,每一个物象的选取、每一个字词的组织都必须服务於我们创作的主旨。



第三、意象的选取,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和思维逻辑,不能凭主观臆断,随意拼凑。还以上面那阕词《浣溪沙·秋枫》為例:“霜红一片映眸前。”冷雨疏风的傍晚哪来的霜啊?到南山去,為的是观景,观景就当然是写映入眼帘的景物吧,那么“映眸前”这三个字写来有何意义呢?过片的“无意”“有心”也是莫名其妙,彩霞怎么就无意了?天锦又如何就有心了呢?这看起来对仗很工整的两句话,实际上有凑字之嫌。即使是雨过天晴了,暮色已晚,又经驱车向远到南山的一个过程之后,还哪来的满天彩霞?没有这些合理景物意象的排布,煞尾的“豪气”就成无源之水了,让人顿生怀疑,这是哪里来的豪气?估计作者填这阕词,纯粹是為凑作业,闭门造车,根本就没有过向晚观秋景的亲身经历。当然,我们写作文字,不一定每一篇都写切身经历过的,但最起码,你的文字编造出来要有一定的逻辑性,让人觉着,它是真实的,才能打动人心,这是一个文学作品成功与否最基本的要求。



二、词牌《破阵子》

<一>、词牌简介:

《破阵子》:唐教坊曲名,一名《十拍子》。陈旸《乐书》云:“唐《破阵子乐》属龟兹部,秦王所制,舞用二千人,皆画衣甲,执旗旆。外藩镇春衣犒军设乐,亦舞此曲,兼马军引入场,尤壮观也。”按唐《破阵乐》乃七言绝句,此盖因旧曲名另度新声。元高拭词注“正宫”。

以上为《钦定词谱》中关於《破阵子》的词牌简介。这里有几点需要说明一下:

第一、关於《破阵子》与《破阵乐》和《十拍子》的关系,这一点词界很多争议,包括绿野尘风老师在词一的讲义中也作了比较多的考证,大体认为《破阵子》与《破阵乐》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牌,词谱体式有很大的不同,至於如何不同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钦定词谱》中搜来对比一下。两者的格律、体式,差别非常鲜明。《破阵乐》双调(长调),一百三十三字,前段十四句五仄韵,后段十六句五仄韵,《破阵子》双调(中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破阵子》是否如很多网教讲义所说的那样是遍摘於大曲《破阵乐》呢,词界也有不同的声音。而《十拍子》即为《破阵子》似乎也有异议,在宋词中,唯有苏东坡曾有一体《破阵子》的谱式填注以《十拍子》命名,但此后并无他人效仿,所以有人认为,苏也不过是借调填写,不足以证明《破阵子》就是《十拍子》。

第二、该词牌简介中关於《破阵子乐》的介绍,很容易引起读者的误解,认为《破阵子》就是一种军乐,既是军乐,则当豪放激越,只适宜於填写一些边塞、军旅情怀的内容。事实上,一是《破阵子》不是《破阵乐》,二是史料亦可考证《破阵子》的起源最初是来自民间,而非军乐,三则,我们如果大量阅读《破阵子》的例词,会发现用它来填写婉约旖旎的闺怨怀春情怀的宋词大家,不胜枚举,甚至连以豪放派词人著称的辛弃疾,也曾用《破阵子》填婉约词。如《破阵子·赵晋臣敷文幼女县主觅词》(宋?辛弃疾)“菩萨丛中惠眼,硕人诗里娥眉。天上人间真福相,画就描成好靥儿。行时娇更迟。劝酒偏他最劣,笑时犹有些痴。更著十年君看取,两国夫人更是谁。殷勤秋水词。”所以,大家不要狭隘而盲从地理解《破阵子》的声情范围。

第三、词牌宫调:元高拭注“正宫”,正宫调宜抒写什么样的情感?正宫----惆怅雄壮。雄壮大家都明白。惆怅,解释有四种,一曰,伤感;愁闷;失意,懊恼,二曰惊叹,三日轻率,四日仓猝。若以雄壮仓猝急骤解,这又似乎比较适合《破阵子乐》即军乐的特点。我们只能说《破阵子》也可入军乐吧!



<二>、词谱

《破阵子》: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晏殊

海上蟠桃易熟,人间秋月长圆。惟有擘钗分钿侣,离别常多会面难。此情须问天。

中仄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蜡烛到明垂泪,熏炉尽日生烟。一点凄凉愁绝意,漫道秦筝有剩弦。何曾为细传。

中仄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三>、解读词谱

1、一般词谱都有变格,而《破阵子》没有变格,仅此一体,这也是词谱中比较少见的一种现象。至於为什么,我们也不去作太多的考究。

2、句式:上下片都66775句,既有赋句,也有律句,以律句為主,这种句式应该说是偏齐整的,一般讲,句式参差不齐的,所填之词往往比较灵动,而齐整的则相对稳健大方。

3、再句式平仄特点。

第一二句: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韵),我们还原一下: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是为标准的马蹄韵,且两句平仄相对。

再看三四句: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如果忽略了可平可仄后是这样: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两句是为比较标准的律句,但平仄相粘而不相对,是为拗怒。又两句一叶韵,又相对缓和了一点这种拗怒的情绪。

第五句,中平中仄平,一句独立成拍,节奏放缓,平仄上也无拗怒,那么情绪上也相对平和下来。好比激越后的一声長舒!

全词上下片重头,格律一致,在情绪上亦为平和~激越~舒缓。整阙词去看,感情起伏波动较大,使得此词牌形成迭宕有致的艺术特色。

4、看用韵情况。全词上下片各五句,押三平韵,韵位比较疏朗,而且押平韵,那么从用韵去判断,《破阵子》的声情并不是特别激越而迫促的。

<四>、例词及例词解读

找例词这个环节,大家自己课后去做,希望同学们严格要求自己,一定要把这个工作做到位。通过解读例词,大家可以发现:

1、对偶要求:起拍二句绝大部分为工对。三四句也多有工对,但其相对而不相粘的格律特点,决定其对仗形式多为对偶,而非对仗,所以三四句,以宽对为主。下片亦同。可见,词牌《破阵子》的对偶要求比较多也比较严格,最起码上下片中必须有一处工對。

2、沒有用到领字。

3、所用韵部和声情表达比较宽泛,可写军旅,也可写闺情,可雄壮激越,也可婉约缠绵。

<五>、创作方法注意点。

《破阵子》词牌总结一下的话,其创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破阵子》起拍二句格式和《西江月》相同,为标准的六字赋句,且平仄相对,韵脚两句一协,要求对仗。但因其曲调声情不同於《西江月》的俏皮诙谐,在此二句的写法上需有别於《西江月》,宜大气流丽,否则易於流俗。

2、三四句相粘而不对!读起来就不和婉,有亢奋的感觉,且字数比一二句各多出一字,在节拍相同的情况下,此处唱速加快,又多有对偶,需有一气呵成之感,两句之间或并列或层进或转折,均需形成全词的情感高潮。

3、第五句,是为五言律句,与三、四句比起来骤然少了两个字,速度骤然放慢了,一句一拍一韵,则在情感的处理上,需要形成高潮后的迭落与幽咽,以体现该词牌的跌宕起伏。



下面布置作业:

填《破阵子》一阙,要求:

1、注意起拍过片要求工对,两联7字句可宽对也可不对,但需形成情感高潮。

2、注意意象的选择。



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75793...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