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在职MBA备考小计

 艾馨修养馆 2020-04-11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就到了2020.4.9,这是我2020年年后上班的第四天,因为疫情原因在湖北呆了60天,回来深圳再隔离了14天。那段日子真难熬,每天都比较郁闷,寻思着怎么回深圳,唯一一天心情很好,那天是2020210号,是辽宁省各大高校公布研究生成绩的日子。那天下午三点多,怀着激动的心,用着颤抖的手,我点开了成绩查询的页面,看到196的成绩,我又眨了眨研究再看了几遍,真的是196,综合125,英语71。突然疯了似的大笑起来,耶!旁边的老公都被我吓到了,嘘嘘叫我小声点,可惜已经晚了,已经把熟睡的宝宝吵醒了,我抱着她激动的说:妈妈考试分数还不错哦,真是太棒了。她用还没睡醒的声音说,妈妈太棒了!那个情形,我的状态用“漫卷诗书喜若狂”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哈哈),当时还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SA(指的是考研“上岸”)!这是2020年我的第一个好消息。

我是20199月底才决定考研的,当时一头雾水什么都不懂,因为一位前同事离职去上市公司工作的遭遇而决定得提升自己,于是就网上找了两家机构咨询,约了一家去试听课,觉得不错然后价格方面也给我优惠了一些,当场就报名了,就没去试听第二家,这也是缘分,当时感觉对了,现在想起来确实运气还可以,这个机构比较负责,虽然没怎么去上课,但是也学到了关键知识点。9月底报名冲刺班,10月份可以开始上课了,但是由于之前就安排好了去浙江几个地方游玩,所以带着稍有愧疚的心情还是按计划去浙江了,国庆回来又去参加了广交会,广交会结束已经10月底了才开始第一次上课,时间确实很紧,前后一起准备时间大概就只有2个月,而且因为公司是单休也只是周天才上班,偶尔模拟考试才周六请个假,因为公司和上课地点隔的比较远所以也不方便经常去听课,加起来估计就上了10多次面授课吧。

在职MBA考试是考两大门,一门是综合200分,基本三等份(时间和分数基本都是三等份),一份是写作65分(两篇作文: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一份是数学75分,还好都是选择题(其中的条件充分性判断是新题型,没接触过的人完全摸不着头脑);一份是逻辑60分,也全是选择题。还有一门是英语100分,难度介于四六级之间,题型基本和四六级一样:完型填空+阅读理解+翻译+两篇作文。以下就分别浅谈下这几门课程。

1.综合的两篇写作对我来说难度不算太大,因为以前语文成绩还不错,写作文还行,所以基本是跟着老师的思路来学习批判性思维,记住那些逻辑错误的类别,自己再做下真题进行巩固,多看几篇真题范文,甚至可以抄一下真题参考范文找找感觉,顺便摸清自己的写字速度,尤其是培训机构的老师最后带着我们总结近10年真题作文思路的时候,收获最大,基本把写作套路都学会了,考试的时候能头脑清醒跟着思路来分析就问题不大,两篇作文控制在1个小时左右,我考试的时候应该是花了70分钟左右,稍微慢了点,不过最后作文分数算下来有50多分,也值得了。

2.数学是我最头疼的也是我相对别的科目花了最多时间准备的,虽然考的不难,都是初高中数学,但是真的忘光光了,重新开始学习,慢慢捡起来了一些记忆,晚上不加班就跟着网课学习,跟着老师做一些经典题型,后面也是做真题,真题应该做了有六七年的往前到2014年左右,最后半个月都是做真题为主,掐着时间做,做完算下自己在规定时间得多少分,每次对答案都是心灰意冷,不过不用太担心,最后冲刺阶段老师会传授一些蒙猜大法,实在不会做的题也可以用这个方法,考试的时候心态放好一般都会比平时高分,考试会比平时模考简单一点,但是要细心并保持头脑清醒,因为真的坑很多啊,会做的题千辛万苦算出答案了一个坑就能把你给埋了!!!

3.逻辑,这是我新接触的学科,之前只是知道做事说话要有逻辑思维要有条理,真的还不知道专门有逻辑这门学科,而且还那么有趣,会冲击到我们平时的一些固有思维,学起来还挺有意思的,有些推理还是很难的,不过考试的时候因为时间问题,最后做的那门学科后面几道题基本做不完都乱选答案靠蒙的。

综合的做题顺序是作文-逻辑-数学,或者作文-数学-逻辑,看个人情况,基本都是会做的先做有把握的先做,作文肯定是不能丢的,因为作文是按档给分的,如果没写完掉档了不是几分的问题了,而且作文一般写了都会给比较合适的分数,材料话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思维是非常发散的,阅卷老师不会太苛刻,余下的两门学科都是选择题,没做完就蒙一个还有25%的概率蒙对,所以不管是谁都是建议先写作文的。

还有一大门就是英语了,说实话,英文基本是靠平时的积累和基础了,两个月的时候想要突飞猛进基本不太可能的,因为我是做外贸的,平时有用英语,基础比一般的同学要好一点,但是也不是很好,因为词汇量有限。两次模考都是69分,最后考了71分,我基本就是70分的水平了了,阅读理解做的不好尤其是最后一篇新题型5道题至少错了3道,以为英语只有50多分了,还伤心懊悔了好几天呢,没想到最后考了71,也是得益于主观题做的好,翻译和作文基本没扣什么分。平时没有背单词因为记不住而且感觉用处不大,记下好的句型和短语,做了四五套真题/模拟题,时间实在有限做不了那么多题呢。

不管是综合还是英语,主观题都帮了我的大忙,因为我考前花时间最多的就是作文,考试提前两天住到酒店,就一直在准备这四篇作文(综合两篇+英语两篇),看近十年的作文范文研究作文思路,学习别人的写作套路,再背几个常用的英语单词和句型。很多同学背模板,我没有专门去背,也是只知道大概思路要怎么写,多看几篇类似的范文,用自己的话组合一下变成自己的模板,感觉要比老师给的模板要更加适合自己。

备考路漫漫,看网上很多人考几年才过初试,我花了两个多月时间考了一个还算可以的初试成绩真是一件性价比很高的事情了。以下是关于MBA一些基本的建议。

我的考研决定做的很晚,但是一旦决定了也尽力去准备了。准确的说是从10月份开始准备,面授课没上多少,但是网课却都补上了,几乎每天晚上下班吃饭洗澡了就去办公室看网课学习(那段时间基本没管家里和小孩的事情,我老公给了我非常大的支持,做任何事他都全力支持我,这是我最幸运的事情)。一般都是晚上7点多到11点多的学习时间,那段时间过的很充实,之前经常感觉疲惫,没精打采,备考后竟然感觉精神更好了,这是因为之前精神世界不够丰富的原因吗?还是灵魂寄托不够?哈哈。

我们都很清楚啊,如果一次没考上就得再花一年的时间,心理和身体双重的煎熬,加一年的大好年华,而且我认为做任何事都是第一次做最有动力最有激情,重复做心态和信心就都不一样了,想到披星戴月的日子还要重复一遍且时间更长就心里很难受啊。所以,要么别决定,一旦决定就要静心投入争取一次上岸,冲刺阶段就别想着去哪里玩或者休息了,至少两个月的时间只有上班和备考两件大事。

可以的话报一家靠谱的机构,可以让我们少花点时间少走点弯路,毕竟考研不是一般的简单的考试,如果没有系统的复习和学习的话,想要一次过确实比较难,就算过了,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也是非常大的。

关注一些考研的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里面会有一些文章推送和研友经验分享,帮助自己更快地了解考研这件事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还有一些针对作文或者英语的公众号,甚至一些国家机构的公众号,比如人民日报和央视新闻等,因为考研我的微信关注更新了一遍也提升了一个档次,这里面的一些时事新闻和评论文章有助于我们备考作文。

坚持锻炼,身体很重要,一门三个小时的考试时间,是体力和脑力的高强度运动,反正我每次都是头昏脑涨的也不知道自己够不够清醒。

回想起备考的两个月,也是用心了的,虽然把握不大只想先试试水,考后觉得应该在去年国家线170分徘徊,还好主观题比较给力拿了比较理想的分数,才让最后的总分比预想的高出20多分。

总之,感谢自己两个月的付出,感谢家人的支持,感谢公司支持(虽然他们都不知道),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相伴,期待疫情早点过去,顺利高分通过复试,工作业绩蒸蒸日上,收入节节升高,20209月份咱们深圳虚拟大学园相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