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 · 仁心 · 无怨无悔 安宇 ┃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工作情景│ 厚重铅衣下的汗水,是付出大医精诚的纯粹 介入科……作为略显“另类”的存在,可能你不知道什么是介入科,不知道什么是铅衣人,不知道它能干什么?但是你肯定知道什么是辐射,介入科的医护人员却每天都要接触,这是一群穿着“盔甲”的生命卫士。介入科或许不够出众,但是它却很重要。 介入治疗就是通过X线等影像设备的帮助,利用各种各样的针、导丝、导管,应用微创技术,通过仅1~2毫米的切口进入人体,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它涉及的病种很多,包括全身肿瘤的拴塞,全身各部位血管梗死再通及成形。 此外,介入科还担任着“止血队长”的职务,脑血管、支气管、子宫等所有部位的血管的出血都是介入科的治疗范畴。 介入手术医护人员是一个特殊的医护群体,他们每天在辐射环境中为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承受着辐射带来的免疫力下降、癌变概率增大等风险。为了尽量减少辐射所带来的伤害,工作中医护人员都要在手术服里多穿一件重20多斤的铅制防护服,因此他们也被称为“铅衣人”。 因为长期在高辐射环境下工作,进入手术室后,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穿上厚厚的铅衣做手术:从头到脚,铅帽、铅眼镜、铅围脖、铅衣……把人遮的严严实实。 每天开始工作,都要全副武装,穿着15~20多斤重的防辐射铅衣,带着沉甸甸铅眼镜,就像是穿上了厚厚太空服,抬胳膊抬腿都困难,即使这样,身上载着再重的负荷,如果病人突发状况,他也得身手敏捷的处理一切可能发生的状况,当一天的工作结束,脱掉铅衣,感觉整个身体就像游泳以后人从水里出来,拖着沉重的四肢,感觉很累很累!!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对于从事介入工作的医生护士来说,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无论从身体还是精神来说都是一种挑战。 即使在冬季他们脱下铅衣时依然是汗流浃背,高强度的射线加上负重几个小时下来他们已经疲惫不堪。介入医师是名副其实的“高负荷”工作。 介入导管室是独立且封闭的科室,让人有种神秘且有点恐惧的感觉,尤其是门上的警示??标志,更是让人望而生畏。在这一道厚厚的铅门里,也时刻演绎着一场场惊心动魄,堪比一场场好莱坞惊险大片。时刻在考验着每一位医护人员的意志力和承受能力。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来深度揭秘揭秘介入科,一起走进我们的工作生活。工作情景之一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时候突然急促地响起,刚还沉静在能按时下班的人们都相对无言,果不其然,急诊120送来一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患者绿色通道迅速进入导管室,开通静脉通路,麻醉……手术开始,一例巨大动脉瘤,手术有条不紊的进行,一个个弹簧圈将瘤体密密的栓住,患者手术顺利结束。三维立体图像,清晰的显示了病灶的部位大小,为医师们保驾护航,也让患者受益良多。左图~是动脉瘤正在拴塞的手术过程右图~是动脉瘤拴塞完成的造影图像,瘤体拴塞完毕事后,大家都说在说,瘤体这么大,用了这么多的弹簧圈,这脑子里“快跑着一辆汽车”了。走出医院,又是华灯初上……工作情景之二晚上10点,一名急性脑梗死的患者由120的急救车风驰电掣般的驶进医院,50来岁,女性,偏瘫失语,左侧肢体不能活动等症状,急诊立即组织开辟绿色通道,畅通急救通道,急救人员迅速到位,大家齐心协力立即为患者实施了取栓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手术结束,患者患侧肢体轻微活动,第二天,患者行动自如。手术中,从患者梗塞的血管中取出的血栓。工作情景之三午夜响起的铃声像是冲锋的号角,又告诉"将士"该出征了,一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披星戴月准备出发了……上图~手术前。下图~手术后。一杯浓郁的咖啡保证我能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后果就是~今夜可能无眠了工作情景之四这是一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患者下肢肿胀疼痛,在为患者进行溶栓的过程中,为防止下腔静脉的栓子脱落引起肺动脉拴塞而放置了下腔静脉滤网,经过几天的治疗,患者下肢肿胀消失,痊愈出院。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患者一切正常,未再复发,经二次手术将置入下腔静脉的滤网取出,患者一切安好。这是从患者下腔静脉取出的滤网这就是我们“铅衣卫士”紧张忙碌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虽然苦过、累过、哭过,但无怨无悔……介入医护长年累月接触射线,即使有防护设备,介入医生也会收到伤害,所以,很多时候后,介入医师更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患者。不敢说有多么伟大,毕竟这只是本职工作,因为很多时候介入医生就像医院的"救火队员",奔波在各种危急重症现场,他们是内外科医生的坚强后盾,但请珍惜每一个铅衣卫士。 正如介入医师之歌中唱的好,一根细导丝在你手里千转百回,一扇时间窗在你心里岌岌可危,一袭重铅衣在你身上压弯脊背,一间手术室在你四周射线包围,争分夺秒是挽救生命的堡垒,嘘寒问暖护理就是大爱的光辉,疼痛来临生命托付给大医精诚的纯粹,这就是介入人无怨无悔,这就是介入人仁心最美。▼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