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西医内分泌病专家的药物观:无问中西

 秋水共蓝天 2020-04-11

今天转载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田晨光教授的文章《无问中西》,写的很好。

其全文如下:

一直以来,在关于中医药的讨论中,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是:中药到底有没有效。而且这种问题主要出现在“公共论坛”中,而不是出现在医学界的“专业论坛”中,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任何一个真正有专业医学背景的人都知道,中药是有效的,或者我们换个说法草药是有效的。

我该从哪里开始讲清楚我想说的意思呢?还是从一个大家最熟悉的西药讲起吧!

一位西医内分泌病专家的药物观:无问中西

“阿司匹林”是用于退烧、止痛和防治老年人心梗、脑梗的常用药,家里有老人和孩子的人,可能都听说过这个“西药”。我今天就讲讲它的身世。

阿司匹林的官名叫做乙酰水杨酸,它的“妈妈”是水杨酸,来自于柳树皮家族的一个后代;它的“爸爸”是醋酸(乙酸),是我们食用醋的主要成分。

成书于秦汉时期的中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柳之根、皮、枝、叶均可入药,有祛痰明目,清热解毒,利尿防风之效,外敷治牙痛之功效;(编者加:神农本草经记载有“柳华”:味苦寒。主风水黄疸,面热黑。一名柳絮。叶主马疥痂疮。实主溃痈,逐脓血。子汁疗渴。生川泽。)古埃及的《埃伯斯纸草文稿》在公元前两千多年以前也记录了埃及人利用柳树叶子的止痛功效;古希腊的著名医师希波克拉底在公元前5世纪记录了柳树皮的药效。直到1828年,法国药学家Henri Leroux成功地从柳树皮里分离出了水杨酸;而后,在1853年由弗雷德里克·热拉尔用水杨酸与醋酐合成了乙酰水杨酸;1899年,由德莱塞推广到临床应用,并取名为阿司匹林(Aspirin)。2020年是阿司匹林的121岁生日。

阿司匹林是工厂生产的化学合成药,算是正宗的西药吧?它的爸爸是醋酸,地道的天然成分,一直活跃在保健养生的第一线,算是药食同源吧!它的妈妈---水杨酸现在仍然活跃在消炎止痛的第一线,是个地道的植物药,那么,它算是中草药呢?还是西草药呐?

一位西医内分泌病专家的药物观:无问中西

讲完西药的故事,咱来说一个让我们骄傲的中草药----青蒿。我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为疟疾治疗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大家都知道她是从中医药宝库中获得的灵感,从青蒿中提取到的青蒿素,那应该是绝对的中草药了。可是,你并不知道,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不仅仅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还有后来为减少抗药性而进一步改进,研制成功的化学加工药----双氢青蒿素,按照某些人的逻辑,这样的话,它又是西药了。

一位西医内分泌病专家的药物观:无问中西

咱再复习一个西药的故事,弗莱明的青霉素。青霉素是大家认为的西药,可是它的主辈却是一种天然的微生物---青霉菌。青霉菌分泌的天然物质被弗莱明偶然发现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后来就规模化工厂培养、提纯、应用到临床,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也带动了整个一类药的研发,就是现在我们熟知的抗生素。假如这种药物是中国人从天然物质中发现的,我们会不会说它是中药呢?

再回到中草药的例子。银杏树全身都是宝。银杏叶和银杏果都可以入药,是知名度很高的传统中草药,用它制作的中成药也很多,中医和西医都在用。可是你不知道的是,有一个“德草药”叫做“银杏叶滴剂”,在临床上也被广泛使用着。

以上几个例子只是千万个药物的大家族里普通的成员,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我想表达的意思有四个方面:

1. 药物的本质是化学物质或生物活性物质。那些认为“中药”无效的人,应该不是因为无知或者偏见,可能他们根本没有正视过这个问题,而只是跟风而已;

2. 药物不应该被分为中药和西药进行比较,它有自己的分类方法,比如自然成分药(来自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和化学合成药,可能会更合适;

3. 不要争论西药和中药哪个好,因为他们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用法;

4. 请集中精力用现代制药技术开发天然的药用成分来造福人类,回馈社会。

此文虽短,意思很明白。什么是药呢?其实就是人为划线而已,说白了就是你说是就是,这里边本没有标准,只是人说的多了,就有了界限。人为的界限并不一定就符合自然的规律,可以继续探索。

个人觉得这样的观点代表了很多专家的思想,医学是在实践中产生、在交流中发展,在互助中前进。中国有中医西医并存,是人民的幸福。

作为一名西医专家,如此认识,值得点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