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琵琶演奏家、“一代宗师”刘德海先生 昨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2岁 让我们在他的《十面埋伏》中 一曲肝肠断...
刘德海 - 十面埋伏 弹指之间,刀光剑影...
这首著名的《十面埋伏》便是由刘德海先生所改编创作的,听完顿觉《琵琶行》中的“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不是夸张,因为在刘德海先生的手中真的都化为了现实。
1937年8月13日,日军以租界和停泊在黄浦江中的日舰为基地,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上海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开始了历时3个月之久的“淞沪会战”。
也正是这一天,刘德海在上海出生了。
“弹琴快乐” 刘德海先生在《每日必弹》首页的画与签名
或是在战乱年代出生的缘故,刘德海格外地珍惜学习的来之不易。 1950年,13岁的他开始勤奋学习二胡、笛子、琵琶、三弦等乐器,并加入了上海广播电台业余民乐队;1954年,师从著名琵琶演奏家、浦东派传人林石城先生。
1957年高考放榜后,20岁的他正准备去数学系报到,但林石城先生告知了他——中央音乐学院正在招生,于是他又一次走进考场,并最终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
但进了音乐学院后,刘德海发现自己与同学之间的差距巨大。因当时许多的同学都是从音乐学院附中升上来的,而他却不懂乐理,连五线谱也没学过...这让刘德海十分的苦闷。
上课听不懂,课程跟不上...这让刘德海有些气馁。到后来,他干脆买来高等数学的的书籍,打算自学高等数学,退学算了。
但一次下午体育活动的间歇,彻底改写了刘德海先生的人生。 那天刘德海回教室喝水,看见一位和他一样来自外省、音乐基础不好的同学,直愣愣地盯着黑板,刘德海不解地问道:怎么了?
同学没有说话,而是在写满音符的黑板上写下了一个“次”字,然后哭着对刘德海说:他们从小受音乐训练,咱们永远赶不上,服输吧... 刘德海听完一愣,感觉自尊心被真实地刺痛,深呼一口气后转身拿了一根红色粉笔,在“次”上画上了一个大大的“?”后,坚定地说出了三个字:我-不-服!
这句话说出的时候,也是刘德海内心坚定的开始。
自此以后,他开始了疯狂的生活:每天待在琴房练7、8个小时琴,如果开不了琴房那便在走廊练,熄灯的话就用毛巾塞进琵琶弦中“消音”练,有时候甚至直接就在琴房睡了...
他的努力改变了同学们对于他的偏见,改变了刘德海的人生轨迹,更在中国音乐史上,写上了一个浓墨重彩的名字——刘德海。
刘德海先生曾在与友人交谈时,将自己比喻为一个民族音乐发展道路上的爬坡人:
”明知道它没有终点,我还会就这样一直爬下去,直到我的尽头,哪怕再多的苦涩和寂寞。“
刘德海先生一路走好,愿前方的路上,没有苦涩与与寂寞,常有琵琶相伴。
撰文:赖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