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苦平。主诸热黄疽,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创恒蚀,火疡。一名腐肠。生川谷。 黄芩,味苦,气平,性寒,可升可降,阴中微阳,无毒。入肺经、大肠。退热除烦,泻膀胱之火,止赤痢,消赤眼,善安胎气,解伤寒郁蒸,润燥,益肺气。 之前聊到过黄连和黄柏,加上今天的黄芩,那么“三黄”也就到齐了。 我们知道黄连了善清中焦湿热以及心、胃的实火,是治疗湿热泻痢、痞满呕吐的要药;黄柏了善清下焦湿热火毒是治疗湿热下注、淋浊的要药。那黄芩有什么特色吗? 黄芩善清上、中焦湿热、泻肺火,简单的说黄芩就是清肺之品,一般肺经的热,都会用到黄芩,然而有一种肺热,一用黄芩反而会转严重这是为何呢?我们用黄芩以清肺热,用的是正治之法。正治法就是逆治的意思,就是治寒以热,治热以寒,就是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黄芩是治肺脏的实热之邪。肺经有实邪,用黄芩治疗,可以解热;肺经如果有虚邪,用黄芩治疗,只会适得其反。 黄芩味苦、性寒,能入、胆、脾、大、小肠,善清上中二焦的火,一般在治疗胸脘痞闷的方剂中都会看到黄芩的身影。医圣张仲景创立了一个药方,就是半夏泻心汤,从东汉末年一直传到现在,就七味药的方阵,有升有降,有补有泻,是治疗寒热错杂湿阻中焦脾阳不升、胃浊不降的不二妙方。 这个药方关键在于辛开苦降。辛、温的干姜、半夏;苦、寒的黄连、黄芩。方中以干姜、人参升,半夏、黄芩降。该升的升了,该降的降了,中焦不被错杂的寒、热、湿阻滞,那胸脘痞闷自然就解啦。 我们知道肺为水之上源,而且肺金能生肾水,我们是补是可以通过降金生水、清金保肺的方法去治疗膀胱灼热呢? 我们知道,黄芩最善于清肺经气分之热,而肺和大肠相表里,那肺经的热就有两条道路降本流末,一条是谷道大肠,一条是水道膀胱。 然而黄芩乃清肺之药,虽然肺气热,却不能生肾水。肺金虽为肾水之母,肺处于上游,居高润下,理之常也,人多医家认为黄芩泻肺热而生肾水,中医讲肾水必得真火以温养,黄芩能泻邪火,而不能生真火,所以黄芩不能生肾水。 禁忌:过服损胃,血虚寒中者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