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日间照料中心的需求量正逐步萎缩!

 南伯1 2020-04-15

一、上海日间照料中心的发展状况

1、上海日间照料兴起的原因

日间照料中心兴起的原因是老年人口增多,老人在家无人照顾。在城市生活中,由于家人白天都去上班或者上学,将老人独自留在家里不放心,因而就逐步产生对日间照料的需求。目前上海日间照料中心的性质均为公办非盈利,以解决基本的社区养老需求为主,而不以盈利为目的。

2、引进社会力量合作参与养老服务是上海市养老服务建设的重要手段

对于日间照料这类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来说,建设后最大的困难可能是缺少专门的运营管理团队,目前许多日间照料中心都依托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的力量来具体运行,但人手有限。近年来,上海逐步采取了由政府购买社会力量来组织运行日间照料中心,由社会组织发动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方式,从而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难题。

具体方法是,政府出资兴建设施或提供相应空间,街道办事处、公益法人组织和志愿者协作进行选址、策划,建成之后由政府或街道进行直接管理,公益法人组织和志愿者负责募集相关人员,筹划各类活动等事务。

3、上海日间照料中心的需求量正逐步萎缩,助餐点需求在增大

据上海市虹口区民政局副局长张月娟介绍(图1),从近几年发展情况来看,日间照料中心的需求量在逐步萎缩。以虹口区为例,目前共有17家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其中14家为2008之前建设,3家为2008-2011年期间建设,近几年都没有再新建。与此同时,日间照料中心的使用人数也日益减少。相比而言,护理院和养老院的需求开始增加。这是因为以前来日间照料的老人由于步入高龄护理阶段,都住进了养老院;而相对年轻的老人由于生活水平提高,有自己的养老金或子女的支持,也可以接受机构养老,不愿意也不需要来日间照料中心。

另一方面,近年来社区助餐点的需求量却在增大。接受助餐的人数越来越多,许多老人不想辛苦地为一日三餐劳碌,而选择在助餐点花十几块钱吃两顿饭(政府对餐费有补贴,所以价格很优惠)。

同时,社区生活服务中心的发展也较好(图2)。中心通过整合社区生活服务资源,结合老年助餐点、日托站及社区居委会服务站,建立起了“社区服务网”(图3),从而更有针对性地为社区老人提供相应的服务信息。老人可以直接到社区生活服务中心进行咨询,或通过打电话、上网等方式来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

二、上海外滩街道咏年楼日间照料中心调研报告

1、设施基本情况

上海市咏年楼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是由非政府组织(NGO)上海新途健康促进社和上海外滩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联合创办的服务于失智、失能老人及家庭照料者的项目。设施由政府出资和协调,新途健康促进社组织策划,利用外滩街道的旧居民住宅和居委会用房逐步腾挪、改建而成(图4)。总面积约150多平方米,共一层,能容纳20位老人在此活动(目前实际使用人数为16人,其中女性12人,男性4人),工作人员3名。

2、设施中老人的特点

该设施主要服务对象为设施附近社区中生活较为困难的老人,比如家里住房条件不好、经济收入不高或者独居生活有困难的人,也接收失智和半护理老人。但由于设施无车接送,所以老人(或其家庭成员能够协助老人)必须自行到达和离开日间照料中心。据设施的负责人介绍,很多老人的住房条件较差(多为弄堂里的老住宅),家中空间紧张、室内昏暗、没有空调,因此很愿意来日间照料中心享受更好的环境(图5)。有的老人甚至希望周末也能过来。

3、设施一天的活动安排

早上10点开始,老人陆续到达设施后,工作人员(志愿者)开始为老人读报,讲新闻,做操;中午由附近的助餐点配送午餐,之后老人可以自由选择在休息室或活动厅进行午休。下午为老人自由活动时间,老人们可以在这里进行看电视、聊天、打牌等娱乐活动。在告知工作人员的情况下,老人可以自由使用设施内的洗浴设备。

4、空间使用状况分析

咏年楼日间照料中心的空间面积不大,主要包含了活动厅(约80㎡),办公室(约15㎡),休息室(22㎡),配餐区(11㎡)和卫浴间(16㎡)这几个主要的功能空间(图6)。

①活动厅是日间照料中心的核心空间。开敞的活动厅是老人们一天活动、就餐、看电视的主要空间。活动厅内摆放了几张桌子,靠角落则放置了沙发及电视(图7、图8)。调研时发现,除了有组织的进行做操、游戏等活动外,老人们大多时间就是坐在桌旁看看报纸,偶尔聊聊天。机构负责人说,这样虽然方便管理,但仍希望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能够让老人在吃饭时换个空间环境,不要总待在一处,促进老人感受认知上的变化。

②休息形式以利用躺椅为主,较为自由。通常每天中午12点到下午2点会安排老人午休,大部分老人都会午睡,还有3-4位老人会回家休息。日间照料中心有专门的一间休息室,面积不大,老人们感觉空间比较憋闷,所以更愿意直接在活动厅摆开躺椅进行午休(图9,图10)。有的老人只是眯一会儿,因此躺椅就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并不需要在床上休息。躺椅平时就叠放在午休室的角落。

③厨房仅作配餐、洗涤使用,餐食由社区厨房统一配送。调研发现,这类小规模的日间照料中心都不会设置专门的厨房,而是通过社区厨房统一配送餐食。一个社区厨房的工作人员为2-3人,可供应约80-90人。日间照料中心内仅需设置配餐台即可(图11)。工作人员会为老人分餐、将餐盘端到桌前,餐后再进行清洗。

④视线的连通很重要。机构负责人告诉我们,设施的设计一定要注意视线的串通,这样便于护理人员在各个空间都能够查看到老人的情况。例如活动厅与休息室之间设置了玻璃窗,即便在活动厅里,工作人员也能看到休息室的状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